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IC Insights:中國半導體產業在5-10年內難以實現自給自足

IC Insights:中國半導體產業在5-10年內難以實現自給自足

摘要:IC Insights的這份報告對目前過於樂觀的半導體國產化保持了冷靜,他們也認為中國公司未來在半導體產業上表現會很出色,但是鑒於中國公司扁半導體晶元生產及技術起步還很小,IC Insights認為中國公司在未來5到10年里是不可能在自給自足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最近幾年來國內都在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尤其是去年、今年接連爆出的中興、華為事件之後,半導體被卡脖子的教訓深刻,已經成為國內科技行業發展的瓶頸。為此國內正在提高國產率,希望半導體晶元做到自主可控。

但是半導體要想實現自給自足的任務,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媒體上有不少樂觀情緒認為中國公司在未來3-5年里就能在半導體技術上追趕上國際領先的供應商,但是業界調查機構IC Insights給這種樂觀觀點潑了盆冷水,他們不認為中國公司能在幾年時間裡就抹平差距。

IC Insights將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分為存儲晶元及非存儲晶元兩部分,2018年中國半導體行業市場總價值約為1550億美元,其中存儲晶元佔了大約41%。

在這1550億美元的晶元產品中,僅有240億美元是在中國境內生產的,但這其中大部分都是海外公司生產的,總部位於中國的公司只生產了65億美元,只佔中國1550億美元市場的4.2%。

IC Insights分析稱,在這65億美元的產品中,約有10億美元來自IDM公司,55億美元則是中芯國際等代工廠生產的。

IC Insights預測,2023年中國製造的晶元產品價值會提升到452億美元,但也只佔2023年全球5382億美元市場的8.4%,即便考慮到中國公司生產的晶元增加了附加值,那中國生產的IC佔全球份額依然不過10%。

原文提到中國公司目前在存儲晶元進行了大量投資,中國晶圓廠的產量正在快速提升,但存儲晶元之外還有模擬晶元、混合信號、伺服器、MCU主控及專業邏輯晶元等等,這方面中國公司與國際水平差距更大。

總的來說,IC Insights的這份報告對目前過於樂觀的半導體國產化保持了冷靜,他們也認為中國公司未來在半導體產業上表現會很出色,但是鑒於中國公司扁半導體晶元生產及技術起步還很小,IC Insights認為中國公司在未來5到10年里是不可能在自給自足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來源:快科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芯智訊 的精彩文章:

張江」芯「路二十年:「中國矽谷」的榮光與夢想
全球AI專利數量排行榜出爐:微軟第一,IBM/三星/高通/谷歌緊隨其後

TAG:芯智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