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iPadOS一周體驗:它向我們展現了iPad取代PC的野心

iPadOS一周體驗:它向我們展現了iPad取代PC的野心

在今年的WWDC19大會上,蘋果為我們帶來了全新的iPadOS。雖說這一系統的部分新功能仍然與iOS 13一脈相承,但我們從名字就可以看出蘋果的野心,那就是將iPad這一產品系列,或者說將性能強悍的iPad Pro打造為真正的生產力工具。

一直以來,iPad都是人們眼中的大屏娛樂工具,閱讀、觀劇等更是成為iPad的主要應用場景。不過從近兩年的變化來看,蘋果正在有意將iPad打造為全新的移動辦公利器,但由於iPad與iPhone同樣搭載了iOS系統,二者的操作邏輯幾乎完全相同,這也導致iPad用戶大多將其作為大屏幕娛樂工具,而不是當做生產力工具來使用。

事實上,iPad理應有屬於自己的獨特交互方式。由於大屏幕的設計,iPad的應用場景更應該接近PC電腦,而不是單純的將iPhone放大。也正因如此,蘋果才在WWDC19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了全新的iPadOS。

會議結束後,我第一時間將手中的iPad Pro升級到了全新的iPadOS。當我使用了一段時間以後,更是發現了不少iPadOS的全新亮點,這些新亮點讓我更加相信未來iPad Pro能夠成為我在移動辦公時的新選擇。

iPad Pro的大屏幕得到充分利用

為什麼人們會購買iPad?我想一塊大尺寸屏幕肯定是驅動消費者購買的原因之一。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塊大屏幕,iPad從出生之時起便成為人們的娛樂神器,不過升級至iPadOS後,我逐漸發現它不單單是一個大屏的娛樂工具,更是一個幫助我們提高生產力的得力助手。

為了讓iPad(或者直接說屏幕更大的iPad Pro)變成一個生產力工具,蘋果在幾年前就做過很多努力,比如iOS系統曾為iPad打造了專屬的分屏解決方案。這種解決方案我們讓我們在一塊屏幕上同時顯示兩個App,並且App之間還可以完成內容的複製等,這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消費者們的多任務需求。

但是只有一個分屏功能顯然無法與「生產力」掛鉤。比如因為iOS系統的限制,分屏功能被嚴格限制在兩個App之間,這就導致iPad無法完成「同應用多開」。我此前曾設想在iPad Pro上同時開啟兩個Word文檔,實現邊查資料邊撰寫文字需求,但是iOS卻將我拉回到現實,告訴我它還無法完成這麼複雜的功能。

有了iPadOS後,情況開始有了好轉。iPadOS全面升級了分屏機制,一個應用終於可以在同一塊屏幕上實現分屏,實現類似雙開應用的效果。現在我不但可以在一塊屏幕上展開顯示兩個Safari頁面,還能同時開啟兩條備忘錄。想將備忘錄A中的內容填入到備忘錄B中,直接拖拽即可完成相應的操作。如果你之前曾認為iPad的分屏做得不太給力,或許iPadOS能為你帶來一個全新的感受。

除分屏外,iPadOS的側滑窗口(Slide Over)在功能方面也變得更加豐富。它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在iPad的表面新增了一個「iPhone X」的窗口,我可以通過滑動底部的觸控條實現快速切換App,也可上滑觸控條實現類似多任務的功能。

新升級的側滑窗口(Slide Over)

升級iPadOS後,在同一個頁面內最多可以顯示三個App。比如我在寫文章的時候,可以通過分屏功能實現邊查找資料邊撰寫文章,還能在側滑窗口中使用Music或微信等App,直接聽自己喜歡的音樂或者回復他人的微信,整個過程根本不需要回到桌面,大大簡化了操作步驟。

相信每個iPad用戶都離不開Safari瀏覽器,但是大家在使用Safari瀏覽部分網頁時一定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網頁紛紛提示要我們下載客戶端瀏覽,這個瀏覽器橫幅似每時每刻都在提醒我們:您使用的並不是iPad,而是一個大屏幕的iPhone。但是升級到iPadOS後,系統內置的Safari瀏覽器就可以直接訪問桌面端網頁,再也不用忍受那個難看的瀏覽器橫幅了。

Safari支持「請求桌面網站」功能

我們在使用電腦的時候,怎麼能少得了下載文件呢?這次Safari新增了下載提示功能,整個下載過程我們都能在瀏覽器右上角看到,而且下載後文件也能在iCloud Drive中查看,這樣的體驗幾乎與桌面端無異。

