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俗語說「男不屬雞,女不屬羊」,是什麼意思?古人這話有道理嗎?

俗語說「男不屬雞,女不屬羊」,是什麼意思?古人這話有道理嗎?

我們經常聽到「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或者「姜還是老的辣」等等民間俗語,這些看似漫不經心俗不可耐的句子其實大有學問。因為這些俗語大多都是古時候的勞動人民經過長時間的觀察總結最終口口相傳而流傳下來的經驗之談。就好比上面兩句話的就是說大多數老人相對年輕人來說人生經驗豐富見過很多形形色色的人走過很多彎彎曲曲的路,他們往往能看得更加長遠,想得也更加全面,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有必要聽取長輩的意見作為參考。但古人俗語有的有著濃厚的古代的時代氣息,在如今看來已經不能適用了,但仍然可以從中窺見古人的生活風貌,今天要的講的這句「男不屬雞,女不屬羊」,如今在我們看來這些事無稽之談了,而古人為什麼還有這種說法呢?

生肖同樣也是我們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綿延了數千年現在依然和我們形影不離,也因此衍生出了很多與之相關的生肖文化。而其中便與五行相剋的理論結合起來形成了生肖搭配的學問,這在古代尤為流行。也正因如此,才有了生肖上的一些忌諱,其實這都得歸咎於古時候的科技不發達,教育沒有普及,生活質量水平不高,而長此以往人們找不到終生貧困的合理解釋,便將其引咎於生肖匹配上了。站在這個角度去理解上文所說的那句俗語就能體會到古人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了。

雞是生活中是最為常見的家禽之一,在幾千年前便已經存在了。而古人大多將看做是鳳凰的化身,即便是現在我們依然將雞腳稱之為鳳爪。古時候在形容女子飛黃騰達後都喜歡稱之為「飛上枝頭變鳳凰」,可見雞作為生肖是很受古代女性歡迎的。但男子就剛好相反了,古人喜歡將萬事萬物都與人想附會,雞也沒能倖免。這裡主要是因為雞經常被用在餐桌上,而且公雞往往會先於母雞而去,古人認為公雞天生命短,然後將屬雞的男子也如此附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這種迷信的說法。其實反觀歷史,那些大名鼎鼎的帝王將相如漢武帝、唐玄宗、隋煬帝等等都是屬雞的,還有我們熟知的諸葛亮、墨子也都是屬雞的,可見生肖之言確實牽強附會不足信也。無數的例子證明命運的結局如何在於自己的選擇和堅持,生肖是不能決定一切的。

而「女怕屬羊」也跟上文類同,而這句話來源於另一句俗語「十羊九不全,一全坐殿前」。這句話其實頗有淵源,清朝慈禧當政,民生凋敝,而慈禧正好是屬羊的,於是便有了這句話藉以諷刺慈禧的無道。而這句話原本叫「十羊九福全」,因為古人眼中羊其實是福氣祥瑞的代表,象徵著安定、富裕、美好。所以普遍認為在羊年出生的人有福氣。而經過前面慈禧一事後人們便對這句話有了誤解,並因此開始以訛傳訛了。無論這句話是哪種解釋都是毫無根據的,他只能體現那個時代下人們的精神嚮往。古往今來恆久不變的就是無論幸福與成敗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一個不經意的選擇,一次咬牙後的堅持都能讓人生此起彼伏。決定人生的不是生肖,而是自己。

看到此處不免讓人唏噓,不難看出這些古話是沒有根據的一家之言,是那個是特定時代下百姓對美好生活求之而不得的主觀臆斷,是不足為信的。而可嘆的是這些思想在如今仍然在很多農村不時的發揮著作用,我們應當清楚地認識到人的命運不是這些看不見的話語所能左右的,我們命運是由我們看得見的雙手所創造的。相對這些虛無縹緲的古話,我們更應該記住那句「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上談賓 的精彩文章:

三國天下大亂,為何外族不再來「五胡亂華」?只因此人一夫當關
買不起房的白居易,奮筆一首諷刺詩,痛斥貴族豪宅,每句都很現實

TAG:史上談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