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非洲鬣狗的史前近親,體型比獅子還大

非洲鬣狗的史前近親,體型比獅子還大

問非洲大地,誰主沉浮,你一定認為是獅子。不過,即使強如獅子,也有一種生物不敢惹,那就是非洲的鬣狗。

鬣狗不是狗,而是鬣狗科生物(狗是全科動物)。它們的單體戰鬥力確實是不如獅子,但是經常群體出動,騷擾獅子。連草原之王,對它們也是無可奈何。

如果能夠回到久遠一點的過去,我們還會看到另一種和鬣狗類似、卻更加強大的生物——巨鬣狗。

巨鬣狗其實不是鬣狗,而是屬於中鬣狗科的生物,在大約120萬年前的時候出現在地球上。

說起來,巨鬣狗化石的發現,還是充滿了故事的。1903年,德國慕尼黑大學地質系的古哺乳動物學家舒羅塞在對來自中國的一些牙齒化石的時候,發現了巨鬣狗的牙齒化石。他發現,這種牙齒是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發現過的,因此將它獨立列為一個科的動物。至此,人們知道了巨鬣狗的存在。

可是,舒羅塞手中的化石是「幸運的」,因為,它們的「同伴」們,都被吃掉了。

大家知道,在中藥中,有一味很特別,叫做「龍骨」。這個名字聽著好聽,其實就是動物的骨骼化石。巨鬣狗的化石也不例外,被當做中藥食用了很久。

說起來,巨鬣狗的化石落得了和甲骨文一樣的命運,被當做中藥吃掉了。

好在人們算是留下了「滄海遺珠」,讓巨鬣狗重見天日。

即便如此,人們依然沒有對這些化石提起足夠的重視。據推測,在20世紀70-80年代,被當做龍骨吃掉的化石可能達到了1000噸,大量珍貴的信息進入到了人們的肚子里(不僅僅是巨鬣狗的)。

1983年,甘肅省博物館的謝駿義研究員從龍骨挖掘者的手中徵集到一個保存相當完好的頭骨。他把這塊頭骨化石送到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哺乳動物學家邱占祥院士馬上意識到:這種從未見過的頭骨化石,和其他的化石完全不一樣。當他再對比舒羅塞記述的巨鬣狗牙齒化石時,最終確定了這塊頭骨化石的真正主人——一隻史前巨鬣狗。

通過對巨鬣狗的化石研究,古生物學家得出結論,這種生物絕對是名副其實地大。

一般來說,一隻巨鬣狗的體長可以達到2.5米(包含尾巴),肩高120厘米。對於巨鬣狗的體重,古生物學家最初推測為210公斤。這個數字已經不小了,可是最新研究認為,這可能低估了巨鬣狗的體重。如果把現代鬣狗的頭部按照巨鬣狗的頭骨化石比例來放大,科學家推測,巨鬣狗的體重甚至可能達到380公斤!

這個數字聽起來就有點恐怖了,這樣的體重不僅和當代棕熊的體重差不多,而且遠超過和它同時生活在我國臨夏盆地的巴氏劍齒虎(相比之下僅有130公斤)。

毫無疑問,巨鬣狗在當時的地球上,站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它們不僅會吃腐肉,在必要的情況下,也會主動獵殺其他動物。古生物學家曾經發現過一塊大唇犀的化石,上面也有巨鬣狗的齒痕(雖然看樣子沒有殺死這頭犀牛)。

如果連犀牛都被它攻擊的話,放眼當今世界,假設巨鬣狗還活著,恐怕地球上沒有什麼動物會被它放在眼裡吧!

(參考文獻:巨鬣狗(Dinocrocuta gigantea)主動捕獵行為的化石骨骼學證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求知之者 的精彩文章:

10條好玩的冷知識,中國歷史十大美男子都有誰?
世界上的奇葩雨,天上還會下青蛙?

TAG:科學求知之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