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混在娛樂圈,比顏值還重要的是什麼?

混在娛樂圈,比顏值還重要的是什麼?

最近有個國產劇八線角色火了。

《破冰行動》,男八號蔡永強。

新晉寶藏大叔,微博話題擁有兩千多萬議論度。

混在娛樂圈,比顏值還重要的是什麼?

靠什麼?

一張嘴。

出場不多,幾句台詞,但句句命中要害。

更有人專門收集了蔡氏語錄。

1、不是每個人都看得見真相,但每個人一定能成為真相。

2、謠言和真相是一對雙胞胎, 謠言性子急, 走在前面, 大家發現它是冒充的, 被拍死了, 等真相慢慢出了門, 大家發現原來謠言和真相, 原來一模一樣。

3、這世上有兩種東西不能直視,一個是太陽,另一個是人心。當警察的,時間長了,對人性的認識會更加深刻,更加透徹,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每天都發生,有時候,看不到,真是一種幸福。

4、同事之間的交往,把脾氣拿出來是本能,把脾氣壓下去是本事。

Sir印象最深刻,還是以下一幕:

他接受副局長李維民審訊,步步小心,話里留鉤。

對方要他評價副局長馬雲波和偵查科隊長陳光榮。

追過劇的都知道這倆是狼,蔡當時也知道。

但局勢未明的情況下……

說多了,自身難保;說少了,不夠忠心。

如果是你,你怎麼開口?

看他怎麼答——

評前者:「有能力、有魄力」;說後者:「有資源、有人脈」。

但不忘補一句——

有時候,優點就可能變成缺點

混在娛樂圈,比顏值還重要的是什麼?

真老辣啊。

「就」字是缺口,他對這倆人存疑。

先肯定,斬釘截鐵,但發表對他人看法時不下妄斷,滴水不漏。

一個高度理性和警覺的緝毒警察,活了。

不火才怪。

因為生活中,會說話太重要了。

這同樣反應在我們對明星的態度上。

明星也分高低。

三流明星,靠臉;二流明星,靠業務能力;

哪種明星最受歡迎?

情商高。

有超強的業務能力,超高的江湖地位。

更重要的是,他們高而不端著

他們從不澆滅你的熱情,但也勸你理智;他們從不對你說教,但也為你指路。

你甚至會發自內心感嘆:這種人,不火才怪。

這種人都有一個共同點——

聽他們說話,真是一種享受。

今天,Sir就想聊聊娛樂圈超會說話的三位「人生導師」,讓你感受一下,什麼叫「情商」。

第一位,何炅

娛樂圈老好人。

無黑點,人緣奇好。

上個月生日,微博評論瞬間超過最大顯示數100萬+,點開評論,娛樂圈人氣最高的幾乎都在。

混在娛樂圈,比顏值還重要的是什麼?

如此盛況,沒幾個能做到吧。

何炅有把人拉近的能力。

第一步,化解尷尬。

那些經典救場盤點裡,少不了他的身影。

第九屆金鷹藝術節頒獎晚會上,嘉賓上台頒獎,可他們手上顯示名單的平板電腦突然失靈,二人被晾在台上不知所措。搭檔撒貝南已經在緩和現場氣氛。

這時,何炅快步從側面走上台。

嘴上,一邊說著,「我們除了有最高端的科技之外,我們也有最原始的手段」。

手上,順手將提詞卡一遞。

既解決了流程問題,又沒耽誤晚會時間。

混在娛樂圈,比顏值還重要的是什麼?

第二步,救人於水火。

還有一次,也是跟撒貝南搭檔。

在撒貝南cue節目流程,要兩位體操奧運冠軍上台說相聲時,腦子短路忘記了其中一個人的名字。

「兩位體操奧運冠軍陳一冰……陳一冰啊陳一冰,用一套金牌的動作拿了一塊銀牌,他公平嗎?」

沒人想到撒貝南會犯這樣的失誤。

但見撒貝南一直沒往下說,何炅察覺出了他的不對勁。

感受下這段對話——

何:等下,陳一冰不是電視界的欸。

撒:陳一冰是說相聲的嗎?

何:馮喆是說相聲的。

撒:對!馮喆……再說馮喆……

混在娛樂圈,比顏值還重要的是什麼?

△ 注意何炅最後故意配合喜劇效果的大笑

一個玩笑,化解搭檔的險境。

B站里何炅救場cut播放量驚人,感興趣可自行搜索,包你被他的機智嚇到。

混在娛樂圈,比顏值還重要的是什麼?

