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影視劇中明朝「四大才子」在真實的歷史上到底是怎麼樣的?

影視劇中明朝「四大才子」在真實的歷史上到底是怎麼樣的?

早些年香港的一些古裝劇是以「明朝四大才子」為主題的,當時還頗受歡迎,那麼這四大才子是虛構出來的呢,還是明朝真有這些人呢?

其實是這樣,如果以明朝整體來說,一般只有「三大才子」的說法而沒有四大才子的說法,而且「明朝三大才子」和這「四大才子」並不是一批人。所謂「明代三大才子」是解縉、楊慎及徐渭三人通稱,這三個人並不是同一個時代的,但都博學多才。

不過這「四大才子」也不是虛構的,只不過這「四大才子」並不是「明代四大才子」,也不是什麼「江南四大才子」,這些都是民間的訛傳,範圍太大了,這「四大才子」又稱「吳門四才子」、「姑蘇四才子」、「蘇州四才子」。

聽名稱就知道了,這僅僅是明朝吳中(今江蘇蘇州)地區才華出眾的四大傑出人物,蘇州自古就是文教極為發達的地方,才人輩出,明朝中期,江南地區的市井經濟發展到鼎盛,就出了這麼四個才子。

那四大才子是誰呢?估計大部分人都會說是: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和周文賓。對嗎?這就錯了,這是因為受到影視劇影響而犯的錯誤。

在真實的歷史上,唐伯虎,祝枝山和文徵明沒錯,「吳中四才子」有這三個,但第四個周文賓不對,歷史上沒這個人,那歷史上的第四人是誰呢?是徐禎卿

「禎卿少與祝允明、唐寅、文徵明齊名,號「吳中四才子」——《明史》卷286《文苑傳二.徐禎卿》

那為啥徐禎卿被踢出去了?因為他命不好,英年早逝了,而且他科舉之後留在京城,不在吳中,所以後來的文人又杜撰了一位相貌秀美的周文賓來湊數,而且還衍生出「王老虎搶親」等一系列故事。

那這「四大才子」在歷史上真實的表現是什麼樣的呢?

先說說最薄命的徐禎卿吧,和其它三人不一樣,他其實不是吳中人,而是常熟梅李鎮人,後遷居吳縣(今蘇州),此人才華橫溢,但是嘛有一個毛病就是…..長得丑,這直接影響了他的仕途。弘治十八年(1505年),他中了進士,不過因為相貌問題,不得入翰林,授大理左寺副。因犯人逃亡牽連,降國子監博士。正德六年(1511年)卒,年僅三十三歲。

此人才華橫溢,文學方面和李夢陽、何景明、康海、王九思、邊貢和王廷相併成為「前七子」, 有「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揚州樹樹花」之絕句,書法更是一絕,自成一家。

後世虛構了一個外貌俊美的周文賓來代替他,恐怕也有哀嘆其命途多舛的意思吧。

再說文徵明,文徵明主要擅長作畫,他在繪畫方面的藝術成就極高,和唐寅(唐伯虎)、沈周(文徵明老師)、仇英合稱為「明四家」, 晚年與老師沈周並駕齊驅,繼沈周之後成為吳派畫家領袖。

這個人和周文賓一樣,在科舉上不太走運,不過他不是因為長相不好,而是字寫得丑,因此他不被允許參與鄉試,而努力學習書法後在科舉方面也沒多大進展,九試皆墨,一直未能考取功名。一直到嘉靖二年(1523年),工部尚書李充嗣實在看不下去了,推薦了他,經過吏部考核,他被授職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詔的職位。

可這個時候文徵明的書畫已負盛名,一堆人高價求其書畫,他也因此受到其它官員的嫉妒和排擠,一直悶悶不樂,所以剛當官第二年開始就請求辭職,不過三年提出三次辭呈才獲批准。57歲辭歸出京,放舟南下,回蘇州定居。自此致力於詩文書畫,不復求仕進,以戲墨弄翰自遣。日子過得也不錯,他是四大才子中最長壽的,活了九十歲(1470年-1559年)。

文徵明作品

再說祝枝山,其實祝枝山名字是祝允明,字希哲,號枝山,他也有個缺陷——六指,也因此因此自號為「枝指生」,他的仕途和前面兩位一樣,也不好,17歲考中秀才,,32歲中壬子科舉人,此後屢試不第。也是被推舉上了廣東興寧縣知縣,不久遷任應天府通判。

然而他也沒有當官的命,謝病歸里,嘉靖五年(1526年)卒,活了66歲,此人擅長詩文和書法,尤其是狂草,時人稱:枝山草書天下無,妙灑豈特雄三吳?他所書寫的「六體書詩賦卷」、「草書杜甫詩卷」、「古詩十九首」、「草書唐人詩卷」及「草書詩翰卷」等都是傳世墨跡的精品。

祝允明 嵇康酒會詩

最後說最有名的唐伯虎了,他叫唐寅,字伯虎,此人是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這個人家境小康,他父親是蘇州吳趨里開設食肆的,但他的運氣,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這四個人中最差的。

他科舉運氣本來算是不錯,成化二十一年(1486年),十六歲時經初等考試後後即成為生員,但對求取功名一事並不熱衷。弘治十一年(1498年),二十八歲時參加弘治戊午年應天府(南京)鄉試,得第一名舉人,即解元,然而次年,他惹大禍了,牽扯上了科舉舞弊案,此案震動整個大明(此案雖然到現在都無法完全弄清楚,但唐寅也不是完全無辜的),他本來被判 「夤緣求進」(不屬於作弊,屬於品行不端)之罪折抵贖金,後被派發浙江充吏役,唐寅堅辭不就。

唐寅《松林揚鞭圖》

於是,他也和仕途無緣了。

如果說他僅僅是因此而縱情詩畫山水,那也不錯,但他偏偏又扯上另一件事情——寧王叛亂。

正德九年(1514年),當時皇帝的叔叔寧王朱宸濠(封地在南昌)仰慕其才華,重金請他出山,唐寅糊裡糊塗就過去了,然而過去之後唐寅才察覺,原來寧王準備造反!唐寅嚇得魂不守舍,但現在想跑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於是呢?唐寅就裝瘋賣傻,飲酒狎妓,甚至當眾裸露身體,寧王一看怎麼找了個瘋子過來,實在是丟臉,就把他放回去了。

一代才子,斯文掃地。

嘉靖二年(1524年),唐伯虎去世,活54歲,在真實的歷史上,唐寅桃花運沒那麼好,不過他創作了多幅春宮圖,所以被稱為「風流才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拾遺 的精彩文章:

註定失敗的近代化嘗試,1894年朝鮮王朝「甲午更張」失敗始末
為了給先祖雪恨,歷代齊國君主隱忍數百年,報了九世之讎

TAG:國史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