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虛構的「古希臘哲學」是怎麼煉成的?畢達哥拉斯是個關鍵人物

虛構的「古希臘哲學」是怎麼煉成的?畢達哥拉斯是個關鍵人物

——近代早期虛構的畢達哥拉斯是個關鍵

諸玄識 董並生

(一)尋找「希臘哲學」及其關鍵人物的生成機樞

(甲)從畢達哥拉斯切入

貝赫魯茲·拉菲伊說:「畢達哥拉斯在蘇萊曼(Sulayman)的信使的陪同下,赴埃及學習神性科學;然後,他把三門科學(幾何學、物理學和宗教學)傳入希臘。蘇格拉底和柏拉圖一起從畢達哥拉斯那兒獲得智慧。」先不論這段話可不可信,我們從中可引發一個問題,即畢達哥拉斯這個人物對於希臘哲學的形成,是不是關鍵?〔古埃及(神性科學)畢達哥拉斯蘇格拉底和柏拉圖〕?

我們通過一張放大的圖景,來看畢達哥拉斯在古代「西方學術」中的地位。英國作家馬修斯夫婦寫道:

偉大的文藝復興哲士和術士費奇諾為它的主人(美第奇)編製了一個脈絡,他把畢達哥拉斯和柏拉圖置於其中。這個脈絡的首位是瑣羅亞斯德,他是智士(Magi)之魁;第二位是赫爾墨斯·特里斯墨吉斯忒斯,即埃及祭司的頭領;俄耳甫斯繼承了赫爾墨斯;……畢達哥拉斯被帶入這個神學領域;……畢達哥拉斯又把柏拉圖帶入。柏拉圖在其信中總結了上述智慧的脈絡。雖然這是事後寫的,但也沒有理由質疑這個脈絡,因為它清楚地顯示了西方術士的傳承和統緒。

扼要地說,美第奇家族的御用文人費奇諾(Marsilio Ficino, 1433—1499年),在其構建柏拉圖哲學體系的時候,首先設定了一個智慧譜系,那就是:瑣羅亞斯德赫爾墨斯俄耳甫斯阿波羅尼烏斯(Appollonius)畢達哥拉斯柏拉圖……。

從上面的話可見,在泛西方的「古代思想」中,畢達哥拉斯確實是個關鍵,「他」連接神話與哲學、東方與希臘。

兩位劍橋大學教授沃倫和謝菲爾德的書中。這樣說:

新畢達哥拉斯學派的一個有效的假設是,宣稱畢達哥拉斯這個「半神聖人」,是希臘哲學和科學中的有價值的東西的總源。這個假設導致了……在畢達哥拉斯名下的偽造……。最終,畢達哥拉斯不僅成為希臘人的智力成就的終極創始人,而且由他來充分闡述在哲學、數學和科學中的一切價值。

應該說,畢達哥拉斯這個「歷史人物」是近代早期西方渴望征服自然的產物,至於賦予「他」以科學精神與宗師,那是19世紀的事。

(乙)發現偽哲學的樞紐

現在的「希臘哲學」是畢達哥拉斯版本。亦即,通行於今的「希臘哲學」是由被稱作「畢達哥拉斯主義」的一幫人編篡、編造的。紐約州立大學教授泰耶拉著《重寫古希臘哲學史》,其要旨是:

我們能可靠地了解有關歷史上的柏拉圖和蘇格拉底的情況,它顯示通行的資料來源已被畢達哥拉斯主義、柏拉圖主義和新柏拉圖主義所篡改。……實際上是被畢達哥拉斯主義團伙給綁架了。……柏拉圖的對話被讀、被理解,猶如這是在闡述畢達哥拉斯的教義。……「沒有哪一個哲學學派這麼多地偽造文件和歪曲事實。」

美國出版協會主任對泰耶拉這本書的評語稱:

「古代」哲學流派是如此諷刺和混亂,這項研究對於所有關注它的人都是很有興趣的。該書探討了畢達哥拉斯、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話語,以及它們是如何被「編注者」和他們的創造意圖所綁架;編注者們是如此的維護「新正統」,以致沒有一個原始的思想家能夠認識他自己。

這就是說,通行於今的希臘哲學並不是柏拉圖、蘇格拉底和亞里士多德等「歷史人物」的原創,而是後來的畢達哥拉斯主義的「越俎代庖、越次超倫」?我們不妨這樣說,這個以「畢達哥拉斯」命名的學派是個樞紐,其餘的「希臘哲學」都是借「畢達哥拉斯」這個名編造出來,然後再逐漸蔓延開來,在眾多「哲學家」之下形成一個龐大體現。

《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論畢達哥拉斯和畢達哥拉斯學派,這樣寫道:

在一些學術圈子裡,畢達哥拉斯被奉為先師哲學家;而希臘哲學傳統里的一切真實的東西,則都是由他派生的。……在畢達哥拉斯名下被偽造的大量書籍,被稱為是畢達哥拉斯的原文,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皆由此而來。例如,一篇在洛克里的蒂邁歐(Timaeus of Locri. 畢達哥拉斯主義者)名下被偽造的論文,應該是柏拉圖《蒂邁歐篇》的模型;同樣,一篇在阿爾庫塔斯(Archytas, 畢達哥拉斯主義者)名下被偽造的論文,應該是亞里士多德《範疇篇》的模型。在其後論及的柏拉圖的形而上學的時候,畢達哥拉斯(身影)廣泛地顯示先見之明;特別是其中,一元和無限的二元作為「第一原則」。