Safari新增下載提示功能

經過這段時間的時候,我越發感覺iPadOS就是一個專為大屏而生的操作系統。雖說它無法像Mac一樣實現完美的多任務,但通過更先進的分屏操作或者多屏聯動,我們也能突破原有界面的限制,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而且iPadOS還解決了不少iOS帶來的弊端,讓我們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會產生困擾。

更開放的iPadOS

為什麼PC能夠成為「生產力工具」?我想這和豐富的開放性與擴展性分不開。不過我們回顧過去後,不難看出「開放」一詞幾乎與iOS不搭邊。這種封閉的體驗能保證用戶隱私與安全,但在某些方面的確讓效率降低。比如2018年發布的iPad Pro,雖說通過引入USB-C介面實現了擴展性,不過當我們將SD卡與iPad Pro連接後,還是只能讀取圖片與視頻等內容,而且讀取後還會強制進入照片選擇界面,第一次使用的話估計會讓不少人感到迷茫。

新升級的「文件App」

好在iPadOS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蘋果的改變。首先iPadOS中的「文件App」經過全新設計後變得更加開放,我們可以在App中管理所有內部與外部存儲的文件,使用起來也會更加順手。而且「文件App」還支持類似Mac的分欄顯示,我們可以在一塊屏幕上直接查看不同層級的文件夾以及和文件詳情,甚至瀏覽圖片的exif信息等。而且「文件App」也支持將多個不同的文件打包,方便我們將壓縮包發送給其他人。

這對於團隊工作來說,無疑會變得更加友好。比如通過網路傳輸大文件的效率肯定不如直接使用U盤傳輸,如果我們想要修改並傳送大量文件,就可以連接外置存儲,將處理好的文件直接傳送到外部存儲設備中。或者直接通過「文件App」打包併線上發送給他人,節省操作步驟,增加iPad的可用度。

文件App內置壓縮文件功能

如果你是一個Mac用戶,或許會對這個全新的文件管理器產生一種熟悉的感覺,它的體驗與Mac電腦中的「訪達」十分相似,甚至部分界面設計都與訪達有著異曲同工之處。這也能讓我們看到蘋果深入打造iPadOS的野心,因為升級到全新的iPadOS後,在iPad上管理文件也不再是一件困難的事。此外,「文件App」也不僅僅是一個全能的文件管理器,它還支持文件掃描、連接伺服器等。這些開放性的功能足以讓iPad Pro變得更加強大,未來的iPad也能實現類似PC的文件管理功能,這將徹底打破iPad與PC之間的隔閡。

除了更開放的文件管理器,iPadOS還有一項更新讓我倍感驚喜,那就是支持安裝自定義字體。過去我曾經使用iPad Pro中的PowerPoint製作一份PPT,不過當時的PowerPoint僅支持內置的幾款字體,看上去還是略顯單調。現在iPadOS終於支持更多的自定義字體,這對於一些創意工作者來說,肯定能幫助他們更好地揮灑創意,打造出令人滿意的作品。

專屬於觸屏的新功能

很多人都期待擴展性更強的iPad Pro支持滑鼠,而這次iPadOS也確實為我們增加了對滑鼠的支持。但是蘋果官方卻將滑鼠功能隱藏在「輔助功能」中,而且滑鼠指針也是一個超大的一個圓形游標,這就說明官方並不希望我們在日常使用的過程中通過滑鼠控制iPad,觸控依然是iPad的最佳控制方式。

事實上,觸屏設備也能獲得類似滑鼠的體驗。比如iPadOS中新增了包括複製粘貼、選擇文本、撤銷/恢復輸入等手勢操作,當我們熟悉這些操作時,基本可以告別鍵盤滑鼠。對我個人來講,複製粘貼等手勢操作是我的最愛。選擇一段文字後,我可以通過三指捏合的操作複製文本,再通過三指擴張的操作完成複製粘貼的操作。而在輸入錯誤時,也能通過三指左滑的操作實現撤銷,或者通過三指右滑的操作實現重做。

複製手勢

粘貼手勢

除了複製粘貼等手勢外,iPadOS內置的文字快速選擇手勢同樣十分方便。在一段文字中我們可以通過雙擊進行選詞、三次點擊選整句或者四次點擊選擇整個段落,再配上上述的複製粘貼手勢,即使不用滑鼠鍵盤,也你能快速完成輸入。

