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毒酒「鴆酒」到底是什麼鳥做的酒?學者認為這種鳥很眼熟

古代毒酒「鴆酒」到底是什麼鳥做的酒?學者認為這種鳥很眼熟

說起中國古代最令人聞風喪膽的毒物,那絕對不是砒霜,而是一種名叫「鴆鳥」的鳥類。據說只要用它的羽毛放入酒中浸泡,就能製作出「鴆酒」,而在中國古代的政治暗殺之中,「鴆酒」的身影也屢見不鮮。那麼問題來了,所謂的「鴆鳥」到底是一種什麼鳥呢?在現實之中,它又究竟是否存在呢?

其實早在很久之前,中國就有了「飲鴆止渴」的成語,而在古代,「鴆鳥」是一種毒性很強的鳥,由於它喜歡吃蛇、蜘蛛、蜈蚣等很多劇毒之物,因此它渾身上下都有很強的毒性,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被古人所用了。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從古至今,由於缺乏對於鴆鳥的樣貌描述,因此很多人就覺得「鴆鳥」可能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鴆酒」只不過就是加入了砒霜的酒,實際上這是一種極大的誤解。

這裡我們舉一個賜予鴆酒的例子:南北朝時期,宋明帝準備賜死王景文,於是命令使者帶著鴆酒和詔書前往王景文家,結果當時王景文正在下棋,看到這杯毒酒不禁對客人感嘆道:「可惜這杯酒就不能與友人共飲了。」於是他鎮定自若,接過了皇帝的詔書,然後將這杯毒酒一飲而盡,頓時就斷氣了。從這裡我們能夠看得出來,鴆酒的毒性是非常猛烈的,絕非砒霜可以比擬。

而另一方面,鴆鳥確實是一種存在的動物。北宋時期,有人曾經去廣西出差,夜晚就住在當地的驛站之中。有一天晚上,他聽到有一種鳥發出了擊鼓一樣的聲響,於是詢問當地的驛站工作人員,有人告訴他,這就是鴆鳥找蛇吃所發出的叫聲。而對此,清代的魯筆在《楚辭達》記載說:「鴆即孔雀, 血毒人。」也就是說,所謂的「鴆鳥」應該是孔雀的一種,但是根據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孔雀的羽毛和血液本身是沒有毒的,那為什麼古人會留下孔雀有毒的記載呢?

對此著名名醫李時珍也有解釋:由於孔雀會吃蛇,因此它的血液和羽毛有毒性,但是在其他的醫書上卻記載,孔雀血不僅沒有毒,並且還能解毒,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在蛇類出沒的地方,孔雀的血液和羽毛毒性很大,一旦蛇類冬眠或者根本沒有蛇作為孔雀食物的時候,孔雀就沒有毒了。所以說,古書上的「鴆鳥」實際上就是孔雀的一種,只是因為現在的孔雀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都不吃蛇等毒物,因此才失去了毒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有事說 的精彩文章:

丞相白色鬍鬚盡數變黑,皇帝問他為何染須,他機智回答21字
華雄真的是被關羽所殺嗎?他戰死的時候,關羽甚至還沒出名

TAG:歷史有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