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借鑒了谷歌模式,華為在一個個領域持續深入,鴻蒙OS厚積薄發

借鑒了谷歌模式,華為在一個個領域持續深入,鴻蒙OS厚積薄發

從被列入美國商務部「實體名單」,到IEEE限制華為專家參與審稿,再到6月3日,IEEE忽然又宣布解除限制,美國對華為的各種軟硬兼施讓全球一片嘩然,相關問題不禁浮現在每個人的心中:美國針對華為的禁令到底會對華為,及其所在的IT行業造成多大的影響呢?

IT短板,我們核心技術的缺失被暴露

這涉及到軟體產品、硬體產品、產品製造、供應鏈、知識產權等方方面面,除了當事雙方,其實很難拿出一個準確的評估。而近期的這些事情的不斷出現——國內IT最短的那塊板核心技術(操作系統)缺失,就這樣徹底地暴露出來了。

國內軟體產品起步比西方國家晚了近半個世紀,與歐美國家相比,國內的軟體企業總體規模小、實力弱,在技術的研發和投入等方面與谷歌、微軟等巨頭相差較大。但從倪光南院士關於自主操作系統的評論,再到阿里馬雲做AliYun OS,這些國內的行業精英們都在為我們自主產權的操作系統呼喊行動(基礎軟體包括操作系統、編譯器、開發工具等等)。而華為的鴻蒙操作系統的出現,終於讓我們看到了希望,我們也將用上自己的操作系統了。

這就讓我們不得不佩服任正非了,要不是他當初堅持自主研發晶元和OS操作系統,也不會有現在的谷歌站出來替華為求情。

雖然提出的原因讓人哭笑不得「擔心華為自研操作系統不安全」,但好像Android剛出來的時候好像也不是很安全嘛!那麼我們能從Android身上收穫到什麼呢?

曲線救國的Google模式

在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Google模式了,在2005年Google收購Android之前,Google就已經很強大了,但僅僅只是雲計算的強大。而在客戶端和移動計算領域,谷歌也還只是個入門者。

2005年谷歌收購Android後,Google對Android系統進行了長達14年的持續不斷的更新。而最近幾年的Google看上去也變得很張揚了,原因就是Android系統已經佔領了移動市場的半壁江山。但在基礎操作系統方面,Google真的很低調,Android系統畢竟是從別處買來的,不是自己家親生的,吃百家飯長大的,依靠其他開源項目不斷的給Android系統的開源項目貢獻代碼。所以對於整個系統的把控程度,完全沒有iOS系統那麼強大。

我們都知道的是,想要得到一件東西,就必須付出代價一定的代價,這個代價要麼是錢、要麼是時間,要麼兩者都需要。不過對於操作系統而言,需要的可不止時間、資金,甚至人才、技術一個都不能少。

也正是因為這樣,彼時的Google還沒有張揚到要創建一個全新的OS,而是在經過近十年的默默貢獻代碼後,Google終於在2016年開始嘗試全新的操作系統Fuchsia。

通過Fuchsia系統,Google告訴了全世界:我從一個Android系統的學習者,變成了一個全新的、先進的操作系統的研發者。

有網友就有疑問了:為什麼不像蘋果開發iOS那樣一開始就走自研之路?

編者在這裡告訴大家,Google之所以不敢像蘋果那樣一開始就走自言之路,因為Google慢了半拍,成了後入者。就連強如微軟在後面殺入手機終端操作系統時也是鎩羽而歸,這更讓谷歌不敢對Fuchsia系統進行閉源開發了。所以谷歌就開始在行業高手面前,放下姿態和傲氣,開始潛心學習,通過開源,不斷的和業內大咖過招,加快自我的成長步伐,希望通過這樣,在有朝一日能練就曠世神功。

這就是Google的聰明之處,通過所謂的開放社區貢獻代碼,將Android系統開源,從而吸引全球開發者的參與,來為Google培養這個領域的技術專家和隊伍。

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有今日Google獨立研發新系統的底氣。那麼,Google在操作系統方面的成功是否可以複製?

