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史上最脫胎換骨的蛻變:從山野石猴到神通廣大的齊天大聖!

史上最脫胎換骨的蛻變:從山野石猴到神通廣大的齊天大聖!

《西遊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長篇浪漫主義小說,小說中刻畫的孫悟空、唐三藏、豬八戒等都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經典人物,提起《西遊記》,人們大多對孫悟空的百般神通心馳神往,對於他和取經路上各種妖怪的打鬥津津樂道,而《西遊記》中的許多關鍵細節則被人們所忽視。

五百年前花果山七十二妖洞之一的小小猴王是如何統一妖眾,揭竿而起反抗天庭的?

其實,在故事的最初,孫悟空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石猴,在憑藉小聰明成為猴王后,依然面臨著花果山上其他狼蟲虎豹的威脅,不過石猴生性樂觀,每日宴飲林泉,時間在平淡中度過了三百年。

終於有一日,一隻小猴的死亡觸動了石猴,意識到每一個生命都有其盡頭,產生了求得長生不老的想法,而此時在陰間的生死簿上,石猴只剩下了二十九年的生命。

不久,在花果山渡過了三百年無憂無慮稱王生活的石猴於垂暮之年乘小舟前往遠方尋訪仙山。

期間歷經無數險阻,終於在十四年後找到了仙人所在之地,此時還有十五年壽命。

眾所周知,在這裡孫悟空在砍柴挑水中度過了七年,並最終得到了須菩提祖師的親傳,學會了七十二變和筋斗雲。這一經歷令人嘆服,倘若石猴當初貪戀花果山的舒適,便不會有如此奇遇,更不會有後來的齊天大聖,人生的徹悟,無論在何時都並不算晚,佛曰一剎那便是永恆,悟則剎那成正,迷則萬劫沉流。

這座讓孫悟空的人生命運徹底變化的仙山,名字頗有深意,山名曰靈台方寸山,洞府名曰斜月三星洞,何解?靈台方寸在古代暗指心,而斜月三星寫出來也是一個心字。在小說中人物因各種奇遇而改變,現實中的人又該如何實現自己的轉變,看破生死紅塵超脫物外呢?吳承恩給出的答案是「心」。

一部《西遊記》,便是一部心的歷程,在書中,孫悟空有一個代稱叫做心猿,一顆心的成長過程中,有迷惘,有衝動,有反抗,但更多的時候是在面臨一個又一個的困難,九九八十一難,使一顆心從衝動的血色磨練成佛的金色。

古往今來,許多人對於《西遊記》的主旨爭論不休,在眾多學派中,有一派所秉持的金丹論十分有趣,他們認為,《西遊記》是一部隱晦的修道之書,金丹大道分為兩種,一種是外丹,也就是煉製丹藥,還有一種便是以身體為鼎爐,在體內修鍊內丹,期望長生不老。《西遊記》在他們看來,便是一部內丹之作。

孫悟空作為「心」,在故事中的一切行動,無不暗示著內丹的修鍊,如八卦爐中火燒孫悟空,便是內丹之始。內丹修鍊,為的是長生不老。而其實,在孫悟空的一生中,一直隱藏著一條暗線,那便是對於長生不老的追求。從尋訪仙山到一心成佛,都在追求著不老長生。

然而,當年須菩提祖師曾經告訴過悟空,世上只有延年益壽之法,並無長生不老之術。悟空不信,燒毀了生死簿。

更後來,孫悟空成了斗戰勝佛,超越生死輪迴,可以說是徹底擺脫了死亡,然而成佛真的是長生不老么?

什麼是佛,佛曰四大皆空,沒有開心,沒有悲傷,沒有情感,沒有慾望,沒有了這些,對於孫悟空而言,恐怕無異於死亡。

西遊不管多久,總會有一個終點,如同故事一般,無論過程如何,總會走向結尾。人生亦是一條西遊路,我們每個人都要用盡自己的一生去求取屬於自己的真經,儘管這條路總會有終點,但是無妨你在過程中走的更精彩一點。

讀者們,關於《西遊記》,大家還有怎樣的看法?如果喜歡本文章,請積極轉發收藏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冰伊說文史 的精彩文章:

《古詩十九首》:出自東漢末年動蕩時期,卻讀之令人落淚!

TAG:冰伊說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