新畢達哥拉斯主義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思想學派,但它是一種綿延數百年的傾向。

雖然似乎沒有歷史理由想像,畢達哥拉斯作為整個希臘哲學傳統的中心和起源人物;但通常認為,畢達哥拉斯形成自己的哲學是因為他受到了「神性啟示」,它是近東的,諸如波斯智者(Magi)、希伯來摩西和埃及祭司。……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思想應被視為來自畢達哥拉斯。在晚些時候,許多偽文獻被編造出來,旨在為畢達哥拉斯提供「原創資料」,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著作)也吸收它。

再者,新畢達哥拉斯傳統的某些方面還強調,畢達哥拉斯是形而上學大師;據說,後來柏拉圖的形而上學原則由此而來……。新畢達哥拉斯主義還尊奉畢達哥拉斯為……「四藝」(quadrivium)的創立者(四藝即:算術、幾何、天文和音樂)。還有就是,畢達哥拉斯被描繪成魔術師、宗教學者和聖人,給我們的生活樹立了典範。

以上引文不僅確認了畢達哥拉斯及其學派是希臘哲學的樞紐或源泉,即如上所述說,通行於今的「希臘哲學」就是畢達哥拉斯的哲學;而且它還為我們探索包括「畢達哥拉斯」在內的希臘哲學的真正源頭,提供了五條線索:

A.希臘哲學是通過畢達哥拉斯產生於東西方交流的;

B.畢達哥拉斯與東方神秘主義有關;

C.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思想大體上是偽畢達哥拉斯的;

D.從畢達哥拉斯到柏拉圖的「一元、二元」來自何方?

E.畢達哥拉斯的數學和「四藝」來自何方?

(丙)畢達哥拉斯與中國傳統的「道」

希臘哲學是由「道」變異出來的「次生哲學」。

神話與哲學是兩碼事,毫無因果關係。按照法國漢學家雷慕莎,中國的形而上學才是純正的,而剔除神話的希臘哲學部則與此相似:

老子的形而上學具有許多顯著的特點……。事實上,我們怎樣能夠提供一個高度抽象的思想,它是不可分割的微妙。東方的想像在其中漫遊和出沒。有充分理由說,中國哲學家關於宇宙起源和構成的看法,不帶任何神話荒誕和魔性荒謬;他們在崇高的遐思中,顯出高貴和高深的心靈……。中國哲學家引人注目和無可爭議地提出了如此學說,它酷似後來畢達哥拉斯和柏拉圖學派所宣稱的。

雷慕莎還說,「道」就是「邏各斯」,也是基督教的「神」,它表達了最高的存在、理性和聖言。老子「這個我們的時代(耶穌紀元)之前第6世紀的中國哲學家,所表述的觀點,通常被歸於從畢達哥拉斯,到柏拉圖及其門徒」。

19世紀中葉,威廉·葛林主編的《科學史報告》寫道:

老子(道德經)是形而上學——創造性的邏各斯;……說的是神聖理性,即柏拉圖的邏各斯,基督教的「言」(即「太初有言」,「太初有道」)……。老子和他的門徒是怎樣稱這個「神聖理性」——它處於創世紀之前,是創世的緣由,他們把這個神聖理性稱之為「道」。……當有知識的人在《道德經》里發現畢達哥拉斯和柏拉圖的思想的時候,那是多麼吃驚呀!

另一位19世紀初的學者想像:「毋庸置疑,老子與畢達哥拉斯同源。像我們所知道的,畢達哥拉斯曾到埃及和遙遠的東方尋求知識。」也有學者說:「畢達哥拉斯曾到印度,甚至可能遠至中國。」

英國哲學家馬丁·科恩傾向於中西哲學的同一性,並且指出在哲學史上,古希臘之不可靠和今西方之不公正。他寫道:

最早的《道德經》手稿可追溯至公元前2世紀,鑒於這是在老子死後的幾百年;一些西方專家便質疑《道德經》的真實存在,卻沒有人懷疑蘇格拉底是否真有其人,儘管這個「歷史人物」沒有留下任何文獻記錄。……然而,無論是誰寫的《道德經》,該書則明明白白地成為了一個偉大的思想庫……。

按照《道德經》,萬事萬物都包含矛盾,恆為流變狀態,總是從陰到陽……。如此思想也出現在古希臘的赫拉克利特的哲學中,並且影響了柏拉圖……。

再者,包括哲學評述的《易經》被寫於大約五千年前,這大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書。那時的「古希臘人」在做什麼?考古學家表明,北歐才出現原始農業,使用嵌塞石子的木鋸;儘管大多數相關的教科書告訴我們,「最早的哲學家出現在古希臘」,真的嗎?

