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走向世界的針灸:針施沉痾祛,艾燃百病除

走向世界的針灸:針施沉痾祛,艾燃百病除

中藥醫學,常稱中醫,是古代中國千年以來對疾病、健康的總結和認識,它的內容博大精深,歷史源遠流長,是華夏之驕傲,世界之瑰寶,而針灸,則是中藥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針灸,具有鮮明的中華文化特色,影響了整個東亞,而到了今天,它已經走向了整個世界。

走向世界的針灸:針施沉痾祛,艾燃百病除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現代針灸理論認為,人體表面分布著361個穴位,這一個個穴位通過經絡互相連接,每一個人的身體就像一個小宇宙而經絡就是宇宙溝通交流的橋樑,穴位和經脈就是針灸的核心。針灸理論的物理激方法有兩種,針法和灸法,而針灸是針法與灸法的合稱。針法,是把針具以一定角度刺入患者特定的穴位內,通過捻轉與提插來刺激穴位,可以促進身體的自我調節,刺激不同的穴位可以取得不同的效果,以此來治療疾病,針灸的針具被稱為九針;灸法則是把預先製作的灸炷或灸草在特定穴位上燒灼、熏熨,利用熱刺激來治療疾病,而由於艾草是最常用的燃燒物,使用灸法也被稱為"艾灸"。針"和"灸",共同組成了"針灸"這一東方的神奇醫術,而在這針與灸之中的,是千年以來的醫者仁心。

走向世界的針灸:針施沉痾祛,艾燃百病除

傳說針灸起源於三皇五帝時代,伏羲"嘗百葯而制九針",2000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記載了大量針灸的理論和技術。而根據現代的考古學研究針灸療法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當時的人們發現身體不適時用手拍打身體一些位置能有效減輕疼痛,後來發展為用尖銳的石頭按壓身體,最早的針具砭石頭,就誕生了,這就是針法的起源,而灸法和是伴隨著火的使用而形成的,先人們發現一些病痛在受到火的熏烤後會有所緩解,受此啟發後便逐漸發明了灸法。

針灸理論的發展,在中國歷史上有過三次大總結。中醫文獻中,記載針灸最早的是《黃帝內經》,載有十二經脈、十五絡脈、十二經筋和十二筋別,其中的《靈樞經》更是對針灸療法的第一次總結,因此《靈樞經》也被稱為《針經》,到了戰國時代,扁鵲對《黃帝內經》的記載進行了補充,寫下來《難經》。

走向世界的針灸:針施沉痾祛,艾燃百病除

此後的西晉太康三年(282),針灸史上最重要的人物西晉大儒、醫學家皇甫謐寫下了一部深刻影響後世針灸研究方向的醫學著作《針灸甲乙經》,這也是中國歷史上對針灸的第二次總結。皇甫謐因此書被後人稱為"針灸鼻祖",皇甫謐四十二歲患上風痹疾,幾乎半身癱瘓,求醫無果後便發奮學醫,"夫受先人之體,有八尺之軀,而不知醫事,此所謂遊魂耳。"皇甫謐也因他的意志和成就,成為我國歷史上的名人,與孔子齊名。

到了唐宋,經濟的繁榮促進了針灸的發展,唐朝名醫孫思邈繪製了彩色的"明台三人圖",宋朝針灸學家王惟一著《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通過銅人和石碑,將穴位的位置直觀的展現了出來。到了明朝,針灸理論研究逐漸深化,"針聖"楊繼洲於萬曆二十九年(1601)著《針灸大成》,第三次總結了針灸學術。

走向世界的針灸:針施沉痾祛,艾燃百病除

清朝和民國,針灸學術由盛轉衰,清朝道光皇帝以"針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為由禁止太醫院使用針灸。民國時期受西方醫學的衝擊,政府多次下令廢止中醫,對針灸造成了巨大的打擊,但即使統治階級對針灸的敵視,也無法阻攔針灸在民間的發展,千年的艾香已經瀰漫了整個中華大地,而那一根根針早已融入血液,流進心中。諸多針灸醫生自發成立針灸學社,發行針灸期刊、書籍,頂著壓力保存了千年流傳的針灸醫學。

走向世界的針灸:針施沉痾祛,艾燃百病除

新中國成立後,對中醫這一傳統醫學非常重視,很早就制定了中醫政策,鼓勵中醫的發展,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全國各地開設了大量針灸的學習、研究機構,針灸這樣的鼓勵中,迅速在民間普及開了。到了現在,針灸學已經成為所以中醫類學院的必設專業,《針灸學》也成為了中醫學術的必修課。

針灸在國際上的影響也隨著中國的崛起愈發深刻。1971年7月尼克松訪華,隨行的美國著名記者詹姆斯·羅斯頓在中國突發闌尾炎,在北京協和醫院進行手術。手術後詹姆斯由於腹部不適而實行了針灸麻醉,回國後他寫下來這次手術體驗,其中的針灸在美國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是針灸第一次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

走向世界的針灸:針施沉痾祛,艾燃百病除

2003年的法國巴黎,全歐洲中醫藥專家聯合會學術年會上,法國針灸學會主席安德海思博士,大大肯到了針灸在減輕患者疼痛和恢復、增強患者抵抗力方面的作用。法國政府也認可法國針灸協會為正式的醫療協會,並且多家法國大學開設了針灸學,針灸向國際邁出了一大步。

2006年5月20日,針灸經過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11月16日,中國向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提出申請,針灸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針灸已經成為了中國的一張新名片。

石器時代的先人不會想到,他們小小的舉動,經過千年的傳承,能夠成為影響世界的瑰寶。灸針和艾葉,始於先人,傳於今日,先人們以此拯救了一條條飽受病痛折磨的生命,今天我們要將這份寶藏發揚於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鄧海春 的精彩文章:

司馬遷與《史記》: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

TAG:鄧海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