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大齡女星集體自曝年齡,誰設計了這場綜藝坦白局?

大齡女星集體自曝年齡,誰設計了這場綜藝坦白局?

林志玲在微博宣布婚訊後,立刻引發了全網熱議,人們關注的不僅是「明星」林志玲結婚的新聞,還有大齡女星情歸何處的八卦消息。

大齡女星集體自曝年齡,誰設計了這場綜藝坦白局?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時間往前推到今年4月,SHE組合的Selina在綜藝節目《女兒們的戀愛》中被張軒睿表白也一度成為微博熱搜話題。

大齡女星集體自曝年齡,誰設計了這場綜藝坦白局?

還有出道20多年的小S隔三差五就被曝離婚,因為年過40的她一直沒有放棄同時經營家庭和事業,所以她的婚姻一直被看作是一場「表演」。

大齡女星集體自曝年齡,誰設計了這場綜藝坦白局?

80 後主持人吳昕也曾經在一檔綜藝節目中自曝因壓力太大而崩潰痛哭。

大齡女星集體自曝年齡,誰設計了這場綜藝坦白局?

……

毫不誇張地說,從這些女明星的身上,我們真切地看見了這個時代困擾女性的各種問題,而其中被大眾熱議最多的就是:年齡

從營銷的角度講,這就是痛點。大家越是避而不談,其實越是容易引發共鳴。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以「年齡」為切入點的微綜藝《女人 30+》突然爆紅網路。


為什麼女性話題從來不會過時?

在以往很多的女性綜藝節目里,都是用角色來定義女性。比如《創造101》里的追夢少女,《媽媽咪呀》里有故事的媽媽,《最好的朋友》里的最佳損友…女性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在不斷增加,但卻很少有人敢於在公眾面前談論女性年齡這個敏感的話題。

有數據顯示,中國女性承受的壓力指數居於世界前列,因為她們不僅要扮演好妻子、母親、員工等多種角色,還一刻都不能偏離所謂的「正軌」,稍微出格一點(比如不結婚、不生小孩)就要承受來自整個社會的輿論壓力。

《女人 30 +》的突然爆火,當然不僅僅是因為大家喜歡看明星聊天那麼簡單,而是我們每個普通人都能在她們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離異」「大齡未婚」「事業瓶頸」「外貌平凡」…每一個話題都可以聊上三天三夜。

節目第一期的嘉賓張柏芝。她 18 歲出道, 19 歲因為《喜劇之王》一舉成名, 23 歲憑藉《忘不了》拿下金像獎影后,但如今 38 歲的她,離異,且獨自撫養3個孩子,她從人生贏家變成了大眾眼裡婚姻失敗的女人。

大齡女星集體自曝年齡,誰設計了這場綜藝坦白局?

這些年她都經歷了什麼? 想必大家都很清楚,談到過去的經歷,她一度哽咽,但這些都不影響她享受現在和家人快樂的生活。

她用三個字來總結自己的過去——不後悔。

大齡女星集體自曝年齡,誰設計了這場綜藝坦白局?

「不是自己沒有做錯過事情,但是不能說好的事情就接受,做錯事情就後悔。事情發生了就要接受,負責任,然後不要回頭,要往前。」

第二期嘉賓陳喬恩面臨的問題,則是大齡未婚的困擾。

大齡女星集體自曝年齡,誰設計了這場綜藝坦白局?

和小S離婚一樣,「陳喬恩什麼時候結婚」也是微博的定期熱搜話題。

在艾瑞網發布的《2019年中國中產女性消費報告》中提到,「中國的中產女性中有10%的「塔尖小姐」,她們人格獨立,經濟獨立,把悅己當作人生的終極目標。」陳喬恩就是典型生活在塔尖的人。

多年前,她放棄了進入婚姻的機會選擇北上發展,依靠自己十多年的努力,她剛在北京購置了房產,有了自己小家,而代價是至今單身。

大齡女星集體自曝年齡,誰設計了這場綜藝坦白局?

所以在全世界都在向她催婚的時候,40歲的她仍然很清楚,生日禮物不用送,自己的房子自己買意味著什麼。

她說:「我就是憑努力過好每一天,我沒有給任何人帶來困擾。」

第三期的嘉賓秦嵐和陳喬恩一樣,她不僅要面臨被家人朋友催婚的壓力,同時她還在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

大齡女星集體自曝年齡,誰設計了這場綜藝坦白局?

