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TCL技術合作開放大會在深舉辦,13項研究項目重磅發布

TCL技術合作開放大會在深舉辦,13項研究項目重磅發布

設想一下這樣的情景,說著不同語音,擁有不同膚色的技術員,聚集在一個小天地,只為解決一個技術問題。這樣的情景,在不久的將來,或許就能實現。

6月14日,全球智能產品製造及互聯網應用服務企業TCL在華星光電T6研發樓舉辦第六屆創新大會暨第一屆技術合作開放大會。此次大會的主題是「技術無疆界,合作贏未來」,會議旨在讓市場進一步了解TCL的產品技術戰略規劃、人工智慧技術與新型顯示技術等,以促成更多的技術合作,共同促進產業技術發展。

SID原主席Prof Kim,CSDN創始人、總裁蔣濤,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及TCL集團首席技術官閆曉林等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演講,億歐作為受邀媒體參加。

技術無疆界,合作贏未來

會議現場,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代表主辦方發表致辭。他表示, TCL會一如既往的開放合作,共享發展成果。希望通過本次大會結交更多技術合作夥伴,推動技術創新,實現互利共享。

事實上,TCL一直把技術、產品和能力當作企業發展最重要的驅動力。2018年TCL研發投入56億人民幣,占銷售收入的5%,擁有12000多名研發技術人員。TCL有四大技術戰略主線,包括人工智慧技術、新型顯示技術、5G應用技術、智能製造和工業互聯網技術」,李東生表示。

在會議上,我們了解到,在人工智慧技術領域,TCL分別在美國、波蘭、香港、西安、武漢和深圳設有研發中心,在圖像、語音語義、技術等領域開展了大量的技術工作,並應用於手機、智能電視等產品當中。在語音、語義和圖像領域構建了大量自有數據,建立了25個大類垂直領域數據集。

其次,在新型顯示領域,TCL分別在深圳、廣州和武漢設有研發中心,在印刷OLED、QLED材料和器件方面均取得良好進展。在人工智慧技術方面,TCL的AI技術和顯示材料以及智能製造領域等方面也面臨大量研究性和探索性的命題,這些技術的突破僅憑一家企業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所以需要更加開放,能夠和全球一流的技術資源協同合作

「我們變革了研發模式。從過往相對單一的自研模式,轉變為自研 合作的研發模式,這樣才能引進世界頂尖的人才和技術資源為我所用,拓寬我們的視野,提升技術戰略決策的高度和深度,大幅提升我們的技術能力」,他強調。

13項技術合作項目發布,謀求前瞻性技術難題解決之道

人多計謀廣,柴多火焰高,這或許是TCL尋求合作的原因之一。儘管TCL已經擁有多項前沿技術,但在新型顯示技術研發、人工智慧技術等方面,仍然碰到許多挑戰

在顯示技術方面,藍色量子點材料離量產應用仍有距離、無鎘量子點壽命和色域還有差距、大尺寸柔性OLED能力有待建立等問題;在人工智慧技術方面,TCL面臨跨領域拓展能力不足,小樣本學習解決數據量不足的問題;在智能製造領域,面臨研發痛點挖掘,數據採集困難、如何解決演算法設計一體化、如何提高演算法硬體化能力等問題。

面對這些難題,TCL改變以往的自研戰略,積極尋求多方合作。此次會議,TCL發布了13個對外合作技術項目,包括高遷移率深能級空穴傳輸材料 、電致發光器件薄膜界面分析技術、高性能電致無鎘量子點材料、可溶性電子傳輸層材料、可薄膜化高透明導電材料、視頻處理類AI-IP、端到端的神經網路視頻編解碼框架及實現、內存計算研究(模擬計算或者圍繞新型存儲計算)、圖像處理類AI演算法的加速方法、語言:生成式閑聊(NLP)、面向用戶審美的圖像評價資料庫、電視/物聯網設備多模態交互研究、量子點材料智能合成系統等項目。

尤為重要的是,「在對外開放的技術合作項目中,TCL將在人工智慧、新型顯示等領域提供AI數據、研發演算法、配套技術平台及研發人力與經費支持,針對有重大突破的技術可以進行IP合作」。TCL集團首席技術官閆曉林表示。

另外,國際信息顯示協會Yong Seog Kim、CSDN創始人蔣濤、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鬍瑞敏、浙江大學彭笑剛教授等二十餘位業界學界權威技術專家受聘成為TCL技術顧問。

同時,TCL還和香港大學簽約建立港大-TCL人工智慧聯合研究院,並與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等多家機構簽訂合作協議,共同拓展行業發展的新路徑。這是TCL研發模式的又一變革,在依託自身強大的研發體系的基礎上,開創性地發起「自研 合作」的創新共贏模式,同時引入世界頂尖的人才和技術資源,提升技術戰略決策的高度和深度。

開放合作,嘉賓共話技術新趨勢

隨著技術發展的日趨融合,「開放式創新」已逐漸成為企業創新的主流模式。此次大會還邀請了CSDN創始人、總裁蔣濤,SID原主席Prof Kim等嘉賓共同分享對行業技術趨勢的重磅觀點。

蔣濤在《AI行業趨勢與技術發展報告》中表示:「新技術浪潮將變革每一個行業,每一個行業的領導者都將是『行業大腦』系統創新者。當前,所有的公司都在互聯網化,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在AI化。」

隨後,SID原主席Prof Kim 在《新型顯示行業技術發展報告》中表示:「OLED電視未來需要使用低成本的製備方式,比如印刷顯示技術,而且要在電視市場獲得高端市場與利潤,大尺寸柔性顯示技術必不可缺。與此同時,Micro-LED技術擁有很多優勢與新應用,但目前還有很多挑戰,需要一定時間」。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大國品牌的積極推動下,跨越民族與疆界的國際企業間的技術交流與合作,會成為一種常態。未來的前沿技術,需要新時代的有社會責任感企業參與進來,發揮創新實幹精神,站在更高的國際化視野,推動大國品牌的創新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億歐網 的精彩文章:

海王生物:收購新設公司是規避風險的正常安排
金融壹賬通聯席總經理邱寒:數字化再造的重點在中間業務層

TAG:億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