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BBC拍下殘忍一幕,這些照片我一秒都不敢看……

BBC拍下殘忍一幕,這些照片我一秒都不敢看……

作者:公開課知醬

「優勝劣汰正常,但遺憾的是,有些生物的消失常常與人類有關」。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人類做的孽大自然沒能逃過,動物也沒能倖免。

更讓人難受的是,話沒說幾天,又看到了這樣的案例。

出自BBC紀錄片《氣候變化:事實真相》的一幕,讓人看了心碎:紅毛猩猩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隻身擋在推土機前。

紅毛猩猩家園被毀 /《氣候變化:事實真相》(下同)

只是和推土機的力量比起來,它的反抗實在微不足道。

輕而易舉,就從樹榦上被推下。

紅毛猩猩的家園——雨林,因為棕櫚樹的種植,一朝被毀。

地球之肺被破壞,紅毛猩猩也沒了家。

動物的價值,成為人類獵殺的理由

如果可以選擇,多少動物不願成為動物,或者說不願自身「值錢」。因為這意味著,它們將失去身體的一部分,或者生命。

人性的罪惡,有些動物可能比人類體會更深。

為了快速取走象牙,大象面部被整個割去

非洲大陸,遼闊的肯亞大草原上,大象正處於滅絕關頭。

早在1989年,象牙貿易就已被全球禁止,但仍存在一些國家從合法渠道一次性購買庫存象牙。

直到今天,人們對象牙的需求依然茂盛,猖獗的盜獵者在暴利面前一次次地拿起砍刀和斧頭。

甚至他們為了能快速取走象牙,不惜把大象整個面部割掉。

慘遭屠殺的大象屍體 /《野性的終結》第一集,20140811

大象被割去面部的那一刻,被奪走了生命。

只剩下腐爛的腳掌和身軀。

慘遭屠殺的大象屍體 /《野性的終結》第一集,20140811

象牙被販賣、被收藏、被置放在世界各地的高檔場所,大象卻消失在了這片土地上。

平均每21小時,南非就有一隻犀牛被殺

犀牛,非洲另一標誌性動物,也未能倖免。

數千年來,犀牛角粉被當做治癒疾病的良藥,犀牛角被視為世界上最為珍貴的商品之一。

在南非大草原上,每21個小時就有一頭犀牛被殺害。

奇高的數字 /《野性的終結》第一集,20140811

一片草原上,一頭母犀牛被獵殺後倒在地上,它透過臉上的孔洞掙扎著喘氣。

受傷的犀牛 /《野性的終結》第一集,20140811

人們給這頭名叫「桑蒂」的犀牛注射藥物,企圖幫助它蘇醒過來。

醒來後的桑蒂在草地上無力地掙扎,許久才站起身來。人們在一旁目送它踉蹌走遠。

而她的伴侶「滕巴」,情況更加糟糕。由於身體壓住了一條後腿,幾小時後,那條腿上的肌肉因供血不足壞死。

幾經嘗試,失去了牛角的「滕巴」才勉強能一瘸一拐地行走。

受傷的犀牛 /《野性的終結》第一集,20140811

偷獵者的行徑,不僅傷害了犀牛的身體,也讓它們變得敏感。

僥倖存活下來的犀牛,習慣躲在灌木叢中,用交錯的樹枝保護自己。

致命謠言,讓穿山甲失去生命

穿山甲,遭受盜獵及非法貿易最為嚴重的哺乳動物。

近30年內,中華穿山甲總數已減少了近90%。今年3月,一次打擊瀕危物種走私行動中,海關就查扣了穿山甲活體103隻、死體52隻。

捕殺穿山甲時,為了讓穿山甲乖乖地展開身體,人們會拿熱水燙、用棍棒敲打。

以非人手段迫使穿山甲展開軀體 / 梨視頻

用手直接撕扯下穿山甲的鱗片。

可成年穿山甲的鱗片不會再生,一旦脫落,難以復原。

活著被剝掉鱗片的穿山甲 / 《蜜寶的故事》

至於人類以為的穿山甲可以通乳,實際上根本是謠言。

卻要白白犧牲很多穿山甲的生命。

