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錢穆當師範教師時,朋友勸他入黨,他的睿智回答令人佩服

錢穆當師範教師時,朋友勸他入黨,他的睿智回答令人佩服

文/高飛

錢穆是近代史上著名的歷史學家、思想家,他的名著《國史大綱》奠定了他史學大家的地位。1949年,錢穆去往香港,在那裡創辦了新亞書院,後來發展成為香港中文大學。1967年,錢穆又遷居台北,受聘於中國文化學院,擔任史學教授。蔣介石對他尊敬有加,專門為他修了一棟別墅,取名"素書樓",讓他安心研究學問。

雖然蔣介石對他很尊敬,但是錢穆卻一輩子都沒有加入國民黨。錢穆本來可以加入國民黨,而且也有人願意介紹他,但是卻被他拒絕了。他晚年在自己的回憶錄《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一書中記述了這件事,至今讀來,仍讓人回味悠長。

錢穆年輕時曾在無錫江蘇省立第三師範學校當老師,有一天,他的一位姓趙的朋友來找他。這位趙君對政黨政治頗為熱心。他帶來一本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讓錢穆看。他說,他已經接受了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並且加入了國民黨。如果錢穆也接受三民主義,那麼他願意介紹他入黨。

過了一個星期,趙君再次來找錢穆,問他是否讀完《三民主義》。錢穆回答說讀完了。問感受,錢穆說他對孫中山的思想深為"震動佩服",超出"現代人一切著作之上"。

趙君見錢穆接受了三民主義,大感興奮,說:"既如此,那就快入黨吧!"

不料錢穆卻一口拒絕了。錢穆回答說:這事我已經認真想過,如果將來學問有長進,一定會對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大力闡揚,但是不願加入國民黨。

為什麼呢?

錢穆說:"苟入黨,則成為一黨人,尊黨魁,述黨義,國人認余為一黨服務,效力有限。余不入黨,則為中國人尊一中國當代大賢,弘揚中國民族精神,一公一私,感動自別。"

趙君又勸,錢穆則堅決拒絕:"余意已決,幸勿再勸。"

"趙君悵然別去。"

總結錢穆的這段話,不入國民黨的理由有二:一是不想一輩子"尊黨魁,述黨義",成為國民黨的奴才和喉舌;二是既結黨,總有一黨之私在焉,為國民黨服務,為先生所不取。

錢穆是歷史學家,對歷史上的政黨紛爭自然了如指掌,後來的歷史證明,他不入國民黨真是賢明之舉!而今天讀他不入黨的理由,對他的睿智深為佩服。

錢穆一生著作宏富,除了錢穆提到了《國史大綱》之外,著名的還有《先秦諸子系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國文化史導論》、《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等,他1990年在台北逝世,享年95歲。而勸他入黨的趙君命運如何呢?錢穆在文章中寫道:"後聞其常在上海街頭公開演講,以積勞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控 的精彩文章:

十九世紀40年代上海百姓的安穩生活,金圓券還沒成廢紙
張鈁的傳奇經歷,從晚清到民國,風雨漫漫四十年

TAG:文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