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琺琅彩,憑什麼是瓷器中的「百歲山」

琺琅彩,憑什麼是瓷器中的「百歲山」

自康熙年間創燒成功以來,琺琅彩一直深藏宮中秘不示人,是「庶民弗得一窺」的御用瓷器。直到清末才逐漸流出宮外,為世人所知。

琺琅彩,其實正式的名稱應該叫瓷胎畫琺琅。在明代宮廷曾盛行過一種琺琅器,叫銅胎掐絲琺琅,因為尤以景泰年間製作的為佳,又被稱為「景泰藍」。 到了清代,在康熙的授意下,琺琅料在銅胎、金胎、玻璃胎,甚至紫砂胎等不同胎體上紛紛進行畫琺琅試驗。取得成功後,康熙又想到了景德鎮的陶瓷,便命人在瓷胎畫上琺琅,從此,中國的瓷器又增添了琺琅彩這個全新的品種。

琺琅彩為中國陶瓷史上最為璀璨的一顆明珠,康熙一朝創燒瓷胎琺琅彩器,選珠山御窯白膩素胎,燒成於紫禁城內養心殿側造辦處中,專為帝王御用,存世稀少,至為珍貴。彩料及繪畫均吸收西方工藝技法,題材甚具異域西洋意趣,並化裁宮廷院畫風致,畫法著重寫真自然,以光影明暗營造質感、深度及透視,彩料明麗凝膩,氣息妍美清新,其質量精絕,驚艷古今,煥發彩瓷魅力之新姿采,下啓雍干御窯華麗彩瓷之先聲,為清代彩瓷之冠。

琺琅福祿雙全壺 [ 編號:75662 ]

琺琅彩的價值

有古人評論琺琅彩的特徵:瓷質細膩,彩料凝重,色澤鮮艷,血統高貴,細如豪芒,怪不得宮廷御用。

而且,琺琅彩的製作難度很大,「古月軒」憑藉宮中造辦處的優越條件尚不能完全杜絕破損,工藝之複雜是可想而知的,再加上這個耗費人力物力財力的過程,就更加體現了它的珍貴。

一件琺琅器殘器往往身價百萬,完整器更動輒數千萬甚至過億。隨著時間的推移,琺琅彩的價值將不可估量。」

琺琅彩的主要特徵

一、先看瓷胎,胎質細薄,胎型規則,完整無瑕疵,大多為小件,超過一尺的都少見。

二、造型,多為碗、瓶之類的小件瓷器。

三、底為純白釉,不偏青也不偏黃,但釉面光滑潔凈無瑕疵。

四、琺琅彩釉色鮮艷且柔和,很少以純色而為粉彩型偶合色。色種多,同一物上可同時出現七、八種顏色,有時甚至多達十多種。

五、釉料特點:每一圖案均由多種釉色料調配而成。其釉料在燒結後,表面光滑,有玻璃質反光感,有時還可以反射出蛤蜊光效果,十分美觀。釉料均凸出底釉,略高於底釉面,有明顯的立體凹凸感,閉眼用手摸可明顯感覺到,若用高倍放大鏡可看,可以看到,在釉面上能看到極少的開光紋,這一現象用普通方式是看不出來的,這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特徵。

六、繪畫與紋飾:琺琅彩瓷器的畫功特別講究,繪畫與紋飾,琺琅彩器畫功特別講究,多為功筆畫;各個朝代有所不同,如康熙的琺琅彩大多為色地,其色地的色以紅、黃、蘭、綠、紫、胭脂色等。在色地上畫纏枝牡丹,折枝大朵花卉,團花中心書壽,「萬壽無疆」,九秋菊花等。康熙琺琅彩的特點是有花無鳥,其色彩調配比雍正乾隆兩代都差一些。雍正的琺琅彩比較成熟,工藝上有所突破,彩料更為豐富。雍正時期有色地彩繪,但更多的採用了白地彩繪。白地彩繪能更好地突出琺琅彩釉的艷麗鮮亮。雍正琺琅彩紋飾多為山水、竹石、花鳥等景物,同時在繪畫中配以相應的詩句,溶詩、書、畫於一體,別有風味,顯得更加高雅。雍正時期還盛行單色作畫,如用胭脂紅、深蘭、墨彩……任選一色成畫,頗有中國畫風格。

琺琅彩自古品質高貴,其工藝之繁雜,代價之高昂奠定了它必出彩於世的命途。

琺琅彩瓷器既有西方文藝復興之勢,又具中華傳統文化之形,堪稱中西合璧之典範、近代藝術之瑰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盞堂 的精彩文章:

8千萬的建盞,配什麼茶?
從古代「穿越」來的茶器,讓我明天就想開始喝茶

TAG:古盞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