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用樸素的方式重現改革開放,在「羅生門」的歷史現場探尋真相

用樸素的方式重現改革開放,在「羅生門」的歷史現場探尋真相

撰文 | 關不羽

收到《重新發現改革》的樣書翻看了一下,我對主編魏英傑兄說:「放心了,我覺得我們做了一本好書」。

所謂「好」,也是各花入各眼。有人覺得宏大敘事好,有人認為慷慨激昂好,各有道理。改革開放四十年,十幾億人的經歷與記憶,可選的角度、寫法很多。我不知道哪種是最好的,只知道有一種是最壞的,那就是先講「道理」、後講事實,甚至不講事實。

一些所謂「中國國情專家」最擅長此道。諸如「好五倍」「厲害了」的胡鞍鋼教授、「挑戰市場神話」的王紹光。他們可以隨口拋出一些驚人的「道理」。胡鞍鋼面對央視記者的提問,大大咧咧道「可以認為是沒有科學依據。但是我驗證了怎麼辦?」——涼辦。「道理」都是他們的,數十年的艱難前行,被幾句金身不壞的套話定論了。

任何理論的成立,首先要具備解釋力,能對事實進行充分解釋,然後才談得上指導未來。事實無法被抹殺。他們講他們的「道理」,我們來講事實,《重新發現改革》就是一本以時間為線索、以敘事為主體,用最樸素的方式重現改革開放的軌跡。因此,我有信心稱之為好書。

改革開放四十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經濟高速發展、社會進步。這樣一個高速變化的時代,充滿了事件、人物和爭議,唯有釐清事實才能講清道理。

理論在事實面前,往往是蒼白的。有些人雖然口頭上承認市場的原則,但是本質上只信任國家調控。在他們的「道理」中,行政調控的作用才是特色的、關鍵的制勝法寶。可是,置於事實的考察,這種論調站不住腳。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計劃經濟造成了大量的要素錯配,由此積累的大量社會經濟問題是改革開放的起點。改革時代的頻繁調控是源於雙軌制過渡狀態的產物,形勢所迫、不得不爾。有價格雙軌制,所以有了價格調控;有匯率雙軌制,所以有匯率調控。

行政主導的計劃經濟軌道和市場軌道之間的碰撞,當然離不開行政權力的介入去鬆綁解套,這無非是解鈴還須繫鈴人,行政手段錯配的,還得行政手段付出更大的代價去糾正。有時代的特色,卻不是什麼成功的模式。

而雙軌制的根本是轉軌,即從計劃軌道轉向市場軌道,這也是四十年間歷屆政府披荊斬棘的工作重點。期間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計劃軌道背後非市場因素的干擾。歷次調控在廣義上包含了兩個方向,一個方向就是阻止向市場機制轉軌的阻力,另一個方向是推動轉軌順暢的助推。後者的順勢而為大體成功,前者阻礙往往導致改革阻滯。在《重新發現改革》中,對1981年的打擊投機倒把、1982年的「八大王事件」都設了專題,其中反映了行政干預如何逆勢而行、干擾了改革進程。

改革開放的進程異常艱巨,我們不應苛責其中的失誤和曲折,但事實是,大量突破舊體制的改革都是民間自發產生的:小崗村的土地承包、私營企業的出現、溫州模式、牟其中的「罐頭換飛機」,等等。

這些改革時代的新生事物出現,並非出於政府的統一設計,事後應對的意見也不統一。主張堅決取締、打擊的有之,積極贊成和推動者有之,還有主張等等看的,後兩種意見保護了改革開放的大方向,功不可沒。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要清醒地認識改革開放,就要更多地還原事實、考察細節,尋找真相的過程也有驚喜。比如「長春君子蘭泡沫事件」的分析與寫作,此前我也視之為「荷蘭鬱金香泡沫」的中國翻版。然而,經過材料的梳理和分析,挑戰了過去的認知。君子蘭交易如何迅速形成泡沫,又迅速破滅,是在政府高度管控、政策引導的背景下發生的,與三個世紀之前荷蘭發生的鬱金香泡沫迥異。我相信讀者也會從中獲得啟發。

在「羅生門」的歷史世界中探尋真相,這也是歷史書寫的樂趣所在。面目森嚴的模式、理論,是無法阻擋人類與生俱來的好奇心的。

宏大敘事的「大歷史」固然有其應用,細節豐富的「小歷史」卻能給人一些意想不到的觀察角度。例如,在確定選題時,編委會對「1995年紅高粱挑戰麥當勞」這一選題有過猶豫。畢竟和眾多大事件比起來,快餐行業的「土洋之爭」格局偏小了一些。但是,思考再三,我還是建議把「紅高粱」留了下來。

肯德基、麥當勞進入中國後,讓國人接觸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餐文化,迅速流行的同時也刺激了中國餐飲界的競爭意識。一個叫喬贏的中原漢子挑戰麥當勞,創立了「紅高粱中式快餐店」,以八個月創業、一年後進京的旋風速度,迅速紅遍全國,又以流星般的速度隕落。

這一事件中,國內外媒體、海外快餐行業紛紛登場,「草莽時代」中國企業家的雄心、才幹與魯莽體現得淋漓盡致。經濟民族主義與市場的碰撞,更揭示了「開放」對中國社會大眾心理的微妙影響。改革開放四十年,是幾代中國人的人生經歷,豐富、多元、立體,值得當下回過頭去細細品味。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把改革開放的歷史扁平化、刻板化,背離了不斷探索、不斷前進的改革精神。煞有介事地定論一番,背後是一種虛驕心態與固步自封。當下,中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再次顯現,產業比例失衡、高科技研發捉襟見肘等問題也浮出水面。很多問題似曾相識,有些病根可以追溯到幾十年前。

改革還有太多未盡之業,我們還在路上!

(作者為《重新發現改革》一書編委、撰稿人)

書名: 重新發現改革

作者:魏英傑 主編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5月

書號:ISBN 978-7-308-19040-4

中圖分類號: D61

內容簡介

一部由事實自己來講述的改革開放史,一次喚醒年代記憶的時間旅行,一份歷經歲月變遷始終無法抹去的證據,一段我們置身其中卻未曾仔細審視的共同生活。

歷史就在那裡,本無須「重新發現」,只因往事浮沉、訛傳錯漏,這才需要再回首、細思量。即便論及改革開放無法繞開的十三屆三中全會,也不像許多人所想像的那樣,按下一個啟動按鈕,一切就開始發生變化。

事實上,變化早就到來,只是如同潛流暗涌,「重新發現」改革,就是為了重溫改革,尋找和展現改革進程中的細節與真相,了解改革是怎麼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冰川思想庫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女孩爬上九層高屋頂拍日落,不慎墜下身亡,這已不是第一例
科學研究:人均每年至少攝入7萬微塑料顆粒,喝瓶裝水可能翻倍

TAG:冰川思想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