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對馬海戰,日本如何擊敗俄國的?

對馬海戰,日本如何擊敗俄國的?

日本陸軍參謀總長兒玉源太郎接替乃木希典的指揮權之後,第三軍開始集中全力攻擊203高地,而203高地的攻克也直接宣告了俄國旅順艦隊的全軍覆沒。此後元帥大山岩在瀋陽附近與俄陸軍展開決戰並一舉將對手擊潰,此時無論是陸戰還是海戰,日軍均取得了輝煌的戰果。不過尼古拉二世還沒有認輸,波羅的海艦隊遠涉重洋前來複仇,能否經得起俄羅斯帝國的最後一錘才是決定日本命運的關鍵。

羅傑斯特文斯基海軍中將率領以蘇沃洛夫公爵號為旗艦的龐大艦隊從西半球浩浩蕩蕩地殺來。俄艦隊包括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輔助船和拖船共計42艘,其中單是戰列艦就有8艘,這一數量是日軍的兩倍。在航母問世之前,巨艦大炮才是左右戰場天平的關鍵,所以戰列艦的數量往往是衡量艦隊實力的標尺,就這點而言日本並不佔優。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是鋼甲艦技術大幅飛躍的時期,自從後裝線膛炮取代前裝滑膛炮成為各國海軍的標配炮種之後,如何提高裝甲防禦能力就成為擺在海軍工程師面前的頭號難題。在鐵球彈盛行的年代,鐵木複合裝甲足以應付這種彈丸帶來的損害,但新型鑄彈技術的出現很快打破了這種平衡。1867年英國人帕利瑟爵士開始嘗試對彈頭局部淬火,這樣做的好處是不僅能夠增加炮彈的穿甲能力,同時不使彈體因整體過脆而自行解體。

帕利瑟的技術革新引發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既然「矛」鋒利了,那麼「盾」也應該更加厚實。鐵甲軟而韌,鋼甲硬而脆,對艦艇裝甲而言自然是想要又硬又韌的材料,可就當時的技術而言兩者的結合相當困難。早期人們嘗試將鋼板與鐵板間隔布置,中間以鐵水澆鑄黏連,可以想像這種技術相當粗糙,而且成品佔據了艦船的大部分重量,致使火炮數量不足、航速提高不上。此前北洋水師的定遠號戰列艦就是採用這種技術,這也使得在後來的甲午海戰中面對日軍的高速包抄無能為力。

十九世紀末美國人探索出一種新的方法,在高溫狀態下對鋼板表面覆蓋木炭,這樣一來碳元素滲透進金屬表層,整體的裝甲既不失鐵的韌性,又兼具鋼的硬度。很快這種技術就被各國紛紛採用,等到對馬海戰爆發的時候,日俄雙方用的都是這種新型裝甲。因為「盾強於矛」,所以雙方戰列艦上的12英寸主力炮很難在幾個回合之內把對手擊垮,相反裝備於戰列艦和巡洋艦上的6英寸速射炮因為射速快,逐漸成為該場海戰的決定性力量。

算上戰列艦、巡洋艦和裝甲巡洋艦,俄國有11艘,而日本有12艘,這樣一來雙方旗鼓相當。但正如前文所說,俄軍的戰列艦數量比日軍高出一輩,所以在高速機動的巡洋艦上必然要落後於對方。彼時12英寸主力炮大約1.5分鐘能夠發射一發,而6英寸速射炮的射速高達每分鐘4發,如此一來在單位時間內俄軍的受彈量遠遠高於日軍。再者,日軍刁鑽的戰術也決定了這場戰役的結果。

在巨艦大炮時代,如果己方多艘艦船同時對陣敵方一艘,那麼顯而易見這是巨大的戰術優勢。因此,東鄉平八郎很早就嘗試「丁字戰法」,具體來說就是把己方艦隊展開成「丁」字那一橫,讓敵方艦隊變成「丁」字那一豎。而在雙方艦隊高速對向行駛的過程中,要實現這一戰場態勢就只能在敵前大轉彎。問題是轉彎的時機如何把控?先前東鄉在對付太平洋艦隊時嘗試過這種戰法,為了不被敵人當成活靶,東鄉命令在敵艦射程之外轉彎,但對方見此情景直接調頭跑了,害的聯合艦隊只能重新組隊追趕。

而這一次面對波羅的海艦隊,東鄉明白必須要在敵人射程之內轉彎,這樣等於露出自己的軟肋任由對方宰割,但也唯有如此才能吸引俄國人留在戰場。整整十五分鐘,羅傑斯特文斯基放任全部火力攻擊日軍旗艦,而日本人無法還擊,但轉彎完成之後就輪到俄國人哭了。後面的結果無需贅述了,很長一段時間連日本人自己都不敢相信他們擊敗了俄羅斯帝國,東鄉平八郎在總結這場戰役的時候開篇四個大字「天佑神助」!

更多日本歷史地理文章,請訂閱微信公號,地圖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圖帝 的精彩文章:

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南山在哪裡?
南宋為何不惜代價也要守住漢中?

TAG:地圖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