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穿靰鞡的滿洲老人

穿靰鞡的滿洲老人

傳統的滿洲靰鞡【烏惹兒】,滿語本意是牛屁股皮!

靰鞡(wù la)又寫作「烏拉(wù la)」、「兀剌(wù la)」,其名稱來自滿語對皮靴稱謂的音譯,是一種滿洲人冬天穿的「土皮鞋」。東北話往往把靰鞡的後一個字讀成「嚕」或「嘍」的音。製作靰鞡的原料多是用黃牛皮,也有用馬皮或豬皮的,但屬於低檔貨。選擇一般以脊背部位的皮子為最好。其製法是把一塊熟好的大皮子用穀草或紅毛公草煙熏成杏黃色,再把邊緣向內翻卷,鞋頭部位壓出二十幾道「包子褶」,再把後跟處縫好,便成為連在一起的鞋頭、鞋幫和鞋底。另用一塊小皮子接縫在鞋頭上做「靰鞡臉兒」,或稱「舌頭」,蓋在腳面部位,靰鞡的主體部分便做成了。過去人穿鞋一般都是自家做,很少花錢買,但靰鞡卻是例外。因為只有少數技藝熟練的皮匠才會製作,所以人們需要花錢購買或用農副產品交換。賣靰鞡的規矩也很特別。由於這種鞋穿時裡面要絮草,與其他鞋相比又長又寬,只有大、中、小之分,沒有具體尺碼的「鞋號」,出售時按重量以舊制的兩為單位計價,一般重為八兩到一斤。

老人在朝靰鞡里墊草,這種草俗名烏拉草,很柔軟!保暖吸濕!

買來的靰鞡並不能馬上穿,還需自己進行再加工。一是裝「皮耳子」,即穿帶的皮環,用不到半寸寬的皮條做成,縫在鞋幫兩側,每隻鞋縫兩對、三對或者四對;二是縫「提把兒」,即鞋後幫接縫處的長三角形皮條,其作用是便於提鞋,又能在系帶綁緊後避免走路鬆脫;三是配靰鞡帶,一般用筷子頭粗細的麻繩或皮繩,長三至四米;四是靰鞡靿,用來墊蓋腳跑、腳面和腳腕,雙層家織布或「白花旗布」縫製,有的還在上面緝繡花紋圖案。有了這幾種「配件」,再絮上靰鞡草就可以穿了。滿洲民間有一則關於靰鞡的謎語,概括得很生動:「有大有小,農民之寶。臉多皺紋,耳朵不少。放下不動,穿上就跑」。這裡說的「皺紋」就是靰鞡頭上的「包子褶」,「耳朵」就是穿帶的皮環。

滿族文化網編輯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察春兵 的精彩文章:

弘曆為什麼在乾隆四十三為八叔胤禩平反?是覺得雍正錯了嗎?
乾隆帝利用他與中亞外藩領主的私人關係鞏固中亞宗藩體制

TAG:富察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