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熟讀俳句300首,人人會寫三行詩

熟讀俳句300首,人人會寫三行詩

偷人家妻子

驚心動魄又美味

有如吃河豚

這是日本江戶時代非常有名的一首俳(pái)句,作者不詳,經常被印在吃河豚的盤子上。

語言簡短,蘊意豐富,直擊人心,餘味無窮,一句詩就是一個畫面或一個故事。

這就是日本的俳句。

俳句,是日本詩歌的一種形式,類似於中國的絕句,由五、七、五共17個音節組成,被稱為世界上最短的詩

如果要選出古往今來所有俳句中最有名、最經典的一首,大概就是松尾芭蕉的《古池》

古池——

青蛙躍進:

水之音

這首詩有名到什麼程度呢?

很多人一提起俳句,就想起這首詩。順帶著,連青蛙也成了俳句的吉祥物。

下面這首,就是來自另外一位俳人的「致敬」之作:

古池——

「讓我先!」

青蛙一躍而入……

青蛙被擬人化的同時,也被賦予俏皮的個性,搶先展現跳水的動作,讀來詼諧有趣。

這首俳句的作者小林一茶,和松尾芭蕉與謝蕪村並稱為「日本古典俳句三大俳人」

1

松尾芭蕉:一生放縱不羈愛自由

松尾芭蕉(1644~1694),本名松尾藤七郎,生於日本伊賀上野,是古典俳句的第一位大師,也是將俳句藝術推至巔峰的詩人,在日本被尊稱為「俳聖」,「芭蕉」是他的筆名。

在日本,人們對松尾芭蕉一般不會稱呼其名,而是尊稱「芭蕉翁」,相當於中國人稱孔子為「孔夫子」一樣,可見松尾芭蕉在日本文學史上的地位。

無怪乎有人如此評價:芭蕉之於俳句,正如杜甫之於唐詩。

松尾芭蕉早年曾在京都生活過很長一段時間,28歲時來到了江戶(今東京)。

在江戶期間,他自立門戶,成為公認的俳句大師,並有了一批追隨的弟子。

36歲時,松尾芭蕉離開繁華的江戶,來到人跡罕至的深川隱居。

隱居之後,松尾芭蕉開始修禪、讀書、遠遊。期間,有弟子送給他一株芭蕉樹,他種在園中,並將居處命名為「芭蕉庵」,不久,他便以「芭蕉」為俳號。

他的一生曾取過很多筆名,如早期取名「桃青」,與「李白」相對,用以表示對「詩仙」李白的崇敬。

他非常喜歡讀老子、莊子、李白、杜甫的作品,思想開始轉向禪宗。他的俳句也深受佛教、禪宗、漢詩以及日本和歌的影響,承襲了日本文學物哀、幽玄、侘寂的理念

同時,他又毫不避諱摻雜日常口語、俗語,並提出了「風雅之誠」的理論,對後世的影響甚為深遠。

芭蕉對萬事萬物都抱持無窮的好奇心,而非安於所居、一成不變。

為此,他的後半生幾乎都是在旅行中度過的。

自1684年起,40歲的芭蕉由弟子陪同,先後進行了長達10年的旅行,足跡遍布日本的東南西北。

《但願呼我的名為旅人:松尾芭蕉俳句300》中的許多俳句,就是精選自芭蕉的紀行文。

2

不愛女人愛男人,師徒戀是種雅癖?

松尾芭蕉旅行時,腳穿草鞋,打扮得像個僧侶:「余身無寸鐵,惟脖掛褡褳,手持十八念珠。似僧若俗,似俗無發。」而且,每次旅行必有男弟子相伴。

他有個最愛的弟子杜國,是個美男子,松尾芭蕉和他一起旅行時,夜則同床,起則同行,如影隨形。

有人曾考證說,松尾芭蕉一生未婚,不愛女人,只愛男人,是一個同性戀。

他與另一位愛徒越智越人旅行時,師徒兩人也是抵足同眠,相濡以沫。越智越人也是一位美男子,時人贊其「美男飲水,顏如秋月」。

松尾芭蕉有一首俳句憶及旅行情景:

旅次夜寒

二人同寢便覺

身頓心安

可以說非常恩愛了。

還有一首寫越人醉酒騎馬,戲謔中帶著深深的親昵感:

馬背上墜落可矣,

雪與沙會接住你——

酒醉醺然的你啊

再有一首寫「男男愛」之趣的詩,你也一起感受下:

你生火,我

給你看好東西——

一個大雪球

在江戶時代,男子之間相戀的現象曾十分盛行,尤其在武士和僧侶階層,「男色之好」的現象處處可見。

從追求風雅的角度來看,「在江戶時代,男同性戀是一種崇高的雅癖」。

3

松尾芭蕉:死也要死在旅行路上

可旅途勞頓,雖有愛徒相伴,卻極為艱苦。他也曾寫過不少俳句,描述旅途艱難,有時候甚至準備曝屍荒野:

荒野曝屍

寸心明,寒風

刺身依然行!