……像《易經》和《道德經》這樣的文獻包含了許多西方哲學的核心思想。雖然還不能說清楚誰產生誰,但從價值上看,中國人寫的是更深奧微妙。現代歐洲人掩蓋其知識的東方源泉,一如他們把科技創新和發明的歷史篡改為是西方起主導作用。通常,你很難得到如此真實的印記,即東方人——特別是中國人——是天文學、醫學、印刷術和數學等科技發展的開創者;同樣,你也得不到古代中國能夠產生哲學名著的真實印記。

就像美國鮑登學院教授比伊特·陶茨所說:「介紹中國因素在西方所起的實際作用,這就意味著把其哲學權威置於危險的地位。」

(丁)形上之道的一元發散

哥倫比亞大學宗教歷史學家詹妮·羅斯指出:「伯里耶(Beurrier)說,古代近東哲學與中國的宗教思想是一致的。……事實上,直到18世紀,瑣羅亞斯德、赫爾墨斯和以諾(Enoch)被確定為伏羲——中國古代神秘人物和《易經》的原創作者。……卜列東(Plethon)指出:『柏拉圖哲學不是起源於他自己,它是通過畢達哥拉斯主義派生於瑣羅亞斯德。』」

法國數學家、赴華耶穌會士白晉說:

「我帶來特別的知識,諸如希伯來摩西—猶太秘密哲學和柏拉圖—畢達哥拉斯哲學,那就是中國早期象形文字(表意文字)所蘊含的智慧中的真元素。」「伏羲這個人物被變成多個智者的名字,諸如埃及和希臘的赫爾墨斯、希伯來的以諾和波斯的瑣羅亞斯德。」

美國教育家奧薩·馬漢指出:

「畢達哥拉斯的具體教義,以及他所使用的術語,證明其哲學是東方起源」。這些屬於像一元論(Monad)與二元論(Dyad) ,以及輪迴說,……都是東方學術。他也不是第一個使用數的術語,來表示萬物的原則和實質的(即「萬物皆數」);中國哲學家老子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兩位德國哲學家提出「西方哲學有非西方的根嗎?」答案是。

一些19世紀的哲學史家相信,西方哲學有著非西方——特別是東方——的根。奧古斯特·格拉迪施(August Gladisch)獨出新裁地產生一個更加宏大的「西方哲學起源於東方」的版本,其中證明了「畢達哥拉斯哲學來自中國」:

奧馬哈大學教授麥卡弗里試圖在《易經》象徵主義與古代埃及、印度和中東的智慧之間,建立聯繫。白晉說:《易經》是「所有古代高人的神聖智慧的基礎」。

俄羅斯高等經濟研究大學斯教授維特利科娃也說:

奧古斯特·格拉迪施是著名漢學家雷慕莎的學生,他發展了老師所觀察到的中國哲學與畢達哥拉斯主義及柏拉圖主義的相似性;……他追溯其理論體系至古代中國,認為是相同的道德、數理和音樂哲學……。

在安德烈·別雷(Andrei Bely)的一部小說中,其主人翁塔耶夫教授……倡導畢達哥拉斯主義;而對於彼得堡來說,出現的格拉迪施的研究書目,與安德烈·別雷的興起是一致的,即西方思想的東方起源(Eastern origins of Western thought)。

綜合歐美學者所論「東學西漸、中學西被」的變遷譜系是:

伏羲及《易經》〔文獻/聖智〕…瑣羅亞斯德、赫爾墨斯〔傳說/神智〕…俄耳甫斯、畢達哥拉斯〔傳說/半神〕…柏拉圖、其他希臘哲學家〔人智/手稿?〕

除了前面的中國源之外,這個傳播路線是由義大利人文主義者費奇諾(Marsilio Ficino, 1433—1499年)設定的。

(二) 盜用中國知識的「古代西學」

阿拉伯學者蘇萊曼說:

「……現在有許多著述說教我們,他們(希臘人)是很古老的。那些被阿拉伯和波斯翻譯的文獻,被歸屬為從赫爾墨斯、畢達哥拉斯、亞里士多德,到別的古代人物。但實際上,並沒有我們阿拉伯作者這樣做(也沒有認真評論過這件事),那是中國人做的。」

(甲)質疑古希臘原子論

英國物理學家羅傑·安德頓撰文《原子論的畢達哥拉斯傳統》,其中寫道:

「雖然存在別的原子論的傳統,但也應該追溯深遠的西方傳統。……畢達哥拉斯啟動了古代智慧,當然這是一個秘密傳統。……原子論屬於高古思想,溯源於從德謨克利特到畢達哥拉斯,再到摩斯科斯(Moschus, 腓尼基人),從古希臘到迦勒底,再到希伯來……蘇美爾和古埃及。」〔溯源「原子論」:德謨克利特畢達哥拉斯腓尼基人迦勒底(巴比倫)希伯來古埃及蘇美爾〕?

如果套用西方的概念(原子論)來尋找中國的相關思想,則為物質無限可分或相反。

第一,主張無限可分,如公孫龍曰:「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莊子·齊物篇》曰:「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近為小;若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

第二,否定無限可分,如《中庸》說道:「語小,天下莫能破焉。」惠施曰:「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大一無外,小一無內〕。

第三,接近原子論的詞語,如「小一」、「無內」、「端」(無厚)、「毫」,「鄰虛」(隱微)。

中國的相關思想是萬維全息、一氣貫通、有機整體,這是真正的智慧;而原子論乃主客兩分、機械僵化,則是思維退化(就像下文所言,抄襲中國的希臘音樂卻發生了退化)。英國東方學家愛德華·巴爾弗(Edward Balfour, 1813—1889年)說:「如果說,孔子與畢達哥拉斯、泰勒斯、蘇格拉底、梭倫、佛陀和希羅多德,差不多是同一個時代;那麼,中國哲學家所灌輸的原理遠超過古希臘聖人所傳授的。」

法國漢學家謝和耐說,中國的有機哲學在某些方面是與萊布尼茨的單子論相通的,而超越和揚棄了「原子論」:

