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新會陳皮問答之基礎知識篇

新會陳皮問答之基礎知識篇

新會陳皮的養生功效頗多,老少皆宜。不過還有很多朋友對於新會陳皮並不是太了解,對很多基礎知識都充滿疑惑,這裡,就為大家整理了常見的問題,多方面解答大家的日常疑惑。

基礎知識篇

01、什麼是新會陳皮?

新會陳皮是指在新會陳皮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栽培的茶枝柑(又稱大紅柑)的果皮經晒乾或烘乾,開成三瓣狀,並在保護區域範圍內貯存陳化三年以上的干品。按採收加工時間和質量可分為:柑青皮(青皮)、微紅皮(黃皮)和大紅皮(紅皮)。

02、新會陳皮的主要產區有哪些?

新會傳統的說法是能望見「泥子塔」的地方都是新會陳皮的核心產區,如會城的茶坑、梅江、東甲、西甲、天馬等。其中,以新會銀洲湖為核心的潭江兩岸沖積平原帶和南部濱海沉積新墾區出產新會柑品質最好,是新會陳皮質量最優的核心產區。

03、新會陳皮與鮮柑橘皮的區別?

鮮柑橘皮與陳皮雖然是同一種東西,但性質卻大不相同。鮮皮含揮發性芳香油較多,不具備陳皮那樣的藥用功效,而陳皮隔年後揮髮油含量大為減少,裡面的黃酮類化合物含量會相對增加,這時陳皮的藥用價值才能體現出來。

此外,因為鮮皮表面有農藥和保鮮劑污染,這些化