除了救場,能讓「會說話」變成圈粉利器,根源在於黃磊對何炅的一句評語——

周到

混在娛樂圈,比顏值還重要的是什麼?

不論是陌生還是熟悉的嘉賓,只要進到他的主持範圍,他都希望對方能舒服、自然。

只要他主持節目會有緊張的新人或素人,何炅總會有辦法讓他們輕鬆起來。

這就是第三步,親和力。

為他人想,並想他人所想。

何炅能敏銳察覺到旁人的緊張,並聰明地消解、轉移。

他周到,會用語言,試圖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嘉賓避免一切傷害,甚至是受到傷害的可能。

《拜託了冰箱》第四季,請來大大咧咧的周冬雨。

節目里,她試圖解釋因為剪輯被網友誤解的往事,說了一通都沒說到重點,但一句話就可能讓當年的風波再起——

後來我就覺得自己沒錯就行了

混在娛樂圈,比顏值還重要的是什麼?

這時,她絲毫沒覺察到這話可能會被有心人大做文章,重蹈當年覆轍,還想接著往下說。

可有經驗的何炅,警報早就響起了。

他馬上找到話口補全,幫她把話補完整,說得體。


就是缺點一定會改

但是如果被誤解了,也不可能說去逢迎大家

變成一個不是自己的自己

混在娛樂圈,比顏值還重要的是什麼?

聽完,周冬雨才恍然大悟。

接下來的情景——

迷妹臉,迷妹臉+1……

混在娛樂圈,比顏值還重要的是什麼?

何炅的說話之道,是有溫度的

它的溫度在於,把善良變成了能力,變成了能保護他人的力量。

還有一個人,風格似乎跟何炅也挺像。

蔡康永。

很多人對他的第一印象,都是溫和

說話輕聲細語,慢條斯理,用詞較「老派」。

你們真的好失禮

……跑出一個珠光寶氣的婦人

混在娛樂圈,比顏值還重要的是什麼?

混在娛樂圈,比顏值還重要的是什麼?

在《康熙來了》,他是開局發言,以發問控場,掌握節奏的角色。有他墊著,小S的天馬行空則顯得恰到好處。

真的是這樣嗎?

不愧是金牌節目製作人,王偉忠眼毒——

小S還好,蔡康永「」。

混在娛樂圈,比顏值還重要的是什麼?

這也是他與何炅最大的不同——

「賊」得不動聲色。

他總能在嘉賓話里找到破綻,再挖出來丟給小S發揮做梗。

還是王偉忠這期。

孫鵬說他跟王很久未見面後,重聚互相追打,被王壓制住,還被他佔便宜。


叫我叫他爸爸

混在娛樂圈,比顏值還重要的是什麼?

小S沒注意到這其中可發揮的空間,只是反問了一句,你倆不是都五十多歲平輩嗎?

「賊王」蔡康永可不會錯過。

他馬上裝作不理解地尖銳質問:


你們是產生了愛意嗎?

為什麼要叫爸爸?

混在娛樂圈,比顏值還重要的是什麼?

這時,一邊的小S才迅速吐出金句做效果。

混在娛樂圈,比顏值還重要的是什麼?

「壞話」他不說,但慫恿別人「說壞話」,他最在行。

當《康熙》停播,必須把真身暴露在大眾外的蔡康永,接了《奇葩說》。

在這個更趨嚴肅的節目里,他又變了。

收起了「賊心」,卻暴露了隱隱刺痛你的「冷漠」。

《奇葩說》里,他有一段關於青春的發言常被拿來議論。


青春的樂趣最大在於,我揮霍它,我不在乎。因為我不知道我擁有的是最珍貴的東西,青春的真諦就是無知。

青春之所以爽,就是因為我們不知道。

我們什麼都不知道,對於自己擁有青春不知道,對於青春轉眼即逝不知道,對於青春轉眼即逝之後再也回不來也不知道,我們對於「我們不知道」這件事也不知道,所以我們是一個無知的狀態。

混在娛樂圈,比顏值還重要的是什麼?

蔡康永的溫和與何炅不一樣。

蔡的溫和出於讀書人的體面,來源他自小接受的教育:「應酬就是社交」。自帶一種老派驕傲和優越。

他的溫和,是自知

但他從不高高在上,不斷努力地傳遞這種自知。

情商的出發點和歸宿是舒服地做自己。

混在娛樂圈,比顏值還重要的是什麼?