鱷魚被剝皮製成皮包,過程極為殘忍

越南,一處鱷魚場。

這裡的鱷魚專為製革廠提供皮革,鱷魚皮被用來製作成手錶、皮帶等。

身著藍色工作服的工人們,把一條鱷魚控制在案板上,其中一個人用力按住,另一個人則用長鐵棍由頸捅入鱷魚的脊柱。

被殘忍剝皮的鱷魚

鱷魚在掙扎,但很快便沒了力氣,束手就擒。

隨後,它們被隨意丟棄在地面上,即使被剝皮後,還可以活數個小時。

很難想像,被割去皮的鱷魚要承受怎樣的痛苦。

獵殺者殘忍捕殺海豹,數量驚人

在加拿大,每年3-4月就會有35萬-40萬隻海豹被殺害。

捕殺者手中拿著長長的利器,向海豹的頭部一下下擊打過去。

白雪被染成紅色。

加拿大捕獵季

然後,他們會用鉤子勾住海豹,拖過冰面。

被獵殺的海豹去哪了?它們被用於製作皮草、海豹油、海豹鞭。

而且,為了不讓皮毛受損,海豹還在清醒時就會被剝皮。

七八月份,藏羚羊因皮毛被瘋狂圍捕

美麗的可可西里,有時卻會成為藏羚羊的噩夢。

每年七八月,藏羚羊遷徙季,成群的母藏羚羊群沿著遷徙路線到達繁殖地點。

這期間,也是盜獵頻繁活動的時間,他們奔著羊絨而來。

藏羚羊的羊絨被視為世界上最好的羊絨,用它製成的披肩被稱為「沙圖什」,翻譯過來就是「羊絨之王」。

而要想製成一條披肩,至少需要5隻藏羚羊。

被盜殺的藏羚羊屍體 / 《檔案》

在一處圍捕獵殺的現場,空闊的草地上,就有兩千多隻藏羚羊的屍體。

被繳獲的藏羚羊皮 / cctv1

而我們,真的必須擁有這樣的披肩嗎?

失去魚鰭的鯊魚,被拋回海里等死

紀錄片《鯊魚海洋》,向我們展示了這樣一幕。

鯊魚不再是兇猛可怕的龐然大物,而是和其他弱小的海洋動物無異,淪為人類捕殺的對象。

捕鯊者鉤住鯊魚的面部,任憑鯊魚反抗,將它拖上船板。

《鯊魚海洋》紀錄片(下同)

然後,一把刀子快速划過魚鰭。

隨即,他們一腳踹下這頭「沒用的」鯊魚,轉而尋找新的目標。

活鯊取翅,被割去魚鰭的鯊魚失去了游弋能力,只能下沉、墜落,直至不見天光的海底。

魚翅被端上餐桌,可鯊魚卻失去遨遊大海的權力。

不止是動物,環境也面臨人類的摧毀

很喜歡紀錄片《在洪水泛濫之前》里一句話:

「大自然有自我恢復能力,倒是人類應該想想怎麼拯救自己。」

從小大家就被灌輸各種愛護環境、保護大自然之類的概念,一直也懵懵懂懂學習,為了回答試卷上的分數,努力背誦概念。

保護環境這個詞有多耳熟又有多陌生?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冰川融化不是什麼新鮮詞,會引起海平面上升,也是常識了。

但看見還是很震驚。

格陵蘭島因氣溫升高而融化出現的鍋穴 / 紀錄片《難以忽視的真相2》

在鏡頭下的冰川融化,一朝傾覆,壯觀卻讓人揪心。

2016年4月格陵蘭島上溫度上升內期間一位工程師在直升機上拍下的冰川融化 / 紀錄片《難以忽視的真相2》

過度礦采威脅生物生命

人類為了利益過度的開採,造成地球表面一片狼藉。

開採礦物 / 紀錄片《家園》

不止於此,過度捕撈、開採海洋,讓一群靠海生活的動物們面臨饑荒。

可以想像一下餓著肚子的感覺,好像胃裡有酸水在不停攪動,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說:「吃飯!吃飯!」

可惜,食物不夠,必須餓著肚子幹活。

動物就是這樣的狀態。

某片海域的海岸線海豹棲息地圖 / 紀錄片《家園》

塑料污染讓動物喪命

那些不得已誤食塑料或以此充饑的動物,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從鳥的胃裡剖出來的塑料製品:

