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愛哭的三國:劉備、曹操與孫權的哭,誰更有權謀?

愛哭的三國:劉備、曹操與孫權的哭,誰更有權謀?

哭原本是人類情感的流露和宣洩,但因為人類有智商,所以哭就變味了。某些時候,哭不再是情感的流露和宣洩,而是一種權謀。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三國時期哭的那些事兒。

愛哭的三國:劉備、曹操與孫權的哭,誰更有權謀?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向敵人投降,本來就是一件很丟人的事。如果在投降的時候都不掙扎一下就從了,那就更丟人了。所以,在向敵人投降之前,至少得哭上幾聲,表示一下自己的「委屈」和「忠貞」。

建安十年,曹操進攻南皮,袁譚戰敗被殺。在此之前,袁譚派部將王修去樂安運糧草。王修走到半路,聽說袁譚情況危急,趕緊率領部隊返回援助。

當王修趕到高密時,袁譚已兵敗被殺。王修於是嚎啕大哭說:「沒了主人,我到哪裡去呢!」就去拜見曹操,請求讓他收葬袁譚的屍體。

曹操答應了,仍派王修去樂安督運軍糧。後來,曹操還任命王修為司空掾,代理司金中郎將,遷魏郡太守。

愛哭的三國:劉備、曹操與孫權的哭,誰更有權謀?

無獨有偶,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部南下荊州,新任荊州牧劉琮投降。在投降前,劉琮曾召呼文聘一起投降。文聘說:「我不能保全荊州,只應等待定罪而已!」因此直到曹操渡過漢水後才去拜見曹操。

曹操問文聘為什麼到現在才來投降,文聘一邊哭泣一邊回答說:「從前,我不能輔佐劉荊州尊奉朝廷;劉荊州死後,我經常想據守漢水,保全荊州疆域,以便活著不辜負於孤弱的劉琮,死去無愧於地下的劉表。但如今為大勢所趨,我身不由已,落到今天地步,心中實在悲哀羞愧,沒有臉早來相見!」

聽了這話,曹操也很傷感,喊著文聘的表字說:「文仲業,你是真正的忠臣!」對文聘厚禮相待,任命他為江夏郡太守,統率原來部隊。

愛哭的三國:劉備、曹操與孫權的哭,誰更有權謀?

王修和文聘在投降曹操前的哭泣,或許還有幾分思念舊主的情義在,但傅士仁投降東吳前的痛哭流涕,則完全是裝腔作勢。

建安二十四年,呂蒙白衣渡江偷襲荊州,派虞翻勸傅士仁投降。虞翻給傅士仁寫了一封信,說了一通應順應大勢等老掉牙的話。然而,傅士仁收到虞翻的信件後,痛哭流涕,然後立刻向東吳投降了。

傅士仁為何會如此?因為他其實早就想投降了。關羽北伐襄樊時曾命傅士仁與糜芳供給軍資,但二人沒有完成任務,關羽便放話說,回來要收拾你們。傅士仁與糜芳二人此前就對關羽不滿,此時又聽到關羽的狠話,更加恐懼不安,所以早就想投降了。傅士仁的痛苦流涕,只是做做樣子罷了。不哭一哭,怎好意思投降呢?

愛哭的三國:劉備、曹操與孫權的哭,誰更有權謀?

投降之前有人哭,投降之後也有人哭。建安十九年,劉備包圍成都,並派從事中郎簡雍進城勸降劉璋。此時,成都城中還有精兵三萬人,糧食和絲帛可以支持一年,且官吏和百姓都願死戰到底。但劉璋還是執意要投降,說:「我們父子統領益州二十餘年,對百姓沒有什麼恩德。百姓苦戰三年,暴屍荒野,實在是因為我劉璋的緣故,我怎能安心!」於是命令打開城門,和簡雍同乘一輛車出來投降。劉璋部下與成都城內百姓見此,無不傷心落淚,痛哭不止。

成都城內的哭聲,我相信都是發自內心的,是真誠的。因為劉璋確實仁慈,在尚有一搏之力的情況下,他寧願自己投降,也不願意為一己之私而生靈塗炭,傷及無辜百姓。這樣的決定,老百姓自然感恩戴德,銘感於心。

以上的哭聲,無論是真誠的,還是虛假的,都沒有什麼權謀,頂多是為了掩人耳目罷了。三國歷史上真正有意思、有權謀的哭,當屬三大梟雄劉備、曹操與孫權。

愛哭的三國:劉備、曹操與孫權的哭,誰更有權謀?

