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第六屆全球電影產業鏈發展論壇:行業大咖把脈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關鍵環節

第六屆全球電影產業鏈發展論壇:行業大咖把脈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關鍵環節

上海電影集團董事長任仲倫、博納影業高級副總裁蔣德富、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陳旭光、愛奇藝會員及海外業務群總裁楊向華等影視公司高層、學者專家就中國電影工業化流程、影視職業教育、電影投融資等影視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展開了深入討論。

6月15日,第二十二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之前,由上海交通大學文創學院以及美國電影協會、溫斯頓·貝克公司聯合主辦的「第六屆全球電影產業鏈發展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包兆龍圖書館舉行。上海電影集團董事長任仲倫、博納影業高級副總裁蔣德富、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陳旭光、愛奇藝會員及海外業務群總裁楊向華等影視公司高層、學者專家就中國電影工業化流程、影視職業教育、電影投融資等影視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展開了深入討論。

以下為嘉賓觀點摘編:

關於工業化流程:中國的電影工業化之路怎麼走?

上海電影集團董事長任仲倫:

「深挖洞、廣積糧」 中國邁向電影強國需要一批支柱性企業

第六屆全球電影產業鏈發展論壇:行業大咖把脈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關鍵環節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過去一年,中國電影依舊穩健發展:電影產量繼續增長,達到1084部,觀影人次達到17億多,銀幕也增長超過了6萬多塊,這都是去年中國電影進步的標誌。2018年,整個電影市場發展放緩。在放緩基礎上,中國電影界變得理性、冷靜了。我們不再討論或者糾結於在哪一年超過美國,而是思考如何走出一條屬於中國的電影發展道路,真正通過我們的努力,走向世界電影強國。相對於前幾年追求票房、銀幕數量、觀眾人次,我覺得這個覺悟本身就是中國電影產業的一種成熟和進步,這種進步會換來更全面的進步。

今天我們討論了電影的國際化標準體系,其中包含專業化。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電影傳統,都有自己未來選擇的發展方向,但電影本質上來說是一個全球性產業、全球性語言,需要一個基本的全球性規則,這個規則的建立對於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都是重要的。

我從2015年開始提出一個觀點,中國要成為電影強國必須有強大的電影產業支撐。對於電影產業鏈,我有幾點思考:

第一,美國五大電影公司佔據了北美將近80%、全球將近26%的電影票房,它們是美國電影的支柱性企業,也是美國作為電影強國的標誌性企業。

第二,一個國家有幾千家小型的專業電影公司,我認為這構不成電影強國的支柱。國內很多電影公司抗風險能力比較弱,做得再好的企業,說不定三五年以後一場風險和壓力就垮了。電影是資本高度集聚的行業,同樣也是風險高度集聚的行業,各領風騷三五年可能,長久發展很難。

因此,從我們這麼多年的實踐來看,一定要「深挖洞、廣積糧」。所謂「深挖洞」是指把產業結構打好,「廣積糧」是指把商業模式做好。除了專業化的企業,我期盼中國也有自己的五大、十大(電影公司),他們能夠成為中國電影強國的基本支撐和中流砥柱。

博納影業高級副總裁蔣德富:

中國電影產業5年內會有大反轉

第六屆全球電影產業鏈發展論壇:行業大咖把脈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關鍵環節

從1993年進入北京電影製片廠到現在20多年時間裡,我見證了很多電影公司的發展歷程,它們有過高潮,也經歷過低谷,它們在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過程中不斷探索,並在探索中前進。關於國際化標準,我們要如何建立這個體系?我認為首先要做好自己,找到適合我們的電影製作標準。

我們拍過很多合拍電影,如《唐人街探案》,我認為有些海外標準和流程不適合中國,不必照搬過來。舉個例子,在好萊塢燈光師就是燈光師,他不可以拿攝影機。但在中國,一個崗位可能要干多個人的活兒。因此,我最大的願望是中國電影人能夠找出一條適合我們自己發展的道路。在這個前提下,跟國際機構、國際影視行業交流、碰撞。

從1999年開始,我有幸經歷了中國電影市場第一次改革。現在,中國電影產業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中國電影市場規模已經全球第二,我相信份額離全球第一這個目標也不遠了。我們現在要做什麼?套用一句中國俗話——「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不管是大集團,還是比較年輕的公司,都應該各取其長,善於做什麼就把它發揮到極致,而不是都奔著完整產業鏈的方向發展。

這麼多年,我也看到很多優秀的中小公司,因為一兩部電影倒下了,或者說從這個圈子裡消失了,非常可惜。這些公司不是沒有能力,它們可能是選錯了題材,也可能是在製作方向上發生了一些失誤。我一直在研究中國電影的產業方向,究竟是不是萬馬奔騰一起往前跑?我覺得一定不是,中國電影產業在5年時間裡會有很大的反轉,很多中小公司會靠在大公司下面,完成內容製作,發揮他們的製作能力和力量。

