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雍正王朝:雍正兩次對陣西北叛亂,為何都重用年羹堯?

雍正王朝:雍正兩次對陣西北叛亂,為何都重用年羹堯?

在雍正皇帝剛剛登基,正忙著準備在他主持下的第一次科舉殿試的時候,西北方向傳來了不好的消息,在西藏和青海等地,羅卜藏丹津帶領著手下的十餘萬軍隊,登基稱王,而剛剛主事的雍正在兄弟們的建議下,任命年羹堯和岳鍾琪分別為撫遠大將軍和奮威將軍奔赴前線,可是為什麼在這次平叛中,雍正僅僅是重用了年羹堯,對岳鍾琪卻頗為忌憚呢?

年羹堯這個人在雍正王朝的歷史上有著非常濃墨重彩的印象,早年間其實並不是通過軍事才能進入的朝廷,反而是飽讀詩書,考取了功名,進入朝廷為官。

而在他成為四川巡撫之後,更是勵精圖治,將當地的人民生活拔高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也正是因此,才吸引到了雍正的目光,當時雍正對於年羹堯的賞識已經超出了常理,根據《清史稿》所記載,「雍正初,隆科多以貴戚,年羹堯以戰多,內外夾輔為重臣。」

意思就是當時的年羹堯已經是重臣了,雍正為了賞賜給年羹堯新鮮的荔枝,更是在那個時代,命人從西安送到北京,快馬加鞭只用了六天的時間,這個待遇比當年的楊貴妃也不遑多讓。

而岳鍾琪是名將岳飛的第二十一世孫,其父親岳升龍是雍正的父親康熙的得力幹將,自然岳鍾琪也就從小飽讀詩書,軍事才能卓越。

他和年羹堯相似的地方在於,他一開始也是以文入宮為官,捐官買了個候補知府,後來是由於國家的戰事過於頻繁,而他又從小耳濡目染喜歡軍事,再加上身體里流著的是大將軍岳飛的血液,自然是好男兒要以征戰四方為樂趣。

年羹堯和岳鍾琪人生最大的交匯點就在於這分別於雍正元年和雍正六年的西北平叛行動。

羅卜藏丹津在西北的割據勢力比較強大,而且西北方向的戰亂一直都是清王朝的一塊心病,其實這兩次叛亂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還正值雍正剛剛登基,無人可用的時候。

那時候雍正將年羹堯當作心腹,朝中的人員變動甚至都要經過年羹堯的意見才能做出決斷,而且西北的叛亂也是年羹堯第一個發現的,於是雍正就封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岳鍾琪作為副將,兩人一同平叛。

區別就從這裡出來了,年羹堯和岳鍾琪兩個人都是軍事世家出身,軍事技能非常卓越,戰功上可以說是不分伯仲,那麼為什麼雍正卻重用了年羹堯,反而對岳鍾琪十分忌憚嗯呢?原因有二。

首先,年羹堯當時作為雍正的心腹,而且手握重權,幾乎朝廷上下的事情他都是知道的,而且這時候的年羹堯對於雍正還是非常信服的,這麼一個手裡有點權利,腦子還很靈光,而且最重要的是,可以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人,當然是要重用。

而相對來說,岳鍾琪作為前朝重臣的兒子,用起來肯定是不如年羹堯這個自己一手培養起來的人順手,中間夾有隔閡,這樣的人一旦握住了兵權,那麼後果是不可控制的。

其次,當時的年羹堯有些恃寵而驕的苗頭,雍正自然是看得出來的,本來就是想著利用他最後這一點剩餘價值,將西北的叛亂平定了,再次班師回朝的時候,所等待他的結局我們也都知道,故有人曾評價年羹堯道:「大凡才不可恃,年羹堯乃一榜樣,終罹殺身之禍。」

岳鍾琪的軍事才能不輸年羹堯,甚至心性上更比年羹堯穩定的多,這樣的人如果借著西北平叛的事情給發展起來,遠遠比一個比較沉不住氣的年羹堯可怕的多,這才是雍正真正忌憚岳鍾琪的最大原因。

其實每一位皇帝都有他們的用人之道,對於他們來所,亘古不變的始終的利益問題,用誰不用誰,能給自己的帶來最大的利益,將所可能承受的損失降低到最小,才是他們應該做的,畢竟肩負著一個王朝的使命,還有自己家族傳承下來的江山,慎重才是第一要義。

參考資料:《清史稿》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吐槽 的精彩文章:

此人對劉備極其重要,還提出了很多建議,只可惜很早就離世了
諸葛亮如果取代劉禪成為蜀漢皇帝,能否統一天下?

TAG:歷史大吐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