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不務「政」業的康生,是如何玩轉書法的?

不務「政」業的康生,是如何玩轉書法的?

總第一五五五期;歡迎關注。

作為近現代有名的政治人物,康生的功過,自然由歷史學家們去評說。我們書法小號,收縮視野,此文僅來看看在繁忙的政治生活之外,作為書法家的康生,有哪些閑事。

書法,以法論之,是務實的;以藝論之,是務虛的。然而,法能表藝,藝能養法。虛實之間,兩手雙修,其實是一名真正的書法愛好者,需要努力拓展、並維持終生的一種學習態度、生活方式。

下面,我們就來看幾則康生的遊藝故事。

01/

他的司機也成了專家

據某位老幹部回憶:康生有一種怪思想,說存錢是骯髒的,他從不存錢,多餘的錢全部用在購買文物上了。康生主要購買兩類文物:硯台和善本書。...他看中的東西,從不還價。

康生每天工作很長時間,工作閑暇,他的休息就是玩賞文物。他會加工、雕刻硯台,常跑琉璃廠。他的司機李存生也成了這方面的專家,會拓片,會製作硯台,能做細木工。(據王力《王力反思錄》)

上圖為康生送給司機李存生的硯拓本,並且諄諄叮囑地寫道:

此拓甚好,拓工及哲學研刻工均可,希望你不斷提髙文化藝術水平,繼續鉆研,不驕不輟,努力深造,前途可望。李存生同志加勉,康生題,時年六十有五。一九六二年十一月九日,康生

02/

點評調侃紀曉嵐

康生每天工作很長時間,睡覺時間很短,只有幾個鐘頭,他對古今中外的一切事情都要發表意見,並用硃筆批他看到的所有文字材料,每天如此,日夜如此。他自稱 「今聖嘆」。

我們來看看,康生是如何點評紀曉嵐的。

下面這方硯台,紀曉嵐的鑒賞評定為「端溪綠石上品」。但是,康生卻不這麼認為:

紀曉嵐自名為識硯者,還刊行歸雲硯譜,其實他對硯連基本常識也沒有,他把洮河石當作綠端,把青州紅絲當作紅端,他不知端石為何物,更不必說識別古硯了。——康生,一九七零年二月

也就是說,康生認為紀曉嵐根本就不懂端硯。但是,在另一藏硯上,康生又認為紀曉嵐是「巨眼」:

康生所藏明代五銖硯的拓本,以及康生手寫的解說文:

文達君(紀曉嵐謚文達)題漢五銖硯,由廣東文物店方面同志攜來北京,正值暑熱,長駐香山養病靜閑,各地出土此季甚多,由不明者托來京之同志攜來索題,此五銖硯當為明人所制,又經文達公之巨眼,當有品位之故物矣。 時五四年七月 於香山 康生(印)

也不知道,康生說的這兩段話,哪個是真哪個是假?

03/

軍方硯友

康生寫給陳秉忱(山東人,1955年授上校軍銜)的信:

「秉忱同志,謝謝你贈我的南村硯。硯面方正而平,不宜楷草,故以篆書題之,側面請你一題,最好說明此硯原為簠齋先生所存,某年由你贈我。我現在無工夫刻,李存生還不能刻此名硯,你題後或請你自刻,或請梅行同志刻之。康生 九月十一日」

04/

左比右好

康生給宮維楨(南京文管會)的寫信:

「宮維楨同志:謝謝你幾次寄來的東晉諸墓誌拓片。王興之、謝鯤等墓誌出土,這是書法史料的一個重要的發現,對於研究晉代書法很有價值。南京文管會關於王興之的考據,也是很對的。……」

信的最後:

「自己覺得左手的較好一點,請你們看看是否真的「左比右好」?一笑!」

語涉雙關,康生一笑,不知道多少人心驚膽戰。

05/

知名題籤

「曹娥碑墨跡」(遼寧博物館藏)康生題

06/

教老婆如何學書法

康生曾書錄孫過庭《書譜》贈曹軼歐(康生妻),意思是要她理解如何學習書法。

這段話很多書友都知道,但是康生還是用他最擅長的章草來寫的:

「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後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仲尼雲五十知命,七十從心。故以達夷險之情,體權變之道,亦猶謀而後動,動不失宜,時後之言必中理矣。是以右軍之書,末年多妙,當緣思慮通審,志氣和平,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軼歐同志正,康生。」

鈐印:「康生」「雙殘猷健老人」

谷牧題籤條:初學分布。

另外,還有一份康生臨《書譜》的作品,由此可見,康生書法,得力處頗多。

07/

釣魚台人

康生作畫,自題:

「少習丹青藝未通,棄家擱筆醉東風。淤泥不染人間換,戲把蒼毫作畫工。一九六三年四月七日休息日,一時遊戲,亂塗數筆,併錄舊作一首,以博王力同志一粲。」落款是「釣魚臺人」。

07/

「大公無私」

傅大卣給康生刻的印章:「大公無私」

傅大卣任故宮博物院文物鑒定顧問,精通甲骨、玉、陶器、銅器、硯等,傅大卣的篆刻,康生十分中意。

09/

康生抄經

康生書《波若羅蜜多心經》

10/

相由心生

——康生左手

11/

山雨欲來風滿樓

書法入門

提供有價值的書法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入門 的精彩文章:

蘇東坡書法七大典型特徵

TAG:書法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