日常使用iPad Pro的過程中,iPad的虛擬鍵盤也曾讓我頭痛不已。因為在使用的過程中它會佔據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屏幕,減少屏幕的有效顯示面積,最終我不得不使用智能鍵盤保護套,來讓自己的屏幕視野更完整。

經過重新設計的iPad鍵盤

為了讓iPad的虛擬鍵盤不再阻擋屏幕視野,iPadOS重新設計了鍵盤。現在我們可以將虛擬鍵盤縮小為手機一般大小,還能直接將鍵盤拖動到任何自己想要的位置。當然,如果你擔心這種調整會降低輸入效率,不妨直接使用虛擬鍵盤新增的滑動輸入功能,這樣縮小鍵盤尺寸的同時也不會降低輸入效率。

經過我的實測,使用iPadOS的滑動鍵盤時,它總能準確識別到我要輸入的內容,而且在輸入中文時,即使我們連續輸入一段話也不會擔心識別錯誤,這樣的準確率還有什麼讓人擔心的呢?

傳承自iOS 13的功能 打下堅實基礎

iPadOS是今年新推出的系統,但是它的不少新特性也是基於iOS 13打造的。比如iPadOS同樣搭載暗夜模式,這種以黑色為基底的設計,不但適合在暗光環境下使用,還為iPad帶來了更強的科技感。

iPadOS

而在性能等基礎方面,iPadOS也有諸多提升。比如iPadOS的Face ID解鎖速度提高了30%,應用程序的啟動速度快了兩倍,應用安裝包體積與升級包的體積更小等。這些大大提升用戶體驗的新功能,都傳承自iOS 13,強大的性能提升也為iPadOS的優秀用戶體驗打下了堅實的基矗

有些驚喜的是,蘋果同樣為iPadOS配備了類似「3D Touch」的功能。只需長按App的icon,即可激活相關複雜功能,可以實現更多常用的快捷操作。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iPadOS剛剛推出,目前一些第三方App並沒有為這個特性做出相應的優化,只能期待未來會有更多App能夠支持此功能了。

iPadOS的界面設計也有不少新變化,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桌面icon的尺寸變得更小,數量變得更多。現在我手中的iPad Pro橫向可以放置留個App,最多可以放置五排。再算上底部dock欄還能再放置15個App,一個頁面中最多可以容納45個App。如果你是一個重度的iPad用戶,我想兩到三頁的應用應該足夠你使用了。

一個頁面中最多可以容納45個App

iPadOS的首頁也有升級,原有的負一屏被改為在桌面左側顯示的「今天」視圖,我們可以在該視圖中放置常用的Widget,例如日程、Siri應用建議、天氣、電池電量等。

通過上述更新可以看出,iPadOS也是一個非常成熟的系統。它擁有不少iOS 13的亮點,再加上諸多專為大屏打造的新特性,最終成為專為iPad打造的操作系統。

總結

作為一個iPad Pro用戶,我經常聽到來自其他人的質疑。「iPad真的有生產力么」、「為什麼不買更好用的MacBook」等等問題,早已不絕於耳。但是作為一個媒體編輯,每當我想要完成一些工作時,我仍然會優先拿出iPad Pro。原因無他,只是因為即便我選擇了最大的12.9英寸iPad Pro 智能鍵盤雙面夾,它的重量仍然比MacBook Air輕,這對於經常出差的我來說,可以說充滿誘惑力。

而在升級到iPadOS後,我對手中的這款iPad Pro更加充滿信心,因為此前諸多飽受用戶詬病的問題,在這一代iPadOS中已經修改了不少,特別是全新設計的文件管理器,讓我看到了未來iPad的廣闊發展前景。

或許從當下這個時間節點來說,iPad Pro在生產力相關的生態建設方面還遠不如Mac,一些專業級的App也沒有下放到iPad中來,但我相信隨著iPadOS的不斷優化,會有越來越多的開發者開始關注這個新平台。

搭配iPadOS的iPad Pro,恰好融合了iOS易操作與macOS高專業性的優勢,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選擇,同時也展現出蘋果希望iPad能夠取代PC的野心。如果你對iPad Pro的生產力有所懷疑,不妨嘗試一下這個全新的操作系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手機中國 的精彩文章:

美國運營商宣傳計劃曝光 iPhone 11發布日期或推遲?
鏈犬日報#星期三中國區塊鏈產業規模10億

TAG:手機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