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騙局震動一國總理!GCG鉅富地下匯市調查,畫餅年入千萬美元,主要目標專盯中國人

騙局震動一國總理!GCG鉅富地下匯市調查,畫餅年入千萬美元,主要目標專盯中國人

「丘總目前現況是公司最高機密。讓我們一起期待6月份一切好的事情將會發生在鉅富,感恩一路陪伴我們的鉅富家人們!」在GCG ASIA鉅富金融集團(以下簡稱GCG鉅富)核心人物丘富豪(Darren Yaw)被捕10餘天后,GCG鉅富會員群里,管理員仍不時發布這樣的信息。

冒用外國領導人宣傳,GCG鉅富核心人物被捕

5月16日晚,柬埔寨總理洪森在其Facebook個人網頁上發布一項「國家安全緊急通知」,稱鉅富金融集團冒用其照片和名字進行虛假宣傳。同時,印尼駐柬埔寨使館證明,鉅富金融集團是違法公司,已被列入黑名單(Black List)。洪森呼籲全體國民、國內外投資者提高警惕,警惕陷入鉅富金融集團的騙局。

圖註:洪森在其個人Facebook賬戶發布「國家安全緊急通知」

柬埔寨國家銀行也發布緊急聲明,強調其與鉅富金融集團沒有合作,柬埔寨國家銀行正在對這種詐騙行為採取法律行動。該聲明指出,鉅富金融集團冒用柬埔寨國家銀行的徽標和名義,在自己的網站和社交媒體上發布虛假宣傳,屬詐騙行為。

5月17日上午,鉅富金融集團核心人物丘富豪(Darren Yaw)和妻子被警方逮捕。柬埔寨國家警察總署召開緊急會議,針對GCG鉅富金融冒用洪森名義進行虛假宣傳案開展刑事調查,並由國家警察總署、國家銀行、金邊市警察局和柬埔寨證券委員會組成聯合工作組查封了該集團公司設在金邊市的辦事處。在行動中,執法人員發現該辦事處已人去樓空。

傳銷騙局拉人頭入金,號稱年入可超千萬美元

記者調查了解到,GCG鉅富的傳銷拉人頭模式分為10代,市場領導人可以從投資人外匯收益中分錢。會員投資外匯產生的盈利,投資人自己留下70%的盈利,拿出30%分給其他人。

同時,又在拉人頭的團隊中設置4個級別的市場領導,IB經紀人、MIB單位經理、PIB代理經理和DIB區域經理,市場領導可以根據級別高低拿到投資人的每手外匯交易返佣。根據介紹,最高的DIB級別每年光傭金收入就超過億元人民幣,其中:

IB經濟人需個人投入1500美元,直接拉到5個會員,總入金在1萬美元;

MIB單位經理需個人投入4500美元,直接拉到5個會員,總入金在5萬美元;

PIB代理經理需個人投入1.2萬美元,直接拉到5個會員,包含3個MIB單位經理,總入金在5萬美元,團隊的總業績需要達到35萬美元。號稱傭金的年收入可達到144萬美元。

DIB區域經理需個人投入3萬美元,直接拉到5個會員,包括3個PIB代理經理,總入金在10萬美元,團隊的業績要達到250萬美元。號稱傭金的年收入就可以達到1800萬美元。

由於晉陞的門檻比較高,很多投資人為了拿到更多的收益,不斷加大投資金額,拉身邊朋友入金,在越來越多人參與之下,GCG鉅富的資金池越滾越大,儼然形成了一個「龐氏騙局」,不斷用後面進場投資人的錢兌付前面的投資人,一旦平台發生擠兌問題,所有投資人的本金會悉數被埋。

雖然核心人物和總部都在柬埔寨,但GCG鉅富的主要目標群體卻是在中國。證券時報記者曾潛伏在GCG鉅富的多個微信群中,在這裡,一切負面新聞報道都被拆解為競爭對手的故意抹黑、別有用心人士的破壞、境外勢力對我國外匯市場開放的阻撓等等,所有質疑的人都會被秒踢出群,群內大家相互打氣,一片和諧。在其核心人物丘富豪被捕後,仍有投資了大筆錢進去的會員堅信GCG鉅富沒有任何問題。

屢次謊稱與大型銀行合作

從官網宣傳來看,GCG鉅富是一家提供在線外匯交易,差價合約交易及相關服務的交易商。其聲稱全球首創保險對沖全盈利模式,客戶遍布全球20個不同的國家,每天都有數百個新的交易賬戶通過GCG鉅富進入國際外匯市場。

在其宣傳資料中,GCG鉅富與瑞士杜高斯貝銀行攜手共創了一種「HEDGE PAMM自動反向保險對沖模式」,其交易受到瑞士金融監管局FINMA和澳大利亞證券與投資委員會ASIC兩大金融監管機構的監督,並且已經與柬埔寨金邊中國銀行分行達成協議,正式聯合提供鉅富金融會員資金信用擔保匯票,以確保會員的資金安全。

但事實果真這麼美好嗎?