中國的啟迪……極有可能推動現代科學思想的形成。……中國思想的另一個基本特色是普遍自發秩序的概念,凌駕於直接機械行動概念之上。萊布尼茨熱心研讀來自中國的耶穌會士的報告,並與閔明我神甫通信。他把世界視為由無數小機體構成的大機體,並以此思想代替那將世界看作是一部機器的思想。這種「單子論」的終極觀念,遠離西方原先的傳統,就其單子的等級與預定和諧,令人不禁想起新儒家關於「理」(普遍秩序的內在因素)……;「理」表現為宇宙萬物的所有層次上,使得在大統一中,每個人都擁有自己一部分「理」,沒有既定方向、也無需機械推動,便自然而然參與宇宙的秩序。神學唯心論與原子唯物論之間的尖銳對立,一直支配著整個西方思想。萊布尼茨得以成功地解決這一對立,其憑藉的觀念恰與華夏世界普遍接受的觀念相通。西方世界必須放棄追求事物之外的現實,捨棄在其思想文化傳統中根深蒂固的觀念,即認為自然與生物由一副機械,及其操縱者即由軀體與靈魂構成;西方還必須接納中國人的觀念,即認定事物本身已包含全部現實及其微妙奧秘;只有這樣,科學思想才能發展起來。

(乙)數學與偽畢達哥拉斯定律

按照現在常識,畢達哥拉斯是西方的數學鼻祖,證明出「畢達哥拉斯定理」。但好笑的是,畢達哥拉斯這個人根本不存在(下文詳述),而且許多西方學者共識:「畢達哥拉斯定理不是起源於畢達哥拉斯。那麼,畢達哥拉斯定理從何而來?

「畢達哥拉斯定理」與勾股定理一模一樣,又是古希臘在先?要麼是中國的來自「古希臘」,要麼是後來的西方人根據中國資料偽造的。日本數學史家三上義夫指出:畢達哥拉斯定律源自古代中國。

弗蘭克·斯韋茨等教授在其所著《畢達哥拉斯是中國人嗎?——中國古代三角理論的考察》中,用諷刺的口吻寫道:

通常所言,畢達哥拉斯作為在數學上享有盛名的歷史人物,於公元前6世紀出生在薩默斯島(Samos)。他是希臘人,不是中國人。然而,還存在著另一個同樣著名的「畢達哥拉斯」,他證明出「平面上的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的長度的平方和等於斜邊長的平方」;幾百年來,這個定理的光環被加在(古希臘)薩默斯島的畢達哥拉斯的頭上,他真的是第一個顯示這個定理的普遍有效性的嗎?……如果用古代中國的數學文獻來檢查畢達哥拉斯定律,那麼,他似乎應該是「中國人」。

此需說明,在近代以前,即在人們有可能「利用『全球性生態』作為其平衡條件與犧牲代價」之前,數學和幾何作為「剖析自然、天人對立」的知識,不能單獨存在,不能成為「顯學」(除非是虛構歷史);它們一定是與「道的智慧」(整體和諧、動態平衡)在一起,「由道而生、因道而行」。那就是為什麼從中國古代數學家到萊布尼茨和白晉(法國數學家)都認為,數學的源頭在《易經》。美國新罕布希爾大學哲學家瓦爾·達塞克在其所著《物理學整體觀的啟示》中說:白晉和萊布尼茨提出「在《易經》的爻卦中發現了全部數學的基礎。……《易經》包含……所有的數學和自然的知識,它們可以從(爻卦)的數學原則合理地產生出來的。」

(丙)西方音樂的中國源

哪個音樂源頭可信:是神和半神所創造的,還是真實文獻所記載的事迹?

艾倫·珀西瓦爾在其所著《音樂史》中寫道:

「來自希臘和中國的神秘傳奇都提供了音樂的神聖起源,把樂器與天地的和諧聯繫在一起。根據《荷馬史詩》,希臘神阿波羅和俄耳甫斯第一次呼吸著音樂,俄耳甫斯是用樹做的琴伴奏的。另一方面,中國聖人,孔子反覆說到,最早的帝王的臣子被派到西邊的山上去砍伐竹子,做成管弦,它帶來了魔幻般的音樂。」

美國最老的學刊《西汪泥評論》寫道:

「我們認為,希臘人和羅馬人那裡都不存在原創音樂。他們的音樂和後來出現的詩歌,都是從具有更高藝術的希臘鄰居那兒進口的。不存在一首關於希臘歌曲的真實記錄。由於希臘人不具有相關符號系統,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發現他們有音樂。」

白晉說:「《易經》包含中國和希臘的音樂。」

關於音樂的這段「歷史淵源」,李約瑟寫道:

在歐洲語言中,最早介紹中國音樂理論的,是耶穌會士錢德明(Jean Joseph Amiot)於1776年在北京所寫文字,在1780年被發表於巴黎。錢德明接受傳統的中國歷史日期,由此,他相信音樂在中國溯源至公元前2698年。按照這個計算,在音樂概念上,中國早於酷似它的畢達哥拉斯,是在他出生之前的十一個世紀。

錢德明感慨:畢達哥拉斯宣稱發明了音階〔引者按:常識雲「畢達哥拉斯音階(the pythagorean scale)」〕,無非就是一種「盜竊行為」。他沒有具體解釋是如何抄襲的,但他推斷,要麼是畢達哥拉斯本人去過中國,要麼是他從某個懂得中國音樂秘密的人那兒得知的。錢德明還說:古希臘的這個版本是一種退化。

