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正元運用經方治療痞證經驗

張正元運用經方治療痞證經驗

張正元運用經方治療痞證經驗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張正元是湖南省名老中醫,從醫40餘載,醫術精湛,勤求古訓,博採眾方,對臨床各科疾病均有研究,擅治脾胃系疾病,尤其嫻熟於運用經方辨治痞證,效如桴鼓,他主導研製的「胃愈膠囊」對治療腸易激綜合征及各類型結腸炎療效甚佳。筆者有幸跟師學習,耳濡目染,獲益良多,現將張正元治療痞證的經驗整理如下。

何為痞滿

痞證是指自覺心下痞塞,胸膈脹滿,觸之無形,按之柔軟,壓之無痛為主要癥狀的病證。病名最初見於《黃帝內經》,有多種不同的描述,如否、痞、痞滿、痞塞等。而《傷寒論》中對痞證的病因病機、病理變化、證候特徵以及證治方葯做了詳細的論述,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為後世臨床辨治痞證奠定了基礎。

經方辨治痞滿

張仲景對於痞滿的辨治如下。

一者因脾胃虛弱,經誤下之後,邪熱內陷所致,治以寒熱平調,消痞散結,處方半夏瀉心湯。《傷寒論》第149條云:「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也,半夏瀉心湯主之。」方中半夏散結消痞、降逆止嘔,為君葯;乾薑溫中散邪,黃芩、黃連苦寒,邪熱消痞,故為臣葯;人蔘、大棗甘溫益氣,補脾氣,為佐葯;甘草調和諸葯,為使葯。

二者因傷寒汗後,胃陽虛弱,而水飲內停所致者,治以和胃消痞,散結除水,處方生薑瀉心湯。第157條載:「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薑瀉心湯主之。」方中生薑、半夏散脅下之水氣,人蔘、大棗補中州之土虛,乾薑、甘草以溫里寒,黃芩、黃連以瀉痞熱。《醫宗金鑒》云:「備乎虛、水、寒、熱之治,胃中不和下利之痞,未有不愈者也。」

三者因多次誤下,致脾胃虛損,而胃虛氣逆而致者,治以益氣和胃,消痞止嘔,處方甘草瀉心湯。第166條載:「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主之。」本方即半夏瀉心湯加重甘草用量而成。重用炙甘草為君,以期調理下利不止與客氣上逆,且甘草善補中焦之虛,既能緩急止痛,又能緩其病勢,余葯仍和胃消痞。

以上三者皆因中焦脾胃功能受損,斡旋失司,樞機不利,升降紊亂,致使寒熱錯雜於中焦,氣機痞塞,從而出現心下痞證。黃元御《四聖心源》云:「瀉屬脾,宜升胃;吐屬胃,宜醒脾。」故法當治中以培升降之用,使中氣調和,脾胃健運,中焦斡旋功能恢復,五臟六腑方能各司其能,清升濁降,井然有序。

四者因無形之熱邪壅塞於心下所致,治以瀉熱除痞,處方大黃黃連瀉心湯。第154條載:「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方中大黃、黃連苦寒,以導瀉心下之虛熱。但以麻沸湯漬服者,取其氣薄而泄虛熱。

五者因胃虛痰阻氣逆而作痞,治以和胃降逆,下氣消痞,處方旋覆代赭湯。第161條載: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覆代赭湯主之。」方中旋覆花有降氣止噫,祛痰之功,代赭石甘寒質重,功善鎮氣逆,開胸膈、墜痰涎,止嘔吐,二葯配伍,既能降氣止噫,又可散水氣,化痰,為方中之君葯。半夏祛痰降逆,散結消痞,配合生薑則降逆止嘔之功更著,二葯相伍更增強主葯降逆化痰止呃作用,故為臣葯。用人蔘、大棗、炙甘草以補脾益氣,使中氣健運,濕化痰消,痰消氣順,氣順則噫氣止,痞硬除,為治本之意也,共為佐葯。炙甘草調和諸葯為使。諸葯合用,共奏降逆化痰,益氣和胃之功。張正元每診治反流性食管炎、膽汁反流性胃炎屬此證者,多用此方加減,往往應手而愈,療效奇佳。

六者因陽虛於外,熱結於胃而致,治以溫經回陽,泄熱消痞,處方附子瀉心湯。第155條載:「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方中附子溫經扶陽,以治肌表之惡寒;大黃、黃連,黃芩之苦寒,以麻沸湯浸漬,取其味薄氣輕,清瀉上部之邪熱,以治胸部之痞結。

臨床驗案

顏某,女,73歲。以「反覆胃脘部脹悶不適11月余」於2019年2月11日就診。現證見:脘腹痞悶,壓之不痛,腹脹,噯氣欲嘔,納呆,氣短,畏寒肢冷,大便乾結,舌質淡紅苔白膩脈弦。西醫診斷為:

1.十二指腸球部潰瘍2.非萎縮性胃炎3.慢性膽囊炎4.多發性腔梗。中醫診斷:痞證氣虛寒熱互結。治法:寒熱平調,消痞散結,益氣和胃。方以半夏瀉心湯加減。

處方:黃連6克,吳茱萸2克,乾薑10克,枳實15克,海螵蛸20克,党參15克,瓜蔞仁30克,雞內金15克,法夏10克,厚朴15克,砂仁10克。七劑,水煎服,日一劑,日三服。