杜高斯貝銀行分別在2月27日、5月14日兩次發布公開警告:鉅富金融(GCG ASIA)與杜高斯貝銀行沒有任何合作和聯繫。

FINMA(瑞士金融市場管理局)在其網站公告,GCG Asia在瑞士不存在,而且不受FINMA監管。證券時報記者在瑞士金融監管局FINMA官網查證時發現,瑞士金融管理局網站上將GCG鉅富列入警示名單,並提示「未進行商業註冊」。

中國銀行金邊分行緊急聲明,沒有與鉅富金融集團建立任何業務聯繫,也未與任何公司(包括鉅富金融集團)簽署任何類似協議,並已委託律師對該公司涉嫌虛假宣傳行為進行調查。

權威機構的闢謠並未使GCG鉅富有所收斂。更高級別、更大規模的宣傳手段用上了。從5月15日開始,記者所在的群中,不斷傳來GCG鉅富核心人物丘富豪與柬埔寨總理、國家銀行行長見面的視頻與圖片。在GCG鉅富官網上,顯眼位置放上丘富豪與洪森多張大幅合影,稱柬埔寨首相洪森是集團的支持者,將以國家首相身份出席集團5月20日舉行的GCG鉅富金邊總部的開幕典禮,同時出席的還有柬埔寨國家銀行行長。

這一瘋狂大膽的虛假宣傳手法結果,最終以洪森震怒、丘富豪鋃鐺入獄告終。

然而,GCG鉅富的中國行騙之旅並未因此結束。在丘富豪入捕之後,GCG鉅富管理員群發通知,表示柬埔寨總理事件是被其他冒名網站所陷害,出現丘富豪與洪森合影的並不是GCG鉅富官網,將丘富豪被捕定義為協助調查,表示公司依舊正常運作,5月20日的金邊總部開業慶典、6月30日的GCG萬人啟動大會、7月澳大利亞運營中心開幕都將正常舉行。

因此5月20日左右,仍有大量中國投資者飛赴柬埔寨,準備參加開業慶典,到了之後才被告知,由於要配合邱富豪的調查,公司一切公開活動暫停,5月20日的金邊總部開業慶典也將延期,並且GCG鉅富方面的人透露,丘富豪已經審完回馬來西亞了(丘富豪屬馬來西亞籍)。對此消息,有投資人表示質疑,如果審完了應該出來見投資人啊,怎麼會回馬來西亞呢,會不會是假消息?此後,丘富豪的現況成為公司最高機密,不允許談起。記者從柬埔寨方面獲知,可以確定的是,丘富豪仍在押。

GCG鉅富提現困難,投資人本金被埋

至於出金方面,有在GCG鉅富投資百萬元以上的會員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自己從4月初就開始提現的資金到現在都還未到賬,平台不停地在換理由延遲出金。出金不順利的說法也得到眾多貼吧網友的佐證,他們在貼吧里相互詢問,4月份的提現到賬了嗎?有一個小金額投資人告訴記者,「目前不允許在大群里詢問出金的事情,只能單獨私聊自己的上線,公司發了通知,為了應付此次『污衊恐慌』事件,優先給小額會員提現,大額的、高等級會員不允許提現。我反正錢不多,已經發起提現了,據說是T 15日到賬,他們洗腦好厲害的,現在大部分會員都覺得沒問題。」

微信群里一片詳和,管理員仍在不遺餘力地推銷最新入金會員的福利,表示一切業務正常進展。最新通知顯示,公司會員網的後台入金功能正在維修當中,暫時不能通過此渠道入金。在此期間,會員可聯繫上線或者鉅富索取入金的銀行賬號。

「很有可能,是GCG鉅富的第三方入金通道被堵了,現在只能找私人賬號,再撈一筆,最後的瘋狂了。」有知情人士猜測。

在發稿前,記者再次詢問一個在GCG鉅富賬戶尚有200多萬資產的投資者,現在平台情況如何?他答:一切正常。另外一個仍在群里的會員告訴記者,管理員正在瘋狂踢走群內一切可疑的人,原來500人的群,現在只有200人出頭了,且踢人還在繼續。

柬埔寨國家警察總署總監涅沙文表示,GCG鉅富是國際性詐騙集團,並證實多數受害者來自中國。這家公司曾在馬來西亞和印尼行騙被揭發,之後逃到柬埔寨設立總部。他說:「根據我們掌握的消息,雖然總部在柬埔寨,但目前還沒有柬埔寨人上當。多數受害者都是中國人。」

無論是記者之前剛剛報道的PTFX 普頓,還是GCG鉅富,以及跟鉅富同樣模式的海匯國際,以及許許多多沒被關注到的外匯平台,他們都有著差不多的套路,以所謂國際大機構的名義,杜撰國外機構的監管……利用信息不對稱的優勢,大賺中國老百姓的錢,外匯騙局正席捲而來。有經驗豐富的警察告訴記者,這些外匯黑平台伺服器架設在境外,主要頭目也都在境外。一旦出現問題,抓不到人,也無法拿到平台的伺服器數據,非常棘手。而出問題,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目前國內不正規的炒匯平台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對倒,不法商人通過包裝成為外匯交易商,這些交易商並沒有取得任何監管資質,甚至連交易平台都是盜版的,他們主要採用對賭的方式,賺取客戶虧損的錢。騰訊安巡系統發現曾發現,有外匯黑平台通過對知名外匯交易技術提供商授權的交易平台進行非法破解篡改,加入第三方交易插件,可實現在客戶端完全控制用戶的交易操作。另一類是做資金盤,一些不法人士會通過宣傳自己的本事,編造歷史高收益業績,對外宣稱保證盈利,100%盈利等口號,當他們聚攏足夠多的資金時,就會攜款私逃。

業內專家表示,我國監管部門未批准任何機構在境內開展或代理開展外匯按金業務,擅自從事外匯期貨和外匯按金交易的雙方不受法律保護。

END

更多投資陷阱調查報道,大家可戳以下鏈接閱讀;或者在公眾號對話頁回復「防騙指南」、「騙局」、「防騙」、「黑幕」、「黑嘴」等,查看相應合集。

人在江湖飄,盡量少挨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證券時報網 的精彩文章:

多家機構寄語科創板:科創開板,創新開路
香港證監會調查數字幣平台!比特幣反彈激活ICO亂象,有項目稱要降低全球借貸利率

TAG:證券時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