準備曝屍荒野,意謂此行旅途艱險。

1694年,50歲的芭蕉在大阪逝世。臨終前,依然還在旅途中的他,寫下了最後一首俳句:

羈旅病纏

夢迴旋

於枯野

松尾芭蕉自命為「旅人」,一生浪跡四方,最後也死於旅途之中。

欲知我的俳句——

秋風中

在旅途上過幾夜吧

芭蕉的俳句多為在旅途中創作的,也適合在旅途中閱讀。

他曾說,「欲知我的俳句——秋風中,在旅途上過幾夜吧」。

詩句簡短,300多首俳句,1個小時就能讀完,但常讀常新,永遠也讀不厭

旅途、枕邊,無論是去遠方,還是去夢裡,讀一下松尾芭蕉,你會對「詩與遠方」有新的感悟。

4

小林一茶:命運為何對我如此不公?

小林一茶(1763~1827),生於日本長野縣一戶普通農民家庭,是日本江戶時代的一位俳句大師。他與松尾芭蕉、與謝蕪村並列為日本「古典俳句三大家」,也是江戶時代最後一位俳諧大家

小林一茶的一生坎坷困頓。

3歲喪母,8歲父親再婚,繼母很不喜歡一茶。10歲時,繼母生子,之後一茶便飽受虐待。15歲時,唯一疼愛他的祖母去世後,他被趕出家門,獨自一人前往江戶謀生。

小林一茶的代表作之一,是懷念6歲時的一首俳句,表現了他兒時那種孤獨而又天真的境遇:

來和我玩吧

無爹無娘的

小麻雀

來到江戶後,小林一茶在寺院和診所工作。25歲時,他拜師學習俳句,四處旅行,流浪半生,直到52歲才娶妻。

為此,他曾寫一下一首俳句自嘲:

半百當女婿,

以扇

羞遮頭

年過半百的小林一茶回鄉娶妻、生兒育女,期盼苦盡甘來,從此安享天倫之樂,難得的愉悅情緒流露於當時所寫的詩作中:

雪融了

滿山滿谷

都是小孩子

然而,命運弄人,他的妻子、二子一女都相繼先他離世,這種悲痛無助可想而知。

在一歲多的愛女病逝後,他寫下了這首言有盡而悲無窮的俳句:

露珠的世界是

露珠的世界,

然而,然而……

他知道人生就像晨光消散的露珠般,虛空而又短暫,無限悲涼而又無可奈何。

雖然生活困頓、命途多舛,但一茶的詩句中卻少有自怨自艾的悲愁。他豁達、超脫、率真,常以幽默、自嘲來應對人生的一切苦難。

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一茶的俳句特色,那就是充滿生之趣味和滿滿的人情味

一茶喜歡以擬人化的手法,賦予日常平凡之物以靈動的生命力和無限的童趣

他是以萬物為友的人,飛雀、大雁、青蛙、貓、蝴蝶……在他的筆下,都彷彿是有情感的,有語言和有思想的,甚至連人人厭惡的跳蚤、蒼蠅、蚊子,都變得非常可愛。

蟬啊,

你也想念

你媽媽嗎?

朝霞紅通通

使你心喜嗎,

啊蝸牛?

閃電——

蟾蜍一臉

關他屁事的表情

放它去吧,

放它去!跳蚤

也有孩子

一隻蒼蠅、兩隻蒼蠅……

我睡覺的榻榻米變成了

觀光勝地!

別打那蒼蠅,

它擰手扭腳

向你乞饒呢

5

愛櫻花、愛動物,貓奴都是多情人

對日本人來說,春天最美的是櫻花。

游春賞櫻,猶如過節,男男女女在櫻花樹下走過,仰頭欣賞櫻花之美,是近乎於一種宗教式的信仰行為。

小林一茶也愛春天的櫻花,他寫過不少關於櫻花的俳句,足見他對櫻花、對美、對生命的熱愛:

這亂鬨哄的人世的

良藥——

遲開的櫻花

在盛開的

櫻花樹下,沒有人

是異鄉客

小林一茶還寫過上百首「貓之戀」的詩,在他的筆下,貓是神秘的,也是可愛的,會談戀愛,會偷情,和人一模一樣。

他是不是貓奴,已經難以考證。但他總能通過貓的一些難以察覺的行為,窺探到貓的戀愛:

沾了一身的油菜花

回來——

啊,貓的戀愛

暗中來,

暗中去——

貓的情事

流浪貓

把佛陀的膝頭

當枕頭

睡醒後

打個打哈欠——

貓又去談戀愛了

一粒米飯

粘黏於鼻頭——

貓戀愛了

儘管一生悲涼,小林一茶卻以多情之眼、溫情之心看待世界,他看到了人世的愁苦,也看到了自然之美和生之愉悅。

他的詩,笑中帶淚,底色是悲哀的,但呈現的,卻是一個溫柔多情的世界。

6

熟讀俳句300首,人人會寫三行詩

詩歌,是一種觀察世界的方式

換一個角度去理解、看待眼前及經歷的一切,或許就能透過悲愁、困頓的表面,看到身處世界的可愛之處。

周作人在1920年代就曾寫文介紹俳句,他認為這種書寫剎那印象的小詩頗適合現代人的需求

俳句意象、語言凝練,寥寥數語,就已然是一幅引人遐想的畫面。

小通薦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通 的精彩文章:

佛塔八千,京都奧嵯峨野「化野念佛寺」
因外國遊客「爆買」而走紅的道頓堀,能否順利找到新的發展方向?

TAG:日本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