威秀娛樂集團亞洲公司總裁艾秋興:

美國的大製片廠模式已經被淘汰

第六屆全球電影產業鏈發展論壇:行業大咖把脈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關鍵環節

美國的大製片廠模式已經被淘汰,為什麼被淘汰?電影市場快速發展,在數字化、信息化等趨勢下,電影公司不可能什麼都做,因為在不同板塊都有公司做得非常透。所以,中國也不需要這樣所謂的一個大製片廠,基本上全世界都不需要了。

找最好的題材、最好的製片人、藝人合作,完成作品後找最好、最專業的宣發公司、娛樂公司,我們可以非常輕鬆地找到合作夥伴。所以我們的重點是開發製片管理、投資、後期製作等業務,而類似宣發等業務,我們沒有這個平台,也不感興趣,我們感興趣的是跟好的發行商合作。

關於影視職業教育:中國電影產業最缺什麼人才?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陳旭光:

行業需要綜合素質過硬的製片人

第六屆全球電影產業鏈發展論壇:行業大咖把脈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關鍵環節

中國電影在發展,人才需求量特別大,每個環節都人才奇缺。從某種角度來說,攝影師、美工、後期人員等不同環節的人才都重要,但如果一定要問我最缺什麼?我認為是具備綜合性素質的製片人——一個懂經濟、管理、藝術、市場,能管人、管錢的製片人。我在最近一系列文章中都在談電影產業要從導演中心制轉向製片人中心制。製片人最難培養,但也最重要。他可以把握整個電影的生產環節,他要有非常開闊的胸襟和眼光,能夠協調整個電影生產的各種人力、物力、財力。

愛奇藝會員及海外業務群總裁楊向華:

對於愛奇藝來說,人才永遠是稀缺的

第六屆全球電影產業鏈發展論壇:行業大咖把脈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關鍵環節

我覺得電影產業中四個崗位——導演、編劇、演員、製片人,相對重要。從愛奇藝自身來說,愛奇藝內部主要是藝術家和技術結合的兩類人才。愛奇藝工程師有4000多人,剩下兩三千人是創意、內容相關的人才。工程師一般都是左腦思維,邏輯能力比較強;創意人才都是右腦思維,創意、感性思維比較強。這幾年來,這兩類人的碰撞產生了很多好的結果、創意、想法。但最早的時候,這兩類人都不懂彼此,聊天也聊不到一起。工程師說代碼、程序,那邊人完全不懂;另外一些人講鏡頭、各大電影節,工程師也完全不懂。後來經過多年的互相學習、交流,慢慢地兩類人開始融合。

對於愛奇藝來說,人才永遠是稀缺的,真的招不到人。懂技術的人好招一些,但是電影生產和製作人才非常少。因此,我覺得中國綜合性高校影視相關人才的培養非常重要。因為這不僅是藝術問題,還是思維、產業和技術能力的問題。中國最好的學生其實在綜合性高校里,如果這些人不進入電影產業,人才是會斷層的。

但是我們也發現學生從學校畢業,真正參與到工作當中,是脫節的。導演、編劇也好,製片人、演員也罷,他們當中絕大部分一畢業就失業,很多人都轉行了。導演專業的學生,不可能一畢業就拍院線電影,中間環節在哪兒?愛奇藝希望能夠在中間環節為這些行業新人搭建平台、創建機會,我們鼓勵青年導演拍攝一些成本相對低的網劇、網路大電影,讓他們一步步成長。這些都是非常關鍵、非常重要的實踐,誰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工程師同樣如此。

導演、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藝術總監陳大明:

呼喚創作型製片人

第六屆全球電影產業鏈發展論壇:行業大咖把脈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關鍵環節

我也是做導演的,現在回來當老師。我舉個例子,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基本上只有一類人,要麼當明星,要麼當導演。最終所有人都改行當導演了,攝影改導演、美術改導演、演員改導演,大家似乎都不想做別的行業。

從我的角度來說,中國電影缺的是兩種人才,一種是專業化人才。大家都去當導演,沒有人做道具、燈光或是劇組的其他具體崗位。比如說我們最缺的是場記,幾乎找不到合適的場記,但場記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崗位。我記得有一位來自中國台灣的場記,他去帶徒弟,現在徒弟收費高得不得了。

還有一種是創作型製片人。現在中國的很多企業,包括阿里、騰訊,他們的很多影視從業者都太年輕了,不了解劇本是怎麼回事,經常把最好的東西扔掉。現在很多公司讀劇本,根本讀不懂,沒有生活經歷,沒有當過父親卻要聊一個講父親的故事,怎麼能理解?真正的製片要了解故事、劇本,更多的是了解人物。我們缺真正的創作型製片人,有激情、懂劇本的製片人。

