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英帝國為何故意放棄3000萬殖民地?現在才看到高明之處

大英帝國為何故意放棄3000萬殖民地?現在才看到高明之處

從世界歷史來看一個國家只會嫌棄自己國土小,希望獲得更多的國土,卻從來不會嫌棄國土多,這就是各國為了土地,打得你死我活的原因了。但是這個也有例外,很多國家卻主動放棄領土,而且還是超大片的放棄,比如說,俄羅斯就自己放棄500萬平方公里土地,搞得蘇聯解體。還有就是大英帝國,3000萬平方公里土地崩潰,也是其故意推動的,很多人不理解了,為何這麼多的領土不要呢?其實現在才看到高明之處。

大英帝國近代因為工業革命和科技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原材料產地,以及商品的傾銷地,所以不斷推動對外的擴張,不斷推動在海外建立殖民地。因為很多封建國家,如當時我國,日本,非洲等地,那都是緊鎖國門的,既不賣資源也不要商品。

於是大英帝國只好將它們打成殖民地了,這樣可以強行實現自己對資源和商品銷售的需求。所以這也是大英帝國近代建立3000萬廣闊殖民地的主要原因了。而這個3000萬殖民地,在二戰徹底崩潰,而且是迅速的完全的崩潰,只剩下24萬平方公里的本土。

對於此,很多人那是至今不明白了,英國作為戰勝國,國力強大,為何卻讓3000萬土地丟的是一點不剩呢?其實這個就是大英帝國故意的,也就是英國故意放棄殖民地。為此,很多人現在還在嘲笑英國,認為英國自取滅亡,認為英國人傻,放棄殖民地,現在混的慘,而且國土狹小,都是因為放棄殖民地的原因。

對於此,只能說你沒看懂,到現在其實我們才看到英國的高明之處。為何這麼說呢,我們來分析一下。英國佔據廣闊殖民地的目的其實就是上面說的資源和商品,除此之外其他都沒用,因為這些土地,都在千里之外,民族語言都不同,不可能像俄羅斯那樣,都搞成自己領土。

所以這種狀況下,獲取最大的利益,那是關鍵。為了獲得資源和商品傾銷地,英國不得不直接派兵,花費大量的錢財,用於維護當地的秩序和治安,這在早期那是很划算的,但是到後期卻成為英國巨大的負擔。可以說英國的衰落也正是因為殖民地花費太大,使得利潤極度減少造成的。

而二戰後,因為新的工業革命的推動,和世界一體化的發展,開放和貿易成為大家都認的事情,也就是說,英國沒有必要用統治的方式獲得資源和商品傾銷地了,只要掌控得當,這些很容易獲取。此外,因為蘇聯等大國的攪局,殖民地獨立意識暴起,到處都是遊行示威甚至暴動起義,這使得英國在殖民地的成本那是更加的巨大,更加的難以覆蓋。

與其這樣慢慢拖死英國,還不如主動不要了。所以戰後英國開始故意讓殖民地獨立,不過在獨立之前,基本上會用資本控制這些地區的核心部門,同時製造點矛盾。如在印度,就搞了民主制度,還有印巴分治,民主制度直接限制印度工業化發展,而巴基斯坦那是留給印度的定時炸彈,一旦引爆,那麼印度永遠不可能跳出英國制約。

所以就是這些事先的安排穩妥後,英國推動殖民地獨立。而3000萬殖民地就是這麼獨立的。而英國在這些殖民地都獨立後,基本控制了他們的核心經濟,包括資源和貿易,也就是說,殖民地的資源和商品傾銷地功能一個都沒變。而且英國還不用損失一分的治理費用,也就是無本萬利,這才是支撐大英帝國到現在的最大原因。

更加重要的是,殖民地獨立後都加入了英聯邦,還都聽英國的,這可謂是一箭三雕。所以現在才看清楚英國的套路,才看到英國不愧為戰略高手,高明之處一目了然啊!

歡迎關注【還原歷史真相】,每天為您更新新鮮的歷史資訊,不出門看天下事!

參考文獻:《大英帝國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還原歷史真相 的精彩文章:

內賈德第二個任期,為何要跟哈梅內伊鬧翻呢?
敘利亞戰爭最大的贏家,不是俄羅斯,也不是敘利亞,而是這個大國

TAG:還原歷史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