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讀畫談藝錄:感觸自然神奇,透視本真意蘊

讀畫談藝錄:感觸自然神奇,透視本真意蘊

人生存於這個世界,和身邊周圍有著密切的聯繫,藝術家把這種聯繫通過自己的眼睛觀察思考以後表現出來,於是就有了藝術。

在這個過程中,人的意識是決定藝術傾向的關鍵。藝術史表明,貫穿於人類發展過程的藝術思考軌跡,就是人自身的本性的外射。

任何成功的藝術形象都必須具備這樣一種品格:它是介乎於客觀物質世界和主觀精神世界之外的第三者,即它不但具有作為表現對象的客觀事物的特徵,它還必須具有作為創造主體的主觀意識的特徵,即在客觀事物的物質外殼之中,注入創作者的主觀意識和情感,並由此生髮和延伸出一種能夠表達這種客觀結合狀態的語言媒介,從而升華和創作出新穎獨特的藝術形象。

藝術和學問有關,藝術和學問又無關。

清代趙之謙是一位藝術通人,他在《章安雜說》中說:「書家有最高境,古今二人耳。三歲稚子,能見天質,績學大儒,必具神秀。故書以學書不能書者為最工」。

其言雖論書法,但兼論繪畫亦然,明白無誤的揭示了為藝的兩種形態:積學為藝,可以體現人類聰慧;非積學者為藝,亦具鮮活的性靈和生命本質。

藝術,當然要談藝術感受,它分為兩個層面:一是為藝者本人的藝術體悟,一是畫面所發生的藝術氛圍,它是既遊離又融合於藝術作品本身的精神狀態、情感表露、心命觸角和閃光點——靈感的綜合共生態。

對它,很難用理性的柔掌去觸摸,必須用精神去感覺,用心靈去體悟。

中國文人畫的特點在於畫家不僅僅是畫家,從某種意義上說,畫家也是哲學家。作為哲學家,他的觀察力和藝術感覺能力,就會隨著年歲的增長而變得更強更深刻。

他們貼近自然,遊覽名山大川所得的瞬間感受,成了大藝術家的藝術與哲學修為的有機組成部分。

沈周在廬山腳下各個寺院求佛問道,石濤在黃山頂峰的攀援登臨,這些經歷和曾經的感覺,都給他們留下了許多終身難忘印象,當他們提筆作畫時,這些印象和感受就極精彩地映現於畫幅之中。

藝術創造要從實感中升華,經由創作主體生命力的灌注,而又揚棄實在性的一個精神感性的創造物。

實感變為藝術語彙,對客體只不過是借題發揮,意象語言魅力愈濃,實在性便愈要衝淡,唯有精神的超越和精神的升華,才能使自我本真進入藝術境界,去接受永恆、無限和自由天國。

這時「物我兩忘」,無一不是造化之所為,無一不是本體生命之廣延,「有生命力的形式」便會潮水般湧來。

藝術不可能捨棄藝術感覺,但藝術又不完全僅限於感覺。藝術感覺的敏銳和鮮活,往往和作者的精神狀態相聯繫,這需要為藝者自己把握。

假如不能保持如信仰一樣對藝術的虔誠和童心般的清純,假如不能保持旺盛創造熱情和對藝術一往情深的專註,這感覺無疑將會萎縮。這是很多畫人得之既長,可以化短的根本原因。

藝術語言的強化,是體現作品藝術美的重要手段,它是造型、色彩、筆墨、形式的完美結合,為的是顯示一種內在的精神即意蘊。失之,藝術作品則平庸無味。

作畫作書最好的感覺和最佳的狀態是鬆弛,心無掛礙,手自鬆弛,此為心手相應。一旦相便成執著,影響靈感的自然流露。

能做到胸有成竹,又不住於胸有成竹,心達空無,下筆能得自然。自然者,無為而為,高境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元迪谷 的精彩文章:

明代清代國畫名家山水藝術作品

TAG:元迪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