再者,漢學家哈蓋爾(Josef Hager, 1757—1819年)考證,畢達哥拉斯的音樂理論(包括七弦琴和七音音階)源於中國。他感嘆道:「太多抄襲中國的!」哈蓋爾還列舉了其他的中國源:

A.寫在畢達哥拉斯名下、又寫進「希臘—羅馬」(歷史)的算盤;

B.畢達哥拉斯的數理觀念;

C.所謂的希臘人帕拉墨得斯發明了國際象棋;

D.「希臘—羅馬」的天文學及黃道和星座;

E普魯塔克書中的中國式廟宇;

F.十進位的羅馬數字(有待進一步考證)。

別的學者還提到:畢達哥拉斯還「從中國獲得了輪迴觀念」;希臘神話亥帕波尼亞(hyperboreans, 住在北方樂土)是中國素材。

(三)希臘及西方哲學是「道」的碎片

(甲)中國哲學之「三生萬物」

畢達哥拉斯及希臘哲學都是偽造的。

卡爾·繆勒和約翰·唐納森說:

「不存在關於畢達哥拉斯的真實記錄,也沒有相關的(手稿)殘片;那些歸屬於畢達哥拉斯的著作,例如《神聖話語》(the Sacred Discourse),都是俄耳普斯教派偽造的。」

《古典哲學百科全書》說:

「他(畢達哥拉斯)被認為是數學和科學的宗師。他設立了四藝。被偽造的文獻——例如《金詩》——都歸屬他。一大堆在早年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名下杜撰的偽書,顯示他們已預知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核心思想……。」

《劍橋早期希臘哲學指南》也說:

「這個學術傳統的成果之一是,在早年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名下杜撰了大量著述,即畢達哥拉斯偽書(Pythagorean pseudepigrapha)……。這些文獻是畢達哥拉斯的『原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應該是從它(畢達哥拉斯原件)推導出他們的核心哲學概念。」

被偽造的畢達哥拉斯幾乎囊括了全部的「古代西方智慧」。哈佛大學博士約斯特·蓋潔寫道:「亞歷山大的猶太教已被『畢達哥拉斯化』,換句話說,摩西的虛構是基於畢達哥拉斯的虛構。」

在此應當指出,所有的泛西方的「先哲」——包括畢達哥拉斯——都是有名無實,不存在真人真事;傳聞變成傳奇,有名就被冠名(在其名下出版、行銷而已)。正如美國人類學家帕特里克·格雷所說:

假名字的作者(pseudonymous authorship)曾廣泛地被使用於「古代」猶太和希臘—羅馬的「著作」。這是司空見慣的事,即把作品置於那些「遠古偉人」的名下,諸如亞當、以諾、閃(Shem)、厄里亞(Elijah)、荷馬、俄耳甫斯、畢達哥拉斯和蘇格拉底。在某些流派中,使用假名字是標準慣例。這在當時並非不當做法,因為沒有欺詐的意圖,各方已約定成俗。

在義大利哲學家維科(Giambattista Vico, 1668—1744年)看來,新柏拉圖主義寫了大批論哲學和宗教的著作,將它們歸屬於赫爾墨斯這個古埃及神秘智慧的創始人,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之牧者」(Poemander);並且宣稱,畢達哥拉斯和柏拉圖從赫爾墨斯那裡獲得知識。維科還說:「畢達哥拉斯的《金詩》也是被偽造的,還有瑣羅亞斯德神諭、 赫爾墨斯《人之牧者》(Poimander, 神性知識)、俄耳甫斯詩歌,統統都是假的。古人沒有收到任何關於畢達哥拉斯的哲學書。」

都是神話加偽造。這從現代正統西方的研究中也能看出。英國古典學家赫伯特(Algernon Herbert, 1792—1855年)寫道:

柏拉圖已經告訴希臘人,埃及有一個神魔叫托特,發明了字母;但並沒有向他們透露,托特就是赫爾墨斯。後來,希臘人從曼涅托(Manetho)那裡知道,兩者是同一個「人」。埃及人用他們的語言寫了神聖的書籍,都歸功於赫爾墨斯。是否這些書真是古代的,是否它們是曼涅托時代或稍早時候被偽造的?……值得質疑。但毫無疑問的是,曼涅托是第一個把埃及信息告訴歐洲人的作者……〔引者按:曼涅托是近代早期神職學者安尼烏斯(Annius of Viterbo)虛構的人物〕。

新柏拉圖主義阿摩尼阿斯·薩卡斯(Ammonius Saccas)依賴的偽造文獻,重建柏拉圖和畢達哥拉斯的教條;它們是赫爾墨斯的哲學書,以及阿斯克勒庇俄斯(Asclepius Aesculapius, 希臘神話中的醫神)的著作。阿摩尼阿斯·薩卡斯所編篡的書,帶著埃及知識和迷信的特點……。《赫爾墨斯對話》是由啟示所構成,它是被神性智者、巨人波曼德(Pamander)為赫爾墨斯所作。

「學術界已經顯示,畢達哥拉斯的著名作品無疑是被偽造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哲學家)阿爾庫塔斯的(紙莎草著述)殘片也是被偽造的。」