2019年2月18日複診。訴上症大減,精神轉佳,食量增加,大便通暢,但訴呃逆時作,夜寐欠佳,舌質淡紅薄膩脈沉弦。繼予上方加旋覆花20克,代赭石20克,蘇梗10克,夜交藤30克。

患者近日複診,述諸症基本消失。

按:《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曰:「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本案患者老年女性,因飲食、起居不慎誤傷中焦脾胃,脾胃居中焦,為陰陽升降之樞紐,中氣虛弱,寒熱錯雜,發為痞證,故有脘腹痞悶,食後尤甚,納呆,氣短等不適。脾氣主升,肝氣主降,升降失常,故有欲嘔之象,熱結腸府而致腹中氣滯不暢,故有腹脹,便秘。張正元觀其脈證,謹守本虛標實之病機,辨證為氣虛寒熱互結,並隨證治之,處予半夏瀉心湯加減。方中半夏散結消痞、降逆止嘔,故為君葯;乾薑溫中散邪,左金丸瀉肝降逆,行濕,開痞結為臣葯;党參甘溫益氣,補脾氣,枳實行氣消痞,厚樸重用寬中除滿,砂仁醒脾開胃,海螵蛸制酸護胃以促潰瘍癒合,雞內金健胃消食,瓜蔞仁既可寬胸散結,又可潤腸通便,以上共為佐葯。全方共奏瀉熱和中,消痞散結,益氣和胃之功。患者服藥七劑後以上諸症大減,初治收功,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張正元認為患者年老,脾胃素虛,然「脾為生痰之源,後天之本」,雖服上藥痞滿等症有所緩解,但仍訴呃逆時作,夜寐欠佳等不適,此乃胃虛痰阻氣逆之證。故治療在原方基礎上加旋覆花、代赭石各20克以「開胃氣,止嘔逆,除噫氣」,蘇梗10克以理氣寬中,夜交藤30克以助安神之效。其言療脾胃之病絕非一法單方可為,亦非三五日可收全功,而須謹遵病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而隨證治之。

縱觀張正元治療該病的整個過程,觀脈證,辨病機,遵古方而求變通。他認為痞滿發病不離脾胃,實乃中焦氣機不利,脾胃升降失職而發,誠如《諸病源候論》所云:「脾者,臟也;胃者,腑也。脾胃二氣,相為表裡。胃受谷而脾磨之,二氣平調,則谷化而能食。若虛實不等,水谷不消,故令腹內虛脹,或泄,不能飲食,所以謂之脾胃氣不和不能飲食也。」脾胃同處中焦,為氣機升降之樞紐,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腐熟,若中焦氣機不利,脾胃升降失職,則脾胃納運失常,故而發病。本病病位雖在脾胃,以脾胃虧虛為本,但因「脾脈者,土也,孤臟以灌四旁者也」,故其發病可及五臟六腑,且與肝關係最為密切。《血證論·臟腑病機論》云:「木之性主於疏泄,食氣入胃,全賴肝木氣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設肝之清陽不升,則不能疏泄水谷,滲濕中滿之證,在所不免。」因此本病變化的核心實為脾、胃、肝三家。《素問·臟氣法時論》云:「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葉天士亦云:「納食主胃,運化主脾。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太陰濕土,得陽始運。陽明陽土,得陰自安。以脾喜剛燥,胃喜柔潤也」。張正元循經典之理,治療時不離脾胃升降相宜,燥濕相濟之屬性,謹遵病機變化,用藥注意升降配合,燥濕同調。

《內外傷辨惑論》云:「脾胃氣虛,則下流於腎,陰火得以乘其土位。」陰火實質為氣虛發熱。《脾胃論·脾胃勝衰論》云:「瀉陰火以諸風葯,升發陽氣以滋肝膽之用,是令陽氣升,上出於陰分,末用辛甘溫葯,接其升葯,使大發散於陽分,而令走九竅也。」 張正元注重運用党參、黃芪、防風辛甘升浮,使氣源不斷,則陰火得泄。

另外,張正元善用黃連、黃芩等苦寒沉降,清熱燥濕之葯。《醫學啟源》曰:「黃連,氣寒味苦,瀉心火,除脾胃中濕熱,治煩躁噁心,鬱熱在中焦,兀兀欲吐,心下痞滿必用藥也。」《本草求真》記載:「黃芩之退熱,乃寒能勝熱,折火之本也。」辛甘之品與苦寒之物配伍:一則順應脾胃生理,調節脾胃升清降濁之功,以達升降相宜之效;二則顯瀉陰火於益氣昇陽之妙。(晏根貴 湖南省岳陽市中醫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來源:中國中醫藥網

搜索「中醫家"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APP,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家 的精彩文章:

不要當糊塗父母,名醫叫你如何帶小孩
國醫大師張大寧醫話(2) 中醫學是以「證」為核心的醫學體系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