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有人說中國教育很難培養諾貝爾獎得主,你怎麼看?

有人說中國教育很難培養諾貝爾獎得主,你怎麼看?

這樣的問題註定口水如潮!

任何科學獎項都需要長時間的積累,需要團隊的共同努力持續不斷地探索創新,說白了,短期內科學「費力不討好」,很難有實際的產出和回報,但人類文明的發展又離不開科學的發展!

我國教育在培養諾貝爾獎上有一定的缺陷,比如不太注重創新培養創新人才,更多的是對現有知識的吸收利用,暫且成為所謂的「應試教育」吧!

但這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我國近現代科學底子非常薄弱,而一些歐美國家的近現代科學已經發展了幾百年歷史,而我國只有短短的幾十年,沒有雄厚的底子支撐,很難在科學發展上有突破!

說到這裡,肯定會有人批評抨擊我國的應試教育帶來的弊端,事實上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本來就沒有明確的分界線,而且論重要性,應試教育的重要性一點也不比所謂的素質教育低!

所以,不要一說到應試教育就滿臉的不屑,去認真了解一下偉大的科學家哪一個不是應試教育的受益者,哪一個不是數學和物理專業領域的精英?沒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就想在科學理論有一番作為?那是不可能的!

近些年來歐美一些國家都在嘗試引進我國的應試教育模式,這也能說明問題!目前我國的應試教育雖然也有弊端,但它帶來的好處遠大於帶來的弊端,教育模式確實需要改進,但絕不是像某些人所說的應試教育一無是處,相反,它非常重要!

其次,不要把教育的目的弄歪了,教育的目的不是諾貝爾獎,相對於大眾教育,諾貝爾獎可以說一文不值!同時也不要唯諾貝爾獎的「馬首是瞻」,偉大絕不僅僅是諾貝爾獎的代名詞,有很多衡量偉大的標準,獲得諾貝爾獎的不一定偉大,沒有獲得諾貝爾獎的不一定不偉大!

關注微信公眾號:yzdaquan,上萬人一起探索宇宙奧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時空 的精彩文章:

有沒有偉大的科學家,一開始是民科出身?
未來有沒有更高級的理論反駁並推翻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TAG:宇宙時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