關於影視投融資和海外市場:

加強影視業投融資基礎建設,拓展海外市場發行思路

騰訊影業副總經理、大夢工作室負責人陳洪偉:

中國公司應布局、規劃國際影片及全球市場

第六屆全球電影產業鏈發展論壇:行業大咖把脈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關鍵環節

以往,中國電影公司只服務於中國電影市場。隨著Netflix等影視公司全球影響力的逐漸展現以及好萊塢影片在中國佔有巨大的市場空間,我認為中國電影公司可以著眼於全球市場的影片,著手布局、規劃全球市場,讓電影業務發展方向變得更多元,具有更大上升空間。

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總經理苗曉天:

中外雙方了解對方市場才能製作、發行國際題材影片

第六屆全球電影產業鏈發展論壇:行業大咖把脈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關鍵環節

近幾年, 中國電影市場發展迅速,某些好萊塢影片的中國票房超越北美,吸引了很多境外公司的製片人來中國尋求合作。這使得中國對外合作合拍的電影數量不斷增加,特別是中國與歐洲國家合拍的影片數量遠超中國與亞洲國家的合作數量。

但中外合拍片中,成功的項目很少。有的項目中外想合作但沒實施,有的外國電影人來中國交流一段時間後還沒談成合適的項目。我認為,導致這一情況可能與中外文化差異有關,差異使得溝通、探討、合作比較困難。另外,中外雙方對對方的市場情況不甚了解也讓合拍片難以成功。有次,我拿到一個歐洲尋求中國合作的項目,發現故事不符合中國觀眾口味,難接「地氣」。因此市場上難見國際題材的合拍片,同時導致合拍片在國際市場上發行成績不理想。

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總經理葉寧:

融資系統規範化和標準化讓中國電影市場發展更快

第六屆全球電影產業鏈發展論壇:行業大咖把脈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關鍵環節

中國電影行業融資系統亟需解決規範化和標準化問題。從去年到現在,很多電影同行連稅收政策都不理解。這意味著融資這一電影系統化的基礎設施,還需建設很長時間才能完善。

雖然中國電影產業這條路不是一馬平川,但我們必須堅持信念,創作出有新意的內容,就一定會在市場中得到良好的反響和優異的成績。因為中國電影市場正處在快速有序和不斷規範化的發展階段,它的生命力很強,很快就會變成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為實現這一目標,中國電影人還需把各個環節做得更好、更有序、更規範化。

當前,很多中國電影人為中國電影國際化,為國際優秀電影人才在中國展開的電影合作,默默付出了很多辛勞。即便電影拍攝的每個環節頗具挑戰,但這也是每個電影人必須克服並完成的事情。

聚合影聯CEO 講武生:

國產片發行海外市場要突破類型圈層、大膽預留資金、藉助電影節影響力

第六屆全球電影產業鏈發展論壇:行業大咖把脈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關鍵環節

近幾年,中國發行公司都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但成效不大,一直停留在最基礎的影片海外播映版權上。導致這一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三。第一,在影片類型層面,近幾年國際市場僅對中國功夫影片的認知度較高。雖然《流浪地球》的問世使得中國科幻片得到國際市場的一定程度認同,但本質上中國文化還未被國際真正認同。如果這個問題不能解決,中國電影類型上的突破始終還是在追隨好萊塢的成功模型。例如即將在8月上映的《上海堡壘》,由於我們在影片規劃前期階段沒有國際市場發行的自信,因此最初影片在海外市場僅交易了版權,並未嘗試其他海外市場發行模式。那麼,想要突破中國電影類型在國際市場的固有形象,就如同業內常談的突破圈層一樣,我們需要學習好萊塢對世界市場的認知規律,將中國電影海外發行市場重點放在中國經濟輻射的維度內。比如金磚四國中的印度、南非、巴西,中國可以藉此建立這些國家觀眾對中國文化的認同。

第二,中國電影海外發行要在發行預算上更大膽。由於中國電影發行公司總認為國產影片無法得到國際認同,因此不管是歐美市場還是東南亞市場,影片的主發行方不會單獨拿出預算開拓國際市場,而是委託中間商負擔發行預算,使得中國發行公司根本沒有拓展國際市場。

第三,中國應該積極地藉助有重大影響力的電影節,使中國各類型影片能夠進入全球市場。近幾年,很多小語種影片進入中國市場並取得不俗成績,它們大多藉助在國外各大電影節獲取知名度,增強了傳播效果,如西班牙、泰國、印度影片多次獲得成功並為中國市場所接受。

推薦閱讀

高希希、侯鴻亮、趙冬苓共話「熒屏新時代」|獨家

2019下半年值得關注的劇集|獨家

如需轉載請在文章開頭註明來源,並附上原文鏈接。更多資訊請登錄手機版「綜藝+」m.zongyijia.net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