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皇室中的女子被分為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有什麼區別?

古代皇室中的女子被分為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有什麼區別?

時間的長河從不會停止,歷史自然也在隨著不斷的推進,在歷史的推進過程中事物也在不斷的發生著變化,就連人與人之間的稱呼也是如此,而在皇室中,裡面的女子更是被分為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等,其中有何區別?

長公主的核心就在於「長」字,顧名思義一般都是皇帝的嫡女或者是有功的皇姊妹皇姑母等,自東漢為始,皇帝的女兒都被稱為公主,而姐妹們則被稱為長公主,姑母類別的則是大長公主,西漢的禮制則稍有不同。

在正常情況下,西漢的長公主都是皇帝的嫡長女,除此之外就是皇帝的姐妹了,不過到了東漢時期,東漢光武帝長女劉義王,建武十五年封舞陽長公主,此時劉秀處於地位,所以長公主的人員並不一定是皇帝的姐妹。

這種現象持續了一段不少的時間,直到東漢末期,把皇帝的姐妹封為長公主,才算是成為了禮制的一部分,公主最多的應該就是唐朝了,一般而言是只有皇女才有的稱號,不過如果遇到了特殊情況,宗女和王女也是有資格晉陞為了公主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很特殊的公主,被稱為和親公主,含義就很明顯了,就是前往番外和親,原來女子的地位可以是王女、宗女甚至大臣的子女,或者是宮女,一旦被安排上了和親的命運,立刻就是被晉陞為公主。

公主的含義是「公為之主婚」,起源於春秋戰國,之後簡化而來,西周的諸侯都被稱為「公」,在周天子的女兒下嫁的時候,都是諸侯前來主婚,因此就是「公為之主婚」,久而久之就被稱為公主了,剛開始是主持婚禮之意。

而郡主的稱呼則盛行於兩漢和兩晉時期,在這個時期都是指皇帝的女兒,只不過到了隋唐時期,太子和諸親王的女兒同樣可以被封為郡主和縣主,到明清時期則是親王的女兒被稱為郡主,只有更下一級,郡主的女兒被稱為縣主。

封號的不同則是領地的不同,到了清朝皇女則被稱為「格格」,而格格又被分為了數等,親王之女被封為郡主,被稱「和碩格格」,之後郡王之女才被封縣主,而貝勒的女兒則被封為「郡君」,也就是後來的「多羅格格」,劃分多樣,區別同樣不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書記載 的精彩文章:

18歲美女,曾是萬人迷,後嫁入豪門,做了什麼?悔恨終身
15萬軍隊,3天就全部潰敗,15個人打1個日軍,這是為何?

TAG:史書記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