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2歲後會出現這種「異常」,家長覺得羞恥,醫生表示很正常

孩子2歲後會出現這種「異常」,家長覺得羞恥,醫生表示很正常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

中國父母在育兒的過程中,最怕碰到的問題就是與小孩子談「性」。面對孩子某些「異常行為」,往往是手忙腳亂,無所適從。

父母現身說法

@小蘿蔔媽媽:我家女兒3歲,在2歲半的時候我就發現她喜歡夾腿,聽我媽說我小時候也這樣,這是不是遺傳啊?

@寒寒媽媽:我家兒子2歲半,發現他特別喜歡在桌子邊蹭。

@然然媽媽:我家兒子從2歲開始就喜歡摸小弟弟,有時候人多的時候也這樣,真的是異常尷尬!

……

其實,類似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還有許多,但幸孕姐提醒:父母千萬不要驚慌,這是一種正常現象。

兒童某些行為,打娘胎里就有了

1、孕27周男胎

據台灣「今日新聞網」曾報道,在2011年4月12日,台灣一名孕婦在婦產科進行超聲波檢查時,竟然看到肚子里27周的男胎兒做出「異常」舉動,並伴隨著男性生理反應的出現。醫生表示這是正常現象,最小發現24周的胎兒就有這種行為。

2、孕32周女胎

《美國婦產科雜誌》也曾經記錄過一名32周的女性胎兒用右手刺激自己外生殖器的全部過程。據觀察這一活動持續30-40秒。繼續觀察時發現這種行為又再次出現,並且伴隨骨盆和雙腿的活動,而這一過程持續了近20分鐘。

專家稱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是他們探索自己身體的一個自然過程。

專家把寶寶這種行為,稱為「兒童情感交叉擦腿綜合征」或「兒童擦腿綜合征」。

何為兒童情感交叉擦腿綜合征

小兒情感交叉擦腿綜合征是一個病因不明,治療尚不統一的綜合征,發作時兒童通過夾腿等行為刺激外生殖器。

在兒童中並不少見,女孩更多見。幾乎所有的兒童在其生長發育過程中,都可出現或輕或重的這類行為。半歲左右的嬰兒即可出現,但多見於2歲以後,多數在幼兒至學齡前比較明顯,上學後多數消失,至青春期後又明顯增加。

孩子為何有這種行為

1、自我探索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自我身體的探索,這是他們認識自己身體必不可少的嘗試。當他們發現這種行為能帶來很大的快樂時,就會長此以往來娛樂自己。

2、身體炎症

有些孩子可能個人衛生沒有做到位,導致身體出現炎症,所以會感到發癢而摩擦,從而出現夾腿等行為,久而久之,有可能發展成習慣性動作。

3、家人錯誤引導

很多家人都有一種陋習:在孩子還小時候,經常拿他們的小弟弟開玩笑,這樣就會在孩子心目中建立一個錯誤的印象,認為大家都喜歡自己的小JJ,同樣可能會誘發他們出現某些不良喜好。

4、缺少關愛

如果家庭對孩子缺少關係,孩子也會藉此來獲得安慰,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緒。

5、不良誘導

現在電子設備普及,小孩子獲取信息容易。但是在網路上有很多良莠不齊的視頻信息,而這些低俗、惡趣味的影視信息,對於單純的孩子來說,很容易引導其不良兩性觀念的形成。另外孩子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強,可能就會養成某些不良習慣。

針對孩子這種行為,父母該當如何

孩子如果有這種行為,家長切不可責罵,否則他們對這種行為產生羞恥感,影響孩子性生理和性生理的成長和發育。

1、明確觀念,兒童情感交叉擦腿綜合征≠性早熟

父母要明確,孩子的這個舉動是沒有任何感情色彩的。這是他們探索自己的身體,是一種好奇心和求知慾的表現,並非大人眼中的「羞恥」行為,更不是大家懼怕的「性早熟」。

性早熟是兒科內分泌系統的常見發育異常,是指女童在8歲前,男童在9歲前呈現第二性徵發育的異常性疾病。

因此父母一定要談定,要以平常心看待這件事。

2、關注孩子的日常行為

淡定≠放任不管!寶爸媽要偷偷關注孩子狀態,如果頻繁摸,就要探求是什麼原因導致。

另外,從日常生活上,父母可以從這幾個方面改善:

(1)平時注意給孩子穿寬鬆的衣服,減少局部刺激。也要注意觀察孩子身體有沒有發炎的跡象,同時要注意保持個人衛生清潔。

(2)盡量不給孩子穿開襠褲。

(3)盡量不要讓孩子一個人過早地上床,最好讓孩子上床就睡,孩子在睡覺時要注意孩子的神態是否正常,早晨睡醒應儘快叫孩子起床,不給他賴床的機會。

(4)注意孩子的睡眠姿勢,入睡時不要讓孩子把手夾在雙腿之間。

(5)面對親戚朋友不合時宜的玩笑,要嚴肅制止或者帶孩子走開。

(6)避免讓寶寶看到兒童不適的畫面,因為孩子有模仿的可能。

3、從心理上關愛孩子

在心理上,也要給孩子足夠的關愛,多陪伴他做些遊戲,或者引導他畫畫看書,分散其注意力。

父母在育兒的過程中,一定不要被孩子的這種行為「嚇壞」,更不能因為這個行為呵斥孩子,這樣很不利於其身心健康發育,父母要做的是從旁正確引導,讓孩子接受到最及時的教育。(J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母嬰參考 的精彩文章:

產後這幾種表現,多半被「月子病」纏上了,一個沒中的寶媽真幸運
幼兒園老師:這幾種家長的小孩能得到優待,不用在家長群里刷屏了

TAG:母嬰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