既然都是偽造的,我們就應該查清其資料來源,因而順著畢達哥拉斯這個重要線索,順藤摸瓜,拔樹尋根。

圖:原生哲學應該是多維關聯、動態平衡、有機整體。這應該是人類哲學的總的源頭。

(乙)東學西漸的節外生枝

希臘哲學被偽造的時間是近代早期。

「畢達哥拉斯自己沒寫如何東西。」《斯坦福百科全書》寫道:「我們對畢達哥拉斯觀點的了解來自其他人的介紹。」

「畢達哥拉斯真的存在嗎(Did Pythagoras Really Exist)?」英國數學網站Mathsbyagirl 寫道:

畢達哥拉斯大概是數學領域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幾乎所有高中學生都想知道畢達哥拉斯定理的奧秘。但是,這個人物真的不存在。(美國哲學家)西蒙·克里奇利(Simon Critchely)說:

「可悲的是,現在的古典學者幾乎一致認為,畢達哥拉斯從未存在過。很可能是一群南義大利的學者,叫做『畢達哥拉斯學派』,為其信仰發明了一個『創始人』(invented a Founder for their beliefs );他們按照由這信仰所形成的方式,生活與死亡。」

事實上,哪來有關畢達哥拉斯生活的資料?僅有一點寫於公元150—450年間的文字,說畢達哥拉斯已經活了600至1000年。其真實性值得懷疑。畢達哥拉斯學派這一群人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他們是俄耳甫斯式的教宗,痴迷於命理學。確實有許多關於畢達哥拉斯的故事,但其中的大多數是超自然的,並不涉及其實際人生。例如描寫他擁有金股骨,還有宣稱他的阿波羅神的兒子。凡此,使畢達哥拉斯被稱為歷史上的神秘人物。在一些人看來,上述謊言和荒謬意味著,「畢達哥拉斯是被邪教團伙誇張或拼湊出來的虛幻領袖」。

引文中提到發明「畢達哥拉斯」的是南義大利的一群人。格拉迪施稱他們(畢達哥拉斯學派)在思想上是「希臘的中國人(Hellenischen Schinesen)」。那麼,他們處於何時?一般學者都認為是「後古代(late antiquity)」,但我們認為是近代早期。正如瑞士巴塞爾大學語言學家巴利道夫(Robert Baldauf)指出:

「我們的羅馬人和希臘人都是義大利人文主義(Our Romans and Greeks have been Italian humanists)。所有這些名人,諸如荷馬、索福克勒斯、亞里士多德和其他眾多的「古代作家」,都是處於同一個世紀的;他們的家不是在古代的羅馬和希臘,而是在14—15世紀的義大利。」

進一步說明希臘哲學發端於近代偽造。麥基拉漢說:

「許多關於赫拉克利特的傳記軼事都被保留下來,但是實際上它們都是造假。」

1855年牛津大學出版的《保羅:一種思想,並非事實》一書稱:

「『Palaeoromaica』的作者披露了偽造歷史的情況,由此看來,可能《新約》的內容都是偽造的(the New Testament contents were all forgeries)。……18世紀中葉,有人聲稱他從希臘帶來迄今為止最古老的文獻,他自己出版了其中一部分,其餘的被本篤會(Benedictine)和科學院期刊先後發表。……(包括)假的名人書信,諸如阿那克薩哥拉、赫拉克利特,德謨克利特,希波克拉底,第歐根尼和克拉特斯(Crates)……。還有假的文獻署名色諾芬、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和西塞羅等。」

W.斯圖爾特在1886年寫道:

「神職人員的偽造歷史是如此普遍和根深蒂固,以致博學的讓·哈爾端(18世紀初)譴責:不僅全部的基督教神父的著作和幾乎所有的拉丁文和希臘文古典都是他們於14—16世紀之間偽造的。」

(四)從文字學看「希臘哲學」是現代偽造

義大利學者翁貝托·艾柯說:「發現中國表意文字對於歐洲尋找普遍性的哲學語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這句話可知,在17世紀晚期之前的歐洲,不存在書寫哲學的語言文字。哪來「希臘哲學」?

我們可以透過文字學這扇窗一目了然:

A.西方不可能原創哲學;

B.近代以前的西方不存在哲學;

C.大體而言,「希臘哲學」和西方哲學都是在近現代源自中國。

詳述(五點)如下:

第一、西方的表音文字不可能自體生成,因為人的口音在時空中是永恆變異的,無法達成一致共通。那麼,西方文字究竟怎樣形成的呢?依靠印刷術與紙來規定、規範其符號(字母)、並在變動中確保它們的一致性,這是表音文字得以成立的第一步(開始於15世紀左右)。而第二步則是,依靠表意文字(漢字)來彌補表音文字在這方面的先天缺陷,從而充實含義和進行定義(17世紀晚期至18世紀中葉完成)。所以說,西方在近代以前沒有文字和文獻;在17世紀晚期之前,不存在高雅意涵的文學語言和高深意涵的哲學語言(17世紀的歐洲精英在苦苦尋找之)。

第二、西方文字的「表音」特性屬於生理層次(聽覺),這說明在近代以前的千萬年,西方在語言文字上,乃至在整個的社會進化上,恆為原始停滯。《易經》曰: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上者謂之道。漢字是基於前者,臻於後者(形而上:道/哲理),而近代以前的西方則是止步不前(形而下:器/器官);所以說,西方不可能原創文字和哲學。確切的講,西方哲學發端於萊布尼茨,即法國哲學家德里達云:萊布尼茨把漢字表意功能作為西方哲學的基石。雖然在此之前數世紀,在東學西漸的影響下,「希臘哲學」就已被偽造(例如美第奇家族偽造柏拉圖);但由於其語言和道理的粗劣,而且與神本相混雜,所以它必須在新形勢下被改造。

