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不要被靈丹妙藥奪去生命朗讀篇

不要被靈丹妙藥奪去生命朗讀篇

太橋旦曾堪布教言智慧 正能量

不要被靈丹妙藥奪去生命

《修心七要廣釋(上)》連載·13

作者:太橋旦曾堪布

前面說過如果我們能生起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不僅能成為標準的大乘行者,也能確保趨入無住涅槃的彼岸。然而,如此重要的菩提心不可能無緣無故地生起。如果不具備慈悲心,菩提心則無從談起。如果不具備一個好人的素質,也就是一顆善良真誠的心,慈悲心則無法建立,菩提心更會變成空中樓閣。如今,有些學佛人好高騖遠,對佛法的聽聞和思維非常努力,佛法知識相當淵博,也能專心持咒、誦經、觀想、禪修、堅持吃素等,這都是很好的現象,都會得到相應的功德。然而,這些人往往會對家人、朋友、金剛師兄乃至整個社會都態度冷漠,缺乏真誠,也不夠包容,作為好人的品德沒有明顯提高,甚至比不學佛的人素質還低。這樣學佛,只會離菩提心越來越遠。

佛法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的殊勝妙法,如果學佛沒能使我們變成一個好人,沒能幫助我們解決煩惱、生起慈悲、開啟智慧,反而導致了負面的結果,那就會像一位身患惡疾的病人,好不容易得到了靈丹妙藥,卻由於服用方法的錯誤,反而導致自己藥物中毒、失去生命,這是多麼可惜又可怕的事啊。如果出現這種現象,究竟是缺乏修行上的引導,還是自己的知見有錯誤?這是非常值得深思的問題。

對一位修行人來說,要想生起菩提心,首先應該成為一位充滿善意、有同情心的人,要以關愛、真誠和包容之心來對待眾生。如《入行論》中所說:「眼見有情時,誠慈而視之,念我依於彼,乃能成佛道。」意思是說,當我們看到眾生的時候,要以真誠和慈悲的目光注視他們,要發自內心地思維:正是由於眾生的存在,自己才能走上成佛之道,自己的一切成就完全依靠眾生而增上、依靠眾生而圓滿,所以,眾生給自己的恩德與諸佛是一樣的。

總之,要想生起菩提心,具備好人的素質是必要的基礎。

太橋旦曾堪布開示錄,歡迎大家轉載與分享,轉載請註明作者與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橋旦曾堪布 的精彩文章:

輪迴與涅槃,如何決定?朗讀篇
人類最大的愚痴朗讀篇

TAG:太橋旦曾堪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