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正視幼師需求 遇見職業幸福

正視幼師需求 遇見職業幸福

提升幼兒教師職業幸福感的關鍵,是從根本上關心、滿足幼兒教師的真實心理需求、現實生存需求和職業發展需求。

幸福感是一個相對主觀的感受,不同的人對幸福的體會不同;不同的情境,個體的幸福感受也不一樣。知足常常會提升幸福感指數,壓力和不滿足常常降低幸福感。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工作的辛苦他們自己最清楚。通過調研,我們發現「工作強度大,永遠有干不完的活,常常義務加班,安全責任重大巨大,工資低社會地位低……」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一些幼兒教師還要常常面臨人際的壓力(家長的不信任與誤解、領導的不理解與期望值過高、孩子們越來越難應對等)、專業的壓力(專業素養低、工作吃力難做)、學歷的壓力(整體學歷低、無證上崗現象在廣大農村地區還是有一定比例存在),以及社會的壓力(社會地位偏低、工資待遇低等),進而導致教師職業倦怠。「工作很累、很辛苦」「如果有更好的工作,可以考慮改行」等聲音的背後,隱含著幼兒教師的幸福感不高的現實問題。

找到幼兒教師職業幸福感偏低的根本原因

如果說工作的壓力帶來職業倦怠,降低職業幸福感,這僅是問題的表象,其背後隱藏的更深層次的因素才是影響教師職業幸福的關鍵。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為我們找到了一種解釋。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五個層次,五個層次依次逐漸得到滿足,只有滿足了較低層次的需求才能產生高一級的需要。借用這一理論分析幼師這一職業,也能找到幼兒教師幸福感偏低的原因。

首先,相對微薄的收入難以滿足生存和安全需求。生存需求主要包含生存的需求,以及由此帶來的安全感。反觀幼兒教師的生存條件,居高不下的房價即使對於一個三、四線小城市,月薪2000元的幼兒教師可能需要三個月不吃不喝才能購買一平方米的面積。因為,長期以來,幼兒教師的工作強度與收入一直難以平衡,收入不成正比直接導致他們心理失衡。一位學者對廣東省幼兒教師做過一次調查,其中有關於「對自己工資待遇的期待」一題,發現多數幼兒教師認為每月7000元的薪水可以基本滿足自己的需求;在對河南某高校本科生的調查中發現每月3000元是學前專業學生的薪酬底線,每月5000元他們基本滿足。這些還是在不考慮疾病等一些意外事故的前提下。但是生活往往還有些意外,一旦遭遇,就是雪上加霜。正是未來生活的不可預知性和自己微薄的薪水,增加了幼兒教師內心的恐慌和不安。

其次,工作性質難以滿足歸屬與尊重的需求。相對微薄的收入不僅使得安全感難以保證,還會讓社會地位有所降低。幼兒教師面對的教育對象是不諳世事的幼童,教師負責幼兒的吃喝拉撒睡,每天在喧鬧聲中度過,難有片刻安靜。他們常常感到,從早上入園到下午離園,都懸著一顆心,生怕孩子有個閃失。孩子離園後才會長舒一口氣,慶幸一天平安無事,緊接著就是對第二天的擔憂。作為幼兒教師,他們不僅要能歌善舞、吹拉彈唱,還得刀剪繩梯刷樣樣工具都得會。幼兒教師常常被當作「保姆」「孩子王」,甚至是「吃青春飯」的職業。幼師職業嚴重的陰陽失調,單位里女性優勢現象明顯,搬搬抬抬的臟活重活都得自己干;好不容易來了男幼師,但他們的收入很難支撐一個家,來了沒多久又會流失。這樣的工作環境和工作內容,使幼兒教育成了他人眼中的「小兒科」,幼兒教師成了別人眼中的「保姆」。他們在社會中找不到自己的價值感和存在感,缺乏歸屬感,自尊難以建立,以至於某些在讀學前專業的大學生不願承認自己所學專業是「幼兒教育」,原因是這個專業讓自己很「沒面子」。幼兒教師職業社會地位不高是這一專業的普遍痛點。

再其次,理解的偏差導致一些幼兒教師對教育行為的認識無法滿足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幼兒園階段是為人的一生奠定基礎的重要時期,是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關鍵期,然而,一些家長期待自己的孩子能提前學習知識,他們期待教師能全天候盯著自己的孩子使自己的孩子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在幼兒園毫髮無損。幼兒教師盡己所能保護孩子的安全,仍然有閃失的地方,因為教師眼裡是所有的孩子而不是一個孩子。教師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進行教育教學活動,卻難以應對家長的偏見和誤解,以至於教師更多的精力是在和一些不懂教育的家長進行交往。甚至,教師用在家長身上的精力要多於和孩子的互動。對此,有的幼兒園為迎合家長,放棄了科學規範保教,使自己離真正的專業教師發展漸行漸遠。

幼兒教師職業幸福感獲得的可能路徑

提升幼兒教師職業幸福感最關鍵的是滿足他們的需求,這些需求不是靠社會對教師的讚譽來號召幼兒教師多講奉獻少提要求獲得的,而是從根本上滿足教師的心理需求。

首先,按勞計酬滿足教師對生存和安全的基本需求。人具有自利的本性,生存需要是第一位的。調整幼兒教師薪酬標準,雖然不是萬能之策,但一定是重要之策。對幼兒教師進行調研,獲得幼兒教師整體對薪酬待遇需要的平均水平。按照標準,結合當地生活水平狀況,制定適宜的幼兒教師工資標準。用這種方式改變社會對幼兒教師工作價值的偏見與誤解,提高全社會對幼兒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從而相對客觀、公平、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教師的內在潛力。

其次,解放教師由教師「管」變為幼兒「理」。幼兒教師之所以辛苦是因為教師的大部分精力都耗在管理幼兒身上。一般來講,3個教師要管理好30個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何等辛苦。但這不應該是幼兒教師工作的常態,需要展開一場教育的變革,將幼兒園常規工作由教師的「管理」轉變為幼兒的「自理」,教師只需要做到提醒和陪伴。當教師將主動權移交到幼兒手裡時,意味著幼兒將為自己負責,教師是支持者、合作者和推動者。這才是教育的應有之義。那麼,這也可以讓教師的工作量由靠體能消耗轉為專業理念引導,真正將教師從煩瑣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

再其次,為幼兒教師賦權增能實現其價值。幼師職業幸福感偏低還在於在工作中找不到自我存在感和價值感,導致自我效能感低。現實中,教育幼兒的最大阻礙和最大支持都來自家長,引導好家長幼兒的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或者說,教育孩子首先要指導家庭教育,這樣的效果要相對顯著於孩子。基於這樣的認識前提,不妨讓幼兒教師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承擔指導家庭、引領家長的社會職責,這也是學校的社會功能的體現。如此,幼兒教師的歸屬與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實現需求方可以最大限度滿足。

(作者系河南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

《中國教育報》2019年06月16日第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灰摩卡:中俄民間交流的一股小小暖力量
全球藝術青年大學生角逐百萬大獎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