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世人驚嘆的「南極速度」:首個南極科考站為什麼取名「長城站」?

世人驚嘆的「南極速度」:首個南極科考站為什麼取名「長城站」?

文|黃金生

世人驚嘆的「南極速度」:首個南極科考站為什麼取名「長城站」?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圖為1980 年1 月12 日,董兆乾(左一)、張青松(左三)從紐西蘭南島基督城飛往南極麥克

1984年11月20日上午10點整,黃浦江畔汽笛長鳴。首支中國南極考察隊啟航。這支隊伍共計592人(一人中途下船),分乘「向陽紅10」遠洋科學調查船和J121號打撈救生船兩艘船。其中J121號乘坐的是308名海軍官兵,負責在陌生航線上保駕護航;向陽紅10號則乘坐的是155名船員和128名考察隊員。考察隊編隊總指揮兼臨時黨委書記由國家海洋局副局長陳德鴻擔任;副總指揮由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局長董萬銀和海軍旅順基地參謀長趙國臣擔任。南極洲考察隊隊長由南極辦主任郭琨擔任,南大洋考察隊隊長由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副所長金慶明擔任。

因為是首次南極考察,沒有任何經驗,出發時許多隊員都簽下了「生死狀」。搭乘的「向陽紅10號」船上甚至備有一些大的塑料袋,準備隊員萬一犧牲了就往袋裡裝,然後放在船底冷庫冰凍起來。

進軍南極的一個多月間,隊員們需要穿越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南寒帶四個氣候帶,如同穿行於四個季節。短時間內氣候、時差的變化,使人的生物節奏紊亂。當時有位記者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諧音,描述暈船的痛苦,叫作:一蹶不振,二目無神,三餐不進,四肢無力,五臟翻騰,六神無主,七上八下,久(九)卧不起,十分難受。

世人驚嘆的「南極速度」:首個南極科考站為什麼取名「長城站」?

1984 年12 月30 日下午3 時,中國南極洲考察隊隊長郭琨高舉五星紅旗,率領全體隊員登上南極洲

後來,考察隊員們粗略地統計了一下,一路上的36天里,有20天是暴風雨天氣。再後來,船抵達目的地的時候,考察隊員們一量自己的體重,都減少4至6.5公斤。12月12日,考察船隊駛入西風帶。西風帶,又稱暴風圈。七八級的大風是家常便飯,狂風掀起10多米海浪,船就像是騎著浪頭在走。有一次,大家正在餐廳里吃飯,艙外一個巨浪從船頭打到船尾,霎時間,餐桌上的飯菜嘩啦一聲全都「蹦」到了地上。攝影師邵振堂回憶:「我們睡覺都是用綁帶綁上的,浪來了,我們的橘子、水果,一箱一箱,一個浪來剎那就不見了,都飛出去了,人要不捆住的話,人也飛出去了。」暈船嚴重影響了隊員們的食慾,很多人吃幾口飯便開始嘔吐。據郭琨統計,嘔吐是60%以上的隊員都有過的經歷。有隊員忍不住去找郭琨:「隊長,太難受了,我想跳海了。」為此,郭琨特別號召「共產黨員要帶頭到餐廳吃飯」。

1984年12月26日,「向陽紅10號」考察船緩緩駛入南極洲喬治王島的麥克斯韋爾灣,南極陸地一點點靠近了。考察船的到來驚擾了岸上嬉戲的企鵝們。正當隊員們興奮歡呼,極目遠眺的時候,在中國考察隊預定修建長城站的地方出現了一幕讓所有人心裡一涼的景象:在我們要登陸那個海灘,豎起了一面國旗。烏拉圭建了幾棟小房子。南極大陸無國界,國際慣例實行的是實際存在原則,即誰先佔據,誰就在這片區域擁有了優先權。中國人的首次南極之行還未踏上陸地就遭遇挫折。

一切只得從頭開始。測繪專家鄂棟臣等人尋找了多天,在費爾德斯半島頭上看到有一片海灘,登陸一看,地基很穩定。於是,考察隊將這塊海灘確定為中國長城站的站址,鄂棟臣在手畫的一張草圖上寫下中國人在南極命名的第一個地方:長城海灣。啟航前,經中國南極考察委員會的集體討論,首個南極科考站已經命名:長城站——取「萬里長城向南極延伸」之意。

世人驚嘆的「南極速度」:首個南極科考站為什麼取名「長城站」?

1985 年2 月20 日,當地時間10 時整(北京時間22 時),我國第一座南極科考站——長城

首次南極科考隊用頑強的意志、堅忍的毅力和辛勤的汗水,提前完成了長城站主體工程,創造了讓世人驚嘆的「南極速度」。在接下來的30多年裡,中山站1989年在東南極順利落成,成為觀測研究南極冰蓋、冰架、高空大氣物理、南極大陸地質、南大洋的理想之地;崑崙站2009年落成,它地處南極冰蓋最高點冰穹A地區,匯聚了冰芯科學、天文學、冰下地質地球物理、大氣科學等學科的前沿領域;泰山站2014年落成,是中山站和崑崙站之間重要的中轉站點;羅斯海新站,位於東西南極的交界處,正在積極推進建站前期準備工作,未來將是研究南極岩石圈、冰凍圈的絕佳位置??依託科考站,我國南極考察獲得綜合保障支撐,考察活動範圍和領域持續拓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舌尖上無硝煙的「戰爭」:誰才是最愛研究戰場上吃什麼的國家?
屈原的自殺成就了中國人的士氣,不僅是文學大家,更是精神巨人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