「最穩定」的醫患關係,終於有部電影關注到這支神秘力量
近幾年,《白夜追兇》,《心理罪》等網劇的播出再次掀起了一波懸疑刑偵劇的熱潮。在眾多劇集當中,《法醫秦明》系列無疑是最特殊的一部。它不僅取材自真實事件,也因原作者真實的法醫身份而更富傳奇色彩。
作為這一系列的首部大電影,《秦明·生死語者》今天正式登陸全國院線,與觀眾見面。
影片由嚴屹寬、代斯、耿樂、郝劭文領銜主演,杜鵑特邀出演,並延續了該系列一貫的懸疑,犯罪故事風格。
故事講述法醫秦明偶然發現泡在福爾馬林6年之久的「無語體師」死於他殺,秦明展開調查,使塵封16年之久雪災殺人案,「無語體師」他殺案、懸而無果肺炸案和意外溺亡案的真相漸漸浮出水面。
在《秦明·生死語者》中,我們首次在大銀幕上看到近乎真實的解剖場景。除了原著作者秦明深度參與力保了專業度外,為了打造逼真的解剖場景,所有兇案、解剖道具都經過劇組1:1的精細還原,人形道具甚至曾一度嚇到主創,可見其逼真程度。
那種大銀幕上刀劃皮膚的視聽衝擊真是想想都讓人顫抖了!
但… 作為一個正經的小編,除了這些感官上的刺激,更讓我深受觸動的,還是影片高度還原了法醫這一特殊又神秘的群體的真實生活。
那麼,真實的法醫生活是什麼樣的?
恐怖和危險是註定繞不過的兩個關鍵詞。
「滿屍體的蛆蟲還在蠕動時,我到現在都不能完全克服。」從警多年的法醫張志勇的這番話是大多數法醫的真實寫照。
無論是蛆蟲,鮮血還是「巨人觀」(呈巨人狀高度腐敗的屍體),這些都是法醫工作必須克服的。
他們也是普通人,也會像我們一樣恐懼。
不僅如此,現實中的法醫可沒那麼多主角光環,他們常常深陷危險。
2015年,一位山西的法醫在現場勘察時,高壓電現場漏電,當場殉職。同年,雲南省一位法醫在驅車趕往現場途中遭遇車禍,因公殉職。
由於拋屍地點大多在偏僻隱蔽的地方,一些配套設施不發達的地區基層法醫常常還要親自尋找屍源。
下深井撈屍,刨屍抬屍是家常便飯。
除了工作環境的安全隱患,遇害者的屍體同樣潛藏著無數無知。
2017年,濰坊一名法醫在挖屍塊過程中手指不慎被刺破,而後來調查才得知死者是艾滋病患者。
在解剖過程中,法醫不慎感染肺結核等傳染病的事件也屢有發生。
他們總是默默付出,無數次被深夜的電話驚醒,他們沒有通常意義上的假日。無論何時何地,哪裡有命案,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
他們理智嚴謹,事無巨細。因為稍有差錯,便可能導致冤案,錯案,所以他們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在每一個現場如履薄冰,戰戰兢兢。
他們拿著普通的薪水,做著最辛苦也最危險的事,卻常常不能贏得應有的尊重。
小說的原作者秦明就曾分享過他遭人冷眼的經歷。
秦明回憶在朋友婚禮的酒席上,有人向他遞名片問他是做什麼的。當他說自己是一名法醫後,對方不僅不願和他握手,甚至拒絕和秦明同桌,氣氛一度尷尬。
連秦明這樣的業內知名人士都遭受如此不公平的對待,大眾對法醫的偏見可想而知。
《秦明·生死語者》正是試圖通過真實還原法醫的工作和生活,消除這樣的偏見,為法醫正名。
秦明本人觀影時一度落淚,盛讚電影各方面遠遠超出預期,打出了98分的高分。
原著粉們更是直呼不看後悔!!!
影片做足了準備工作,可見片方誠意滿滿,那麼觀眾看完感受怎麼樣呢?
不同於往日嚴肅冷峻的法醫形象,《秦明·生死語者》重點塑造了一個更加平易近人,多面立體的法醫工作者。
法醫是幕後的英雄,他們用良心履行著「為生者權,為死者言」的神聖使命。
同時他們也是平凡的普通人,他們和我們一樣會傷心恐懼,但卻常常被人們忽視。
讓我們一起走進影院,去感受一下這部拍出法醫心聲的電影吧。


※《小李飛刀》6位美女近照:「林詩音」和「驚鴻仙子」依然未婚
TAG:電影聚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