從海鳥胃裡解剖出的塑料等物品

塑料大概是世界上最糟糕的發明,降解艱難,製造卻十分方便,尤其工業如此發達的今天,生產它何其簡單。

人可能疑惑還無辜,明明有好好分類呀,也沒有亂丟,怎麼會跑到海洋里,跑到那些地方去。

珊瑚礁靜靜等死

海洋里的生物也不能倖免,人類已知最大珊瑚島——大堡礁在縮減,組成珊瑚部分也開始死亡。

珊瑚美麗而有個性,有的像沉悶的大石頭呆在海底,有的像楓葉一樣鮮紅,活著的時候姿態百態,形狀迥異,為大海增添了不少風光,同時維持著海洋生態的平衡。

只是近年來氣溫升高,珊瑚就像發燒了一樣,開始生病,露出骨骼,白化。

美屬薩摩亞,機場珊瑚礁,六個月前和六個月後白化珊瑚的對比 / 紀錄片《追逐珊瑚》

最後拒絕食物,靜靜等待死去。若你看見珊瑚掛滿了海藻,那它的生命已經沒了。

但請記得,它曾美麗過。

誰也不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麼,環境將繼續如何變化,你也不會知道環境被破壞對你生活有多大影響。

目前可知的是,有一部分人已經在承受著島嶼沉沒、家園被淹的風險。

太平洋島國因海平面上升,不得不採取買島來為以後移民做準備。因為面積有限,只能選取有尊嚴的移民。

到最後,我們該怎麼辦?

瘋狂搞破壞的人類,正在承受自然的反擊

地球誕生以來,出現過五次大規模物種滅絕。

離我們最近的一次,是發生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一顆小行星撞向了地球,統治地球達1.6億年的恐龍滅絕了。

紀錄片《遠古動物大滅絕》截圖

然而,現在正迎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殘酷的真相是,人類就像曾經撞向地球的那顆「小行星」,可能正是引起物種滅絕的「兇手「。

世界上最後的一隻平塔島象龜,被稱為孤獨的喬治,在2012年已去世

我們探索改造自然,逐步將山川河流,森林草原,山地改造成耕地,城市,變成我們想要的模樣。

然而,無節制地掠奪和開發,一系列的生態系統面臨崩潰。

為了潛在的戰爭威脅,人類進行大規模的核武器實驗,破壞性和污染性奪走了多少人的健康與生命。

面對有害物質的污染,廢水廢物的隨意處理,連遙遠南極的企鵝體內也出現DDT等農藥殘餘……

地球的自愈能力面對的考驗極大。

宏都拉斯羅阿坦島,一名潛水員在被污染的一片「塑料垃圾海域」潛水 / 國家地理

我們只看到了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卻沒有看到生物界相互依靠的原則。

大氣污染導致酸雨的形成,造就上千個無法供魚類存活的「無魚湖」,還有一片片被腐蝕的森林。

被酸雨腐蝕過的森林 / 國家地理雜誌紀錄片

化學工廠的污水隨意排放,飲用水源地受到威脅,引起胎兒早產或畸形。

這不僅是健康問題,也是社會問題。

而人們還未徹底醒悟,對於有些人來說,其他種類的生物不是寵物就是食物。

記者暗訪出售鯨魚肉的餐廳 / 紀錄片《滅絕最後的關頭》

我們制定的規則大多約束的是人類本身,卻很少約束人類對待其他動物。

日本虐殺海豚 / 紀錄片《海豚灣》

可萬物演進,生生不息。

作家雨果說,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

生態平衡被破壞,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異常氣候。

南北極冰山大幅度融化,海平面上升,甚至有人預測30年後上海、東京、悉尼等沿海城市將被淹沒。

冰川逐漸融化,失去家園的北極熊 / NASA

高溫、海嘯、龍捲風等自然災害紛至沓來。

人類辛苦所建立的家園,終將毀於一旦。

海嘯造成的破壞 / 紀錄片《末日》

如果真的有一天,地球上動植物都滅絕了,地球陷入一片混亂之中,人類滅絕也是必然。

環境問題,終變成人類如何拯救自己的問題。

人類文明究竟該如何可持續的發展,這已經不是未來、而是一個正在發生的問題。

往期文章

監製:易艷剛 | 責編:張慧 | 校對:趙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每日電訊 的精彩文章:

王蒙:為什麼不讀書的挺能耐,讀書讀太多反倒顯得傻呢?
大白兔奶糖唇膏、老乾媽衛衣……「國潮」為什麼這樣紅?

TAG:新華每日電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