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曾眼睜睜看著同學死亡,名中醫重新審視:總結出6條健康真相

曾眼睜睜看著同學死亡,名中醫重新審視:總結出6條健康真相

曾眼睜睜看著同學死亡,名中醫重新審視:總結出6條健康真相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本文作者:

郝萬山,首都國醫名師,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

作為學者,郝萬山一本《郝萬山傷寒論講稿》早已被當代中醫教育界視為圭臬。

作為醫生,郝萬山已從醫近50年,救治患者無數。

作為健康科普教育者,他在健康教育的講壇上已經耕耘了50餘年,《百家講壇》的《郝萬山說健康》節目讓他的名字更是家喻戶曉。


有病了才去治療,其實已經晚了!

我的一個同學大學畢業的時候得了感冒,進而染上了扁桃腺炎,接著竟發展到腎小球腎炎。幾年之後疾病就進展到腎功能衰竭。雖然在北京為他找到了腎源,做了腎移植,但過了一年,移植的腎又腎衰了。之後又是第二次腎移植,可過了半年,這位同學還是因全身多臟器功能衰竭而去世了。

他是醫生,在大醫院工作,可最後還是挽救不了他的生命。你說醫生能幹什麼?

《黃帝內經》里有一句話:「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意思是,疾病形成了才去治療,這就像口渴了找水喝,結果井還沒打;要打仗了,才發現連兵器都沒有,還要鑄造兵器,這不就晚了嗎!

我上學的時候讀這句話,很不以為然。然而,眼睜睜地看著年輕的同學一步步走向死亡,讓我重新審視這句話的重要意義——一定要重預防。


把健康交給醫生,實在是一個誤區!

我四十多年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醫生能幹什麼?」。

醫生並不是萬能的,醫生只不過是在人患病以後,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人們適當減輕痛苦,延長一定時間的生命。真的病入五髒了,醫生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很多人把健康交給醫生,不注重養生保健,實在是一個誤區。

一個人對自己的身體最了解,平日多學點養生知識,多關注身體發出的一些信號,對疾病早發現、早應對,需要時向醫生求助。


真正的醫生就是我們體內的自調機能!

人體健康的保護系統,就是與生俱來的「自我調節機能」。

人體的自我調節機能,具有自動優化的調節能力。在內調節各器官之間功能的協調性和穩定性,並對病變進行修復和康復。在外調節對環境的適應性和順應性。這就是健康的保證。這個機能也包括了西醫所說的免疫系統。

如果不是萬不得已,為了工作需要,你千萬不要過著白天睡覺、夜間瘋玩、晝夜顛倒的生活,這肯定會對你的自調機能造成很大損耗,非常不利於健康。不改變這些不良生活方式,就無法保證自己體內的自調機能。

真正的醫生不在醫院,就在我們身體之內。真正的靈丹妙藥不在藥房,就在我們身體之內。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我的健康我做主。


養生,就要順應自然規律!

人們常說「春捂秋凍,百病不生」,這實際是提示在春季和早晨,保溫是利於保護和促進陽氣展發的,連衣服都要求適當多穿,要春捂早捂,如果你在這個時段喝涼水,用冷水沖澡,這和春季里小苗剛剛出土,突然來了一場霜凍有什麼區別?

在自然界,如果一棵植物違逆自然規律,一定要冬天發芽生長,等待它的就是死亡。養生,也要順應自然規律。

《黃帝內經》中說:「食飲有節,起居有常。」

「食飲有節」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合理膳食、均衡營養、戒煙限酒。

「起居有常」也很好理解,簡單說就是該起床時起床,該睡覺時睡覺,不過度熬夜也不賴床,作息規律。這句話看似簡單,卻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甚至日夜顛倒都是常事。

運動方面也要「有常」。有些人不想動的時候,能在家宅一周不運動,有時候又一拍腦袋,出門打上三小時的球,這樣的運動方式就是「無常」,不值得提倡。長時間不運動,人的代謝以及心肺功能都會下降,如果這時候想運動,一定要做到循序漸進。


心要靜,身要動!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到四川講課,當地的醫生無意間提起位於都江堰附近有一個長壽村,地方非常偏僻,但百歲以上的老人很多。我連忙追問,這麼重要的信息,為什麼不報道出來,讓大家都知道呢?

這個醫生苦笑著回答:「調查隊去過幾次了,但我們不能公布調查情況。都說抽煙不好,他們都抽自己曬的大煙葉子,從十來歲抽到一百多歲;都說喝酒不好,他們都喝酒,喝自己糧食釀造的白酒;他們都吃肥肉,吃自己養的大肥豬肉,別的肉、海鮮都沒有。難道我們去宣傳,抽煙、喝酒、吃肥肉能活一百歲?」

我分析,心要靜、身要動,就是他們的長壽之道。他們地處偏僻,過著自耕自足的平靜生活,對身外的錢財名利,聲色犬馬不去追求,符合心靜原則。他們自幼耕作,一直到老,符合身動的原則,這就是他們的長壽之道。

可面對工作和社會的沉重壓力,人們怎麼能夠心靜呢?

我的方法是:用智慧去處理一切事情,而不是用情緒去處理事情,就不會影響健康。

動能生陽,陽氣通達,代謝流暢,身體就會健康。老年人要經常輕運動、勤運動。我每天都會快步走,如果時間允許,我會走上兩個小時,有時一天上六七個小時課,我會在講台上走來走去。①②


保持四樂,多活5~10年!

一個健康的人,不管他處在社會的什麼地位和階層,都應當有一種知足常樂、內心平衡的滿足感和幸福感。這就是《黃帝內經》所說的:「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

你吃你的山珍海味,我不眼饞,我吃我的粗茶淡飯,我就感到味美香甜。你穿你的高檔名牌,我不羨慕,我穿我的布衣麻衫,我就喜歡。只有這樣,才能保持一種內心平衡的滿足感,才是一種健康人的心態。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不管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什麼樣的艱難困苦,都要保持淡定的心態,理智面對,用智慧去化解和克服一切,把一切困苦看成是對我們心智的考驗,對我們身心的歷練,讓我們生命中每天留下的都是一條條寬寬亮亮的光明記錄,而不是一條條窄窄黑黑的苦難痕迹。

如果生活中我們經常保持「四個快樂」:助人為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沒樂找樂,就可以多活5到10年。

名中醫的6句健康真相,

值得所有人注意!

轉發出去,讓更多人看到!



本文編輯:王楠

部門主任:楊小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時報 的精彩文章:

肥胖真的太可怕,不僅跟這麼多病有關,還會讓你變笨
一不小心,你就成了蚊子喜歡叮咬的那個人

TAG:健康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