38歲的她為了保持良好的形體,會定期健身和保養,但仍免不了要面對伴隨年齡而來的身體變化。鬆弛的肌肉,突然冒出來的白髮都讓她如臨大敵。

儘管如此,務實的她仍然嚮往著幾十年後,當自己滿臉皺紋時還能有機會演繹經典的熒幕角色。

大齡女星集體自曝年齡,誰設計了這場綜藝坦白局?

婚姻和事業,是女人永遠繞不開的話題,在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秦嵐也和每個普通女性一樣,儘可能讓自己坦然地去面對這一切。

而在最近一期的節目中,大家眼裡的開心果「超級」馬麗的經歷也讓人困惑不已:不漂亮的人難道就不配擁有漂亮的人生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但馬麗就曾經真切地面臨過這樣的困境——劇組以長得丑為由要把她的角色換掉。所以30歲以前的馬麗和每一個普通的女孩子一樣,希望自己能變瘦變美,並一度瘋狂地減肥和化妝。

大齡女星集體自曝年齡,誰設計了這場綜藝坦白局?

直到某一天她停下來審視自己才恍然發現「我為什麼要去迎合別人的眼光」。於是她在節目中非常感慨:「我是多晚熟啊,活到32、33歲的時候才活明白。」

你會發現,不管是大明星,還是普通女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軟肋,有些問題可能會隨著時間而消失,但有些問題卻會因為時間而變得更加棘手,比如陳喬恩這一期談到的「養兒防老」的話題。

相信在觀看節目的這超一億的觀眾里,有很多人都面臨和她一樣的心路歷程。所以看這檔微綜藝最大的感觸就是,其實你無論是30歲還是40歲,都不過是一個數字而已,雖然偶爾會焦慮,會孤獨,但完全沒必要刻意將年齡妖魔化,讓好事者用它來傷害自己。


讓創意聚焦,把話題放大

一個人的痛苦是煩惱,一群人的痛苦就是機會。

中國的女性群體非常特殊,她們雖然要承受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壓力,但她們卻是手握消費決策權的一群人,因此品牌們從沒有停止過和她們建立強情感聯繫。

比如今年Olay在婦女節推出的廣告也是從」數字「立意,通過「你今年多大了」這個話題,串聯起從事不同行業女性的量化標準。

而《女人 30+ 》這個節目,則是將對女性的多維觀察都貫穿到「年齡」這個點上,並以此為基調,讓她們在聊天過程中不斷向外延伸內容,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將女性對於愛情、家庭、婚姻、事業、外貌這些話題一層層推翻給大家看。

這種具體而真實的對話形式,讓人有極強的情感共鳴。

大齡女星集體自曝年齡,誰設計了這場綜藝坦白局?

大齡女星集體自曝年齡,誰設計了這場綜藝坦白局?

大齡女星集體自曝年齡,誰設計了這場綜藝坦白局?

大齡女星集體自曝年齡,誰設計了這場綜藝坦白局?

作為這檔微綜藝的策劃者之一,新世相對女性內容話題的引導非常有一套,在節目播出期間,張柏芝、陳喬恩、秦嵐、馬麗都先後因為節目中的金句登上微博熱搜,引發了大規模的熱議。

大齡女星集體自曝年齡,誰設計了這場綜藝坦白局?

回到創意本身,我們可以從這個案例發現,其實想要講明白一些問題,不一定非要用宏觀的敘事角度,尤其是和女性相關的話題,從微觀處入手,反而更容易事半功倍。


寫在最後的一些思考:

近幾年,無論是女性品牌還是綜藝節目,探討女性話題的人越來越多,但她們要面對的壓力卻在無形中被不斷加碼,為什麼?

這其中,不乏有些人為了博眼球和熱度,過分誇大了女性在年齡、婚姻、事業方面的問題,比如某網路節目中一個20出頭的小姑娘說自己被家裡催婚,誰信呢?

心理學上有個從眾效應,是指當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引導或施壓),就會懷疑並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朝著與群體大多數人一致的方向變化。

其實當我們頻繁在公眾層面來討論這些話題時,反而讓它成為一種奇怪的「潮流標籤」被拿出來反覆展示。但事實上,真正面臨這些問題的女性,就像視頻中我們看到的女明星們,她們其實真的並不care別人的看法。

但《女人30+》用溫暖而剋制的拍攝方式,讓同樣正面臨這些困惑的女性從中獲得共鳴和認同,這才是重點。一個創意的好與壞,就立見高下了。如果你也想要去打動女人,盡量試著去think small。


關注出格創意(chugeclub),搜羅全球好創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