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教是唯物還是唯心?

佛教是唯物還是唯心?

佛法既不講唯物,又不講唯心,而主張唯識。世人往往把心與外境對立起來,重視外境而忽略心性,甚至為物所役,佛教則揭示了人生、心物的真相。萬法唯心造。世俗說的唯心主義是第六意識心上的唯心,屬主觀唯心;佛教所說的唯心是比第六意識心更深層的業識心,屬客觀唯心。

*請問法師,佛教是唯物還是唯心?

唯物,重視物質;唯心,重視精神。佛法是物質與精神並重,且認為物質與精神是一體的,故佛法既非唯物也非唯心。佛法談「一切唯心造」,但此「唯心」不等於世俗的「唯心」,這裡的「心」指的深層業識心,不同於一般所認知的思想認識、主觀意志。

*請問佛法是唯識的嗎?唯識與唯心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關鍵是心、識所指的內涵和意思。佛法也談「一切唯心造」,此處的「心」與世間的「唯心」是不同範疇和涵義的。不同語境下,語言文字的內涵也不同,我們只有完整、準確的了解,才不會混淆。通常所說的唯心主義,是指意識心;佛法所談的心或識,是指八識。

*佛家講「一切唯心造」,但同時又叫人們遵循因果法則,那佛教究竟是客觀唯心,還是主觀唯心呢?

佛法講的「唯心「之」心「,不是指人的思想觀念(思想觀念屬於浮淺的第六意識心),而是指比第六意識心更深層的業識心,所有善惡業的種子都蘊藏在這裡,遇緣產生現行,即我們的人生果報。

*佛學是唯心主義的么?或是唯物主義者?還是唯物唯心兩者並存?抑或佛學只是一種尋找本我的信仰?

佛教認為心與物不是割裂的,「諸法唯心造」,但這個「唯心」不是平常理解的唯心。世俗說的唯心主義是第六意識心上的唯心,屬主觀唯心;佛教所說的唯心是比第六意識心更深層的業識心,屬客觀唯心。世俗的唯心主義、唯物主義等都是人內心的一種思想觀念、思維模式,都是主觀唯心的。

*法師,你們都是有高學問的人,你們是同意唯心主義呢,還是唯物主義?在你們心裡,佛是一個虛擬的構象還是你們覺得真實存在的,抑或佛是不是你們心中的一個精神支柱?

佛法既不是唯心,也不是唯物。佛法對心和物的解釋,遠比普通人理解的深刻。佛陀不是虛構的想像,而是實實在在的人物,是教授佛法的師長,與中國古代的聖人孔子一樣,雖然歷經千年,他的教誨仍然在訓喻後人。

*法師,佛教是唯物還是唯心?

佛法既不講唯物,又不講唯心,而主張唯識。

*從小就學過哲學體系的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唯物主義說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決定意識,一切唯物造,原本存在物質,意識只是對物質的客觀反映;唯心主義說世界是意識的,意識決定物質,一切唯心造,物質原本就不存在是心造出來的。

佛法既不是唯物,又不是唯心,而是唯識。不要以自己的知見去理解佛法,慢慢學習,增長慈悲、智慧,才會悟到佛法。

*請問「萬法唯心」與「唯心主義」,有何根本差別?

世俗說的唯心主義是第六意識心上的唯心,屬主觀唯心;佛教所說的唯心是比第六意識心更深層的業識心,屬客觀唯心。「萬法唯心」指諸法由深層的業識心決定,不隨人的浮淺意識心中的主觀意志所轉移;哲學上認為的唯心是指自己和同類人感知到的才認為存在,感知不到的就認為不存在,屬於主觀唯心。

*業決定一切,一切唯心造。請問,業與心,什麼關係?

業決定一切,是在講現象和作用;一切唯心造,是在講本質。

*「一切唯心造」和「真實不虛」是如何統一的呢?

外在的森羅萬象存在,但並非「真實不虛」,因為所有的一切都在不斷的變化著。外境的存在與我們的心識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請問「一切唯心造」怎樣理解?

此處「心」,是指深層業識心,不是我們平常理解的「主觀意志、思想意識」。

*師父,有一句話說「一切唯心造。」那我在生活中看到的種種不如理的現行,都是我內心的投射,是自己非理作意嗎?

不是這樣機械浮淺地理解,不能生搬硬套文字。從自己能夠明白的地方入手去修行,種善因、結善緣,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法師,外在遇到的一切都是自心的顯現嗎?

佛法講的「一切唯心造」,關鍵在於「心」的含義。「心」的含義甚廣,此處所講的,不是肉團心、思慮心,而是第八識集起心,聚集一切種子,發起一切現行,為一切萬法根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常新語 的精彩文章:

盤點四位蒙冤坐牢的高僧 只有他們才可以這樣樂觀面對監獄生活!
從中醫的角度談運動養生的方式

TAG:平常新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