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爺爺·爸爸·我

爺爺·爸爸·我

我的爺爺,1958年建廠的時候從部隊轉業來到西飛,可以算得上是第一代西飛人了。他們那代人,靠著對祖國航空事業的一腔熱血,紮根小城,如同那清晨的初露,滋潤了曾經沉寂而荒蕪的閻良,他們用自己的一生印證了曾經的錚錚誓言:「我為航空獻青春,獻完青春獻子孫。」

我的爸爸,是第二代航空人。1986年,爸爸學校畢業後,義無反顧地回到西飛,成為了部裝11廠的一名鉚裝鉗工。爸爸一直堅持學習。他說,航空事業的進步日新月異,為了不被淘汰,他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庫。他的這種精神一直成為我學習的榜樣。

爸爸現任機身裝配廠定額員。為了做到定額精準,爸爸手裡時常拿著一個本子,深入一線跟產,每道工序都嚴格估算時間,從來不憑空猜想,及時記錄下各個部件情況。經過這麼多年的積累,爸爸收穫了豐富的經驗和精湛的業務水平。爸爸不是領導,也非幹部,他很平凡,正是千萬像爸爸這樣的平凡航空人,創造了中國航空事業的一片輝煌。

我從小生活在飛機城,身上烙下了飛機印,它時時刻刻都在提醒著我,我的屬於航空城這片土地,因為我的根扎在這裡。

2015年,大學畢業,我順理成章地接過爺爺、爸爸的接力棒成為了一名航空人。60多年過去了,再也沒有爺爺說的那種艱苦的環境,也沒有爸爸時代落後的工藝,如今的西飛引進了更多先進的智能化設備和加工工藝,廠房乾淨明亮。

腳下的路在不斷延伸,擁有著來自祖輩、父輩傳承下來的精神財富,新一代航空人,在航空報國的這條道路上,永不放棄,勇往直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航空 的精彩文章:

賽峰印「相」 巴黎航展倒計時 從110年前看今天的賽峰製造
西飛民機獲得新舟600F型飛機維修資質

TAG:看航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