有人說,劉備的天下是哭出來的。這話雖然有些戲謔和誇張,但多少說明了劉備是一位很會哭的領導。能哭出一片天下來,這哭的藝術和境界自然是很高超的。

建安六年,劉備被曹操打敗,只好去荊州投靠劉表。劉表用上賓的禮節接待劉備,卻又處處設防,只讓劉備駐紮在新野,並不加以重用。就這樣,劉備在荊州一住就是數年。

周所周知,劉備是一位胸有大志的人,豈會甘於如此蹉跎歲月?因此,在一次劉表請客時,劉備起身上廁所,然後十分感慨地流下淚來。

劉表見狀,覺得莫名其妙,很是奇怪,這剛才還好好的,上個廁所回來,幹嘛就哭得梨花帶雨了呢?趕緊問劉備什麼了。

劉備趁機說道:「我以前身不離鞍,大腿內側沒有贅肉。如今不再騎馬,大腿內側長出了贅肉。日月如同流水,人已經快老了,但功業還沒有建立,所以悲傷。」

劉備這一哭,表面上看似乎是在哭光陰易逝,壯志未酬,實際上是婉轉地表達了對劉表的不滿,深得哭的藝術和境界。但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劉表揣著明白裝糊塗,就是不重用劉備。劉備算是白哭了一場,只能徒呼奈何。

愛哭的三國:劉備、曹操與孫權的哭,誰更有權謀?

劉備的哭很有技術和境界,曹操和孫權的哭功也不比劉備差,也十分了得。

大家都說劉備愛哭,其實曹操也愛哭。比如荀攸去世後,曹操每每提起,「言則流涕」;龐德被關羽殺死後,曹操「為之流涕」;甚至連袁渙(曾任諫議大夫、郎中令等職,以敢諫直言稱名)去世時,曹操也「為之流涕」……

而在曹操的哭中,最有權謀的是哭祭袁紹。建安九年,曹操攻下鄴城,然後親自去袁紹墓前祭祀,痛哭流涕。

大家都知道,在官渡之戰中,袁紹在兵力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卻被曹操打敗了。對此,袁紹一直耿耿於懷,所以才會在悲憤交加中去世。

另一方面,鄴城原本是袁紹的大本營,如今曹操攻下了鄴城,佔據了冀州,接收了袁紹的一切,卻還要到袁紹墓前痛苦流涕,這簡直就是貓哭耗子。如果袁紹在地下有知,想必會從墓里爬出來與曹操拚命,因為他聽到的,一定不是哭聲,而是嘲笑的聲音。

愛哭的三國:劉備、曹操與孫權的哭,誰更有權謀?

從曹操這方面來講,他一向很看不起袁紹,那麼佔據冀州後,他為何還要親自去袁紹墓前祭祀,痛哭流涕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為了收攏冀州士民之心。

因為在當時,袁氏雖然被曹操打敗,被趕出了冀州,但冀州境內,還有許多像崔琰這樣的豪門大族。曹操想要在冀州站穩腳跟,就必須得到這些豪門大族的認可和支持。

如何才能得到冀州豪門大族的認可和支持呢?曹操的辦法就是親自去袁紹墓前祭祀,痛哭流涕。

曹操哭袁紹,目的在於向冀州豪門大族表明,他與袁紹是惺惺相惜的,由他來接收袁紹的地盤,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差別。如此一來,冀州豪門大族們的心氣就順了幾分,自然就更加容易認可和支持曹操了。

愛哭的三國:劉備、曹操與孫權的哭,誰更有權謀?

我們再來看看孫權的哭。

建安二十二年,孫權任命周泰為平虜將軍,統領朱然、徐盛等將留督濡須。但朱然、徐盛等都認為周泰出生貧寒,心中不服。

孫權聽聞此事後,立刻召集各位將領,大擺酒宴,奏樂暢飲。在酒席上,孫權讓周泰解開衣服,用手指著他身上的傷痕,詢問受傷經過。

待周泰依次回答之後,孫權拉著周泰的手臂,淌著淚說:」周泰,你為了我孫氏兄弟,像熊虎一樣勇猛作戰,不顧惜自己的身體性命,受傷數十處,肌膚像刀刻划過一樣,我又怎麼忍心不把你看作親骨肉,委以統帥兵馬的重任呢!」

宴席散後,孫權又讓士兵擂鼓鳴號,奏起軍樂,並以兵馬開路,十分隆重地護衛周泰走出軍營。從此,朱然、徐盛等人才服從周泰了指揮。

孫權用幾滴眼淚,就成功化解了將帥不和,哭功與劉備哭贅肉、曹操哭袁紹比起來毫不遜色,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簡歷史 的精彩文章:

為人處世能見機行事和當機立斷,需有見微知著的智慧
至簡點評:文化不能「缺鈣」

TAG:至簡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