何炅像水,化尷尬為無形,不動聲色地包容;蔡康永像油,自帶係數,有意識地摘開自己,審視他人。

他們就像傢具,一位是鬆軟圓滑的沙發,一位是方正平坦的椅子,卻都能讓對話者舒服地展示自己。

另一位,和他倆又都不同。

看似迎合,實有稜角;看似幽默,又無法忽略他的堅定。

黃渤

前幾年,他在金馬獎上單人solo,臨場發揮,填補了當晚直播的灰色17分鐘。

一「站」成名。

混在娛樂圈,比顏值還重要的是什麼?

大家才發現,除了會演,黃渤還很會說。

一系列代表作上映,入圍華語電影三大獎,金雞、金像、金馬。

大火之後,黃渤應邀上《魯豫有約》。

迎接他的第一句就帶著刺:

「現在可以啊,挺火。」

混在娛樂圈,比顏值還重要的是什麼?

搖頭說不吧,露怯了。

接話說對吧,又太狂。

怎麼最合適,最舒服?

還是標誌性地咧著嘴笑,把刺,泡軟了回贈對方——

「都能上你節目了,能不紅嘛」。

混在娛樂圈,比顏值還重要的是什麼?

說完還肩膀一聳。

哈哈,承讓承讓。

魯豫不好聊,星爺更甚。

可當星爺對著黃渤,即便普通話不太利索也說嗨了,全程手舞足蹈,表情豐富。

混在娛樂圈,比顏值還重要的是什麼?

優雅女神林志玲,提到黃渤整個人都蹦著活潑。

混在娛樂圈,比顏值還重要的是什麼?

聽黃渤聊天,我們總會感嘆他的急智。

比如那次經典的採訪。

新片宣傳,主持人拿他說過的一句話刁難,「您說過,跟管虎合作完,才知道以前的戲都白拍了?」

黃渤還是先笑一下。

拿起話筒回復,慢慢回復:「跟管虎導演合作完才知道什麼是置之死地而後生。

沒得罪之前的導演,又捧高了現場的管虎。

黃渤的急智,又不同於主持人出身的何炅和蔡康永。

這是本能的防禦,來自早年「苦日子」的積累。

學生時期的黃渤,每晚都溜去青島一處歌舞廳兼職。

具體工種嘛,用今天的話講,就是喊麥:串詞、逗樂子、講段子……負責把場子搞熱,搞嗨。

少年經歷人情冷暖,與各種人打交道,讓他練就一副麻溜的嘴皮子。

漂泊教會了他吃虧是福——

老闆不付錢。但酒端上來,該喝還得喝,該叫大哥還得叫。

早年的經歷幫助他塑造角色,管虎說,他身上有種真實感,角色扮上能與現實勾連。

這種真實是黃渤人生里不可或缺的一抹底色。

讓他在面對成功時,不卑不亢。

挑戰一系列喜劇電影獲得口碑與票房的雙重反饋後,有人問他能不能取代葛優。

黃渤正色,不敢造次——

這個時代不會阻止你自己閃耀,但你也覆蓋不了任何人的光芒。因為人家曾經是開天闢地,是創時代的電影人。那麼多的創舉,把中國電影市場開拓到一定的地步……我們只是繼續前行的一些晚輩。

既表達對前輩的尊重,又不過分謙虛,抹殺自己的努力。

艱苦的經歷,讓他依然保有最純粹的「同理心」。

年初參加公益綜藝《忘不了餐廳》,對待阿茲海默症老人,他沒有因為顧忌鏡頭一味縱容老人,但也從不把他們當病人看。

說話幾乎都是問句。

因為直接提,有指責的意味;詢問,是把決斷權交給老人,引導他們自己想明白。

前者無疑受挫感更強,後者卻是建立在尊重之上的交流。

-這個我交給您,好嗎?

-珠珠姨,是不是還沒有點單?

混在娛樂圈,比顏值還重要的是什麼?

這就是黃渤成名後最可貴的智慧——

高而不端著,尊重但不縱容,有溫度又不缺深度。

這也是為什麼,黃渤總要「停下來」。

工作太忙了,他宣布暫停工作,回歸家庭;

電影拍太多了,太密了,他息影回歸生活,去參加綜藝放鬆。

生活的哲學,就是在進與退中達到平衡,體會舒適,也激發動力。

可以「高」得耀眼,也真實地「不端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ir電影 的精彩文章:

馬東做好了隨時消失的準備
說句實話,在它面前魔幻電影都是垃圾

TAG:Sir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