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太祖英明神武,但他定下的這個制度,卻成了大宋亡國的罪魁禍首

宋太祖英明神武,但他定下的這個制度,卻成了大宋亡國的罪魁禍首

五代時期,侍衛司、殿前司掌管禁軍的統領大權,宋太祖趙匡胤在登基稱帝之前,擔任的就是殿前都點檢一職。陳橋驛兵變後,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了北宋王朝。因此,在建國後,為了不重蹈陳橋兵變覆轍,他對禁軍制度作了很大的調整。

建隆二年(961年)初,宋太祖免去了慕容延釗殿前都點檢、韓令坤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之職,同時決定此後不再設立此二職。在不久後發生的「杯酒釋兵權」中又取消了殿前副都點檢、侍衛馬步軍都虞侯二職。

從此,五代以來的侍衛司、殿前司經過宋太祖的一番改造,成了殿前司、侍衛馬軍司和侍衛步軍司,俗稱「三衙」,而以殿前都指揮使、侍衛馬軍都指揮使、侍衛步軍都指揮使為三衙最高長官,俗稱「三帥」。在三帥下,分設副都指揮使、都虞侯,協助三帥統轄三衙兵馬。

宋太祖在設置三帥分統三衙禁軍的同時,還在三帥下設「四衛」,即屬殿前司的鐵騎軍(後改日騎,再改捧日)、控鶴軍(後改天武),屬侍衛馬軍司的龍捷軍(後改龍衛)和屬侍衛步軍司的虎捷軍(後改神衛),各設四廂都指揮使,隱含分三帥之權的意思。

宋人以為,天下有兵、政二權,其中「兵權宜分不宜專」,因為「兵權專則事必變」。因此宋太祖在兵權上,除將禁軍分統於三衙,三衙下再設「四衛」,以分散禁軍統帥之權外,還將軍隊的握兵權與調兵權相分離。

如北宋中期史學家范祖禹所說的:「祖宗(指太祖、太宗)制兵之法,總於三帥,有握兵之重而無發兵之權,上下相維,不得專制,此所以百三十年無兵變也。」這確實是宋朝兵制的關鍵之處,是宋太祖吸取五代諸朝,尤其是後周的經驗教訓而制定的有效措施。

縱觀兩宋,凡天下兵籍、武官選授及軍政都歸樞密院,而三帥負責士兵訓練選撥,禁衛戍守,將士的升遷賞罰等,皆直接對天子負責。當遇有戰事,往往臨時委派統兵將領,值得注意的是,殿帥(殿前都指揮使)一般不遣出領兵出征。由此,禁軍的握兵權、調兵權和統兵權三者分開,互不統屬,以達到各方面相互牽制而集權於天子的目的。

宋代兵制,中央直接統領的稱「禁軍」,地方諸州之鎮兵為「廂軍」,此外還有「鄉兵」,邊地有弓箭手和藩兵等。通過不斷調整,至宋太祖後期,禁軍約有二十萬人,十萬駐紮京城,十萬按時派遣駐守各地。

為了防止內重外輕或是內輕外重,宋太祖又採取了必要的防範措施。駐紮在各地的禁軍多為侍衛馬步軍,雖不及主要駐紮在京畿的殿前軍精銳,但相距亦不大。且地方上還有廂兵、鄉兵,其數量超出京畿兵力一倍以上,所以一旦京畿有變,外地駐軍足以抑制在京禁軍之變。同樣,如果戍守四方的禁軍有變,則京師禁軍也足以控制局面。這樣一來就形成了「內外相維,無輕重之患」,即史書上所稱的「內外相制」。

宋太祖把全國兵權集中於一身,使中央控制地方、皇帝駕馭將領的能力大增,各地方鎮再也無跋扈之患,而五代習見的禁軍將領更換天子,地方反抗中央的局面,終宋一代三百餘年基本上不再出現。

但宋太祖的這一做法也給宋朝帶來了一系列極為嚴重的惡果,也可以說是大宋亡國的罪魁禍首。

首先,宋太祖改革兵制主要出於防患於未然,但在朝廷上下也形成了猜忌、壓制武將的惡習,形成重用平庸之將的慣例。由於宋太祖擅于軍事,能征慣戰之宿將猶在,禁軍士兵也頗精銳能戰,因此情況尚不嚴重。但自太祖之後,這套防範之法被變本加厲地使用,其結果自然不妙。

其次,宋太祖為了防止將校與士兵結成威脅統治的勢力,將握兵權、調兵權、統兵權相分開,使得「兵無常帥,帥無常師」,而「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可以想像,讓這樣的軍隊去打勝仗,實在是有點勉為其難。

再次,宋太祖利用募兵制使得「兵馬分離」,使得由此進入軍營之人大增,但士氣、軍力卻因吏治敗壞而逐漸低落,冗兵現象日趨嚴重,而宋朝給士兵的優厚待遇帶來了巨額軍費,也就成為國家財政的巨大包袱,這也成為宋朝「積弱積貧」的一大原因。

歷史告訴我們,任何制度都有利弊,我們不能將所有的過失都歸罪於宋太祖。由於宋太祖的後繼者未能進行不斷完善、發展制定新的制度,於是宋初針對五代弊政而制定的、切實而有效的政策,也就逐漸演變為一種弊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談一談古代官場的稱謂「泡沫」,再小的官也一定要往大里叫
海瑞至剛至正一心為國為民,為何卻成官場另類遭同僚拋棄?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