第三、在17世紀晚期,威爾金斯和笛卡爾等人在漢字的影響下,致力於尋找可以通用的「哲學語言」;由此看來,當時並不存在有價值的、可被借鑒的「希臘哲學」。如前所述,西方的字母表音文字的先天缺陷是沒有「表意」,它必須借取漢語含義和借鑒漢語定義,而這項工作則是在18世紀上半期完成的。所以在萊布尼茨通過漢字來創立西方哲學的時候,歐洲文字——特別是德文——尚不勝任於此。羅伯特·帕丁森說:「萊布尼茨認為漢字是理想的哲學體系的原型,它們使思維與對象直接關聯,從而免於像我們(歐洲)語言那樣的含糊不清。」劍橋大學教授彼得·柏克說:

(在歐洲)17世紀是一個嘗試創造通用語言的時代,希望能夠實現免於誤解的普遍交流。……培根、笛卡爾和萊布尼茨等人熱衷於這個項目,首先是努力消除語言文字的歧義,從而能夠更準確地描述自然哲學的新發現。這個理想是構建「哲學語言」,也可以說是「科學語言」。它的模型之一是表意的漢字系統。……培根意識到漢字能夠在多樣性的語音之中進行溝通。他像其追隨者威爾金斯一樣,認為漢字是「真正的字」,……無需口語中介、而且能表達思想。

由此可見,「希臘哲學」是很遲才成形的。

第四、西方的表音文字缺少「表意內涵」,等於沒有含義與定義、概念與理念、思維與思辨、範疇與範式……,它是通過吸收中國文化和漢語內容來彌補之。在17世紀晚期,萊布尼茨等歐洲精英共識:像漢字那樣的表意文字代表「哲學語言」,而字母表音文字則是這方面的障礙(當時,西方的表音文字與漢語表意文字尚未融合)。這就進一步說明,此前由希臘文和拉丁文這兩種宗教性的表音文字所承載的「古希臘」,沒有哲學意義;換句話說,所謂的「希臘哲學」應該是在萊布尼茨以後形成的。在萊布尼茨看來,有關漢字這樣的表意文字的奧秘被發現,使掌握哲學語言變得容易了;用表意文字彌補字母表音文字的先天缺陷,從而讓書寫文字直接對應于思想要素。萊布尼茨說:「如果我們有這樣的哲學語言,至少是哲學文字,它不是字母文字;那麼,使用思維元素和通過定義來寫作,……到處都可以發現定理,而不會有麻煩了。」

第五、漢字是唯一的表意文字,實際上就像培根所說,它是「真正的字」。什麼是「表意」?那就是萬事萬物的普遍性、關聯性和整體性。如何獲得如此「表意」,這在今天看來並非難事,但在古代實在是來之不易,而西方則無緣於此。萬事萬物之普遍性、關聯性和整體性是易經智慧,升華至「形而上」〔道、雅、義(表意、寫意)〕。真正的文字和文明就從《易經》的途徑產生的。如果沒有這樣的智慧和升華,那就是囿於「形而下」(器、俗、聲——表音、拼音);果真如此,那就永遠不會自我產生文字和文明。若無「形而上」(道),豈能擁有哲學,就連相關概念和詞語都不會有的!再由於西方的宗教和世俗都是排他性和對抗萬事萬物的,所以不會有普遍關聯和整體有機的思維,這就不可能原創文字和哲學;西方只不過是在世界聯通的條件下,寄生於中華文明的成就得以畸形膨脹、亢奮一陣子而已。

(五)西方不可能原生文明和原創哲學

作為「智能生物」,人秉賦「反克自然」的無限潛能。它卻是「雙刃劍」,兼具正負兩面——進步或發展,災禍或毀滅。關鍵是如何處理「雙刃劍、負面性」。西方的一切不外乎是人皆有之的「反克自然的無限潛能」,只不過在現代階段使之綻放、獲得極大的「正能量」而已。那麼,現代西方之所以「綻放潛能、收穫正果」,歸因於自身「文化資質」?幸遇「天時地利」?我們認為是後者。

在自然占絕對優勢的往昔,人受制於地理環境,其族群被分散分隔,皆囿於狹小的生態範圍;在此情況下,人們絲毫不能針對自然,來開發「人的潛能」,否則自毀家園、自取滅亡。因而在近代以前,幾乎所有的定居人群都是依靠神的威力禁錮「人」(窒息人為與人智),強制保持「靜態平衡」,那隻能是原始停滯。唯有中國例外:由於其先聖和先民掌握了處理「雙刃劍、負面性」的智慧——「道」(天人和解、和合,動態平衡,整體和諧),使人相對自由(立於天地間),有限開發潛能(發而中節),順天應人、開物成務;這樣,才有可能發祥文明、發展社會(包括技術與知識)。

再從客觀自然方面來看,人類文明和社會發展究竟如何被開啟的呢?