曲線救國的Google模式,是否能夠複製?

編者認為是可以複製的,Google推出全新的新操作系統Fuchsia其實就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而華為很明顯學到了精髓,並採取了更為穩妥的方法:修改 優化。

近些年,華為Android系統上頗下功夫,為Android系統持續不斷的貢獻代碼。雖然Android系統採用的Linux內核是開源的,但還是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消化、吸收,從而為我所用。

所以,華為一直以來都堅持在Linux內核層進行優化和創新。無論是從優化和創新的數量上,還是從質量上;華為對Android系統的貢獻都已經達到了全球的前列了。而華為在對整個Android系統的框架體系進行優化的過程中,更是對著有近5000萬行代碼的中間層進行了重點照顧。

為什麼要重點關注它們?因為它們是Android系統很多問題的病根。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看,和Windows系統剛剛進入中國的時候相比,我們已經進步了很多很多了。我們已經觸及到操作系統最核心的部分,能夠看到Android系統的核心源代碼,並對其做優化和創新,而這也正是華為自研鴻蒙OS的底氣所在。

Android系統到自研鴻蒙OS,華為對Android系統做了啥?

很多人或許還不知道華為這幾年到底對Android系統做了啥?編者就在這裡將我們已經用上的華為對Android系統做的修改進行一個簡單的回顧:

2014年,華為在EMUI 4.x上推出了TEE SS指紋,將敏感信息保存在特定帶上,極大地降低了系統功耗。此外,還新增了電池優化功能;支持超級免提3.0,3米內清晰通話;全向錄音,指向回放;支持語音接聽、語音查找、語音發簡訊;獨創自動碎片整理,改善手機越用越慢的情況,減少卡頓;並支持屏幕錄製、指關節交互。

在EMUI 5.x上,華為加入了Google原創虛擬垃圾回收GC/AOT技術,並引入資料庫IO並行機制、Ultra Memory等技術。尤其是支持智能學習加速,可流暢使用18個月而不卡頓,解決安卓最頭疼的問題。

到了EMUI 8.0,華為就已經進入到iAware、人工智慧、機器學習、資源調度、Graphic等領域的優化,共同組成了GPU Turbo。根據發布會得知這項技術是軟硬體協同的圖形加速技術,讓圖形處理效率提升約為60%,功耗減少30%。

在EMUI 9.1上,華為更是發布了方舟編譯器、超級文件系統。華為官方表示:採用方舟編譯器的EMUI9.1系統操作流暢度提升24%,系統響應度提升44%,在第三方應用重新編輯流暢度提升60%。華為方舟編譯雖然表示開源,但更多信息並沒有放出來,而開源看起來是賠錢的買賣,但是對於一個後入者。

這是一種能夠快速接觸到業界最新成果的方式,同時也是培養鍛煉人才的一種好方式。講到這裡大家或許就明白了,華為能有今天的成功,正是借鑒了Google模式。

只有平時深度參與開源項目,在一個個領域持續深入,最後才能有合適的時機厚積薄發,在系統結構上有所突破,現在時機來臨,鴻蒙應運而生。

寫在最後

正如王成錄博士總結的:任何技術本身,都跟不上應用的發展速度。因為一旦CPU或者GPU性能提升之後,大家使用時的精細化考量就少了。

事實上,華為在操作系統內核上有著比蘋果、谷歌都走的更遠、理解更透徹的技術自信;因為從EMUI 5.0開始,華為就下決心要把EMUI做成一個平台。通過對Android系統深度學習和創新,為消費者提供最佳的系統體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零鏡網 的精彩文章:

三星AMD聯手,手機GPU也要AMD Yes了?
從小米用高效供應鏈把價格打穿再到格力手撕奧克斯,核心科技呢?

TAG:零鏡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