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在海洋最深處引爆核彈,海面會發生什麼?其實並不會像你想的那樣

在海洋最深處引爆核彈,海面會發生什麼?其實並不會像你想的那樣

朋友,把約5300萬噸TNT當量的沙皇炸彈(大伊萬,人類迄今為止試爆過的最大當量核彈)放到馬里亞納海溝斐查茲海淵(人類已知的地球最深點,海下11034米)引爆,是否符合題目要求?不過,結果可能會令你失望,海面上基本不會有太大的波動,人類的大玩具對於海洋來說過於「小兒科」了

事實上,人們很早就想到在水下引爆核彈,並且曾經也做過類似的試爆,可惜大多都是在百米以內的深度測試只有幾萬噸當量的核彈。將人類史上引爆過的最強大核武器「5300萬噸當量的Tsar bomb」放到大約11公里深的馬里亞納海溝最深處,試圖去依靠引發強大的海嘯,這種「瘋狂的想法」其實已經出現幾十年了,事實證明這種設想無異於「痴人說夢」,其破壞效應與海面引爆或者低空引爆差的太遠了。

水下核爆炸過程和效果的分析

我們且不說如何成功將核彈布設到11公里深的海底去引爆,假設這種行為本身是可行的。當核彈在海水中爆炸時,熱輻射蒸發海水產生的水蒸氣和衝擊波會迅速形成一個「熾熱蒸汽球形空腔」,此時如果爆點距離海面比較近,空腔會向上膨脹突破海面形成「中空水柱」,海面下的空腔會將海水中的雜質、砂石等吸入並通過中空通道噴射到天空中。

隨後,突破海面的「熾熱蒸汽球形空腔」(巨型氣泡)在空氣中繼續上升,因為其巨大的體量和攜帶的海水(重力、壓力作用),會在內部形成斷層而破碎,砸回海面形成巨大的海浪。這一過程,基本闡述了核彈在水下引爆引起海浪的過程,但是需要注意需要距離海面足夠近。

如果在深海引爆大型核彈想要在海面上做點什麼,我們就需要知道水下核爆後產生的「熾熱蒸汽球形空腔」最終能不能突破海面?根據「水下核爆各種理論模型的評估」可以計算沙皇炸彈在馬里亞納海溝底部爆炸後形成的「氣泡」膨脹半徑:

注意上式中:「Radius」為半徑;「53megatons」為5300萬噸;「Mariana Trench pressure」是指大約11000米深處馬里亞納海溝的水壓;「1 ATM」為1個標準大氣壓;

根據上述評估結果:當「沙皇炸彈」在11000米深的馬里亞納海溝底部爆炸後,形成的「氣泡」膨脹半徑只有區區580米,就算按直徑算整個「氣泡」的直徑也就大約1100米多點,上面還有大約10公里深的海水壓著,根本翻不起半點浪花。當核爆形成的「熾熱蒸汽球形空腔」膨脹向上膨脹大約580米後,會使氣泡上部的海水「凸起」(但是幅度非常小),隨後氣泡上的高壓海水會迅速迫使氣泡收縮,核爆產生得能量會再次讓氣泡膨脹到極限而再次被海水壓縮,經過3、4次膨脹、收縮後將會耗盡核爆的能量而使氣泡破碎,隨後破碎氣泡上方10000米高度的海水,迴流填補直徑1000米氣泡破碎的空腔,不會在海面上產生一絲的影響,更別談什麼海嘯了。

水下核爆的試驗

當然,我們上文所述只是理論上如此,但是根據美軍「十字路口」水下核試驗的結果,其「氣泡形成和潰散」的過程與上文理論模型基本一致,只不過是因為核爆距離水面相當近,氣泡空腔衝出了海面而已。

美軍「十字路口」水下核爆

1946年,南太平洋馬紹爾群島比基尼環礁附近,美軍進行了淺海核爆試驗:將一顆2.3萬噸當量的「Baker」核彈裝在沉箱中,利用鋼纜和LSM-60兩棲登陸艦將其吊放入水面下27米深處並引爆。引爆的瞬間,海水立即被照亮並且在海平面下形成一個高溫汽化空腔,隨機氣泡突破海面並使海水形成一個白色巨大的水帽,水帽在1秒種之內躥升到1600米高的空中,水帽下是一根中空水柱(如上圖)。爆炸後約10秒,白色水帽開始下落並且逐漸崩潰,約200萬噸海水砸向海面形成巨大的波浪和水汽。根據檢測儀器拍攝的照片顯示,傳遞出來的第一排海浪高達29米,前後共有大約20個浪峰以90公里/小時的速度向外擴展,但是當擴展到大約5公里外時,海浪已經衰減到4.5米高,此後迅速恢復平靜。

由此可知,雖然十字路口水下核爆的當量只有2.3萬噸,但是爆心距離海面只有27米深,所以造成了比較大的海浪。但是萬米深處的海水壓力,對於核爆的影響將成幾何級數增長,現有的核武器在那裡引爆對於海面來說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當然,爆心附近處的高溫和輻射對於生物的殺傷還是很嚴重的,但也很難傳遞到海面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斯奈克瑪CFM 的精彩文章:

看過了海上發射火箭,沒有見過飛機發射火箭?別急這裡告訴你答案

TAG:斯奈克瑪CF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