喜馬拉雅山與太平洋之間的地質、地理與氣壓、氣候等因素的作用,形成了最大的海陸水循環圈,這裡是絕無僅有的「自然對人的適度挑戰」:雨熱同期,四季分明,地形、氣候及生物皆多樣,這就給「人為」提供了頗大的餘地;再者,它是「中間地帶」,便於「中庸中和」的文化調節。《周禮·地官》論「地中」:「日南則景短,多暑;日北則景長,多寒;日東則景夕,多風;日西則景朝,多陰。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謂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時之所交也,風雨這所會也,陰陽之所和也。然則百物阜安……。」杜佑《通典》曰:「覆載之內,日月所臨,華夏居土中,生物受氣正。其人性和而才惠,其地產厚而類繁,所以誕生聖賢,繼施法教,隨時拯弊,因物利用。」在這個「適度挑戰」區塊,出現聖人,發明文化,運用「道的智慧」進行三才互動,變易化生、利用厚生,並且確保動態平衡、整體和諧,由此,才有可能啟動、推動文明與發展。相比之下,低緯度地區則挑戰太弱,高緯度地區則挑戰太強;而「亞太水圈」以西則屬於乾燥區,也是挑戰太強。凡此,都不可能發祥文明。泛西方的「古典文明」(希臘、羅馬等)和「古老文明」(埃及、兩河等)不僅是偽造的,而且是複製中國文明及歷史的。

隨著文明打通「全球天下」,它的各種成就很自然地就會在更適宜、更通達的生態與地理環境中綻放,乃至發生「爆炸性效應」。

我們有責任揭示這樣一個道理,即:

今天的世界文明是怎樣來的?它不是來自西方,而是那迤邐終古、巋巍偉博的中華文明「從量變到質變」的結果!是陸海絲路、蒙古征服、鄭和遠航和東學西漸等打通了「全球天下」,於是,由中國所啟動、推動的科技~物質文明轉移到了那連接東、西半球的通衢——西歐,首先突破,接著便以「全球性生態」作為平衡條件與犧牲代價,發生井噴(爆炸性效應)——西方只是憑藉暫時「天時地利」(海洋地緣)匯聚古今世界的成果與財富。然而,這種科技~物質文明的「井噴」至少有三次高潮,它的中心隨著地緣優勢的轉移而發生變替,那就是:西歐(19世紀)北美(20世紀)東亞(21世紀)。誰主沉浮,孰為主軸?實際上是繞地球一周,而返回人類社會固有的文明中心(語出杜威和湯因比)。

圖:原生文明(唯一文明)的原創機制。

西方哲學與希臘哲學以及「科學主義」(科學教)是「二」(主客相對),應該是中國的「元一」的派生與異化。它們皆與真正的社會進步與科技發展基本無關,而屬於近現代、在人對自然「先勝一局」的情況下的狂妄心理,由此所產生的對於「反克自然」的潛能與工具的狂熱崇拜;並且借用「道」(形而上)使之神聖化與理性化,與此同時攝取「漢字密碼」(表意與寫意、含義與定義、概念與理念、思維與思辨、邏輯與邏各斯……),由此形成一個推演系統。〔即德里達說,萊布尼茨把漢字作為建立歐洲哲學的基石〕。進而,西方哲學與希臘哲學以及「科學主義」(科學教)皆屬於「人的反克自然的無限潛能」,而與真正的智慧乃背道而馳;確切的說,它們是「文字遊戲」和「思維陷阱」,不過,實實在在地充當著西方「話語霸權」的宣傳利器。

圖:希臘及西方哲學是產生的歷史背景是:近現代、在人對自然「先勝一局」的情況下的狂妄心理,由此所產生的對於「反克自然」的潛能與工具的狂熱崇拜。

中國因素如何造成原始西方之「破舊立新、塑造古今」?

中國影響西方大約以1650年為界,一分為二:

之前是「東學西漸」——間接影響為主(蒙古征服、阿拉伯化)。中國技術與文化在西方發揮作用,主要是負能量(破壞性):半為海外殖民、滅絕土著,半為歐洲內訌、宗教戰爭。啟蒙運動之前的西方不能創造和承受技術,否則便是自我毀滅;例如達芬奇等抄襲中國技術,幾乎陷義大利於毀滅,分裂混戰數百年。

之後是「中學西被」——直接影響為主(耶穌會士、中歐貿易)。中國技術與文化在西方發揮作用,主要是正能量(建設性):首先是儒學引導啟蒙運動,完成轉型:神的社會人的社會;再是全面引進中華文明,包括:

A.技術與自然哲學:中國發明奠基科學~工業革命,從中國經書中擷取的「自然哲學」,衍生出西方科學、哲學和經濟學。

B.生活與生產方式:「中國風」的園藝、茶藝和工藝,並且引導浪漫主義運動,誕生西方文學(改造或偽造「古典、經典」)。

C.文字與百科知識:按照漢語模式進行語言文學的改革,由此,西方字母表音文字寄生於「漢字表意」,西學是「漢字密碼」的展開。

D.政治與文官制度:統一行政與稅收的現代國家(模仿秦朝與戰國),公平參政的選拔制度(鴉片戰爭後普及歐美)。

E.歷史及歷史學(包括編年與曆法)以及封建制與貴族制(周朝):被用於系統地偽造泛西方的古代與中世紀的歷史。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同思想 的精彩文章:

郭建勛:屈原是虛構的?先推翻司馬遷的《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劉曉峰:為什麼日本、韓國、越南都過端午節?

TAG:大同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