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古代城門都是木門,為何攻城時不用火燒門?

古代城門都是木門,為何攻城時不用火燒門?

古代建築中用的最多的都是木材,城門也不例外。木頭最怕火燒,那麼為什麼古人打仗時寧可用各種方法去撞城門,也不用火攻呢?

對於城門,在古代是非常重視的,做城門的木頭旺旺都是到深山裡採伐的那些前年巨木,而且木頭還要是堅硬,一般用的是棗木,榆木這樣的木頭,奢侈的用鐵樺木等作為原料。這樣的木頭防火能力很強,一時半會你是燒不著的。而且城門都是相當厚的,即使燒著了,要燒穿也需要很長的時間。

城門做好後,還要經過防火處理這道程序,經過了防火處理後的城門,還要報上鐵皮,釘上粗大的銅釘,經過這樣處理後的城門,你就是在城門洞里鋪滿柴草一時半會也燒不著,而且往城門洞里搬運燃火之物也會造成進攻方很大的損失,所以一般不燒城門。

古代的城門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門都是往裡推才能開的,跟現在我們每個家庭里用到的防盜門是反方向的。這樣的開門方式也是為了更好的防禦外敵入侵的。試想一下如果門是往外推的,所有的防禦就會處於被暴露的被動狀態。

當然在歷史也有許多火燒城門的例子。公元1461年,司禮監掌印太監曹吉祥聯合忠國公石亨在京師謀反,企圖謀害明英宗朱祁鎮。由於謀反之事意外泄露,曹石二人只得在夜間倉皇中起事。在攻打東安門的時候,石亨就縱火燒門,企圖毀門而入。但讓石亨崩潰的是,東安門的守軍非但沒有滅火,反而給大火添柴,導致火勢越來越大,成功地阻擋了叛軍的進入。

不過這種情況是萬不得已才出現的,通常情況下,城門是燒不著的,即便是燒著了,城內也會即使拿石塊、磚頭、土堆給堵上,有事甚至用鐵水將城門給焊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塗說育兒 的精彩文章:

你可吃過蜂蜜泡大蒜,原來真的低估了它的功效!
相士預言曹丕能活80歲,而他在40歲臨死時為何說其預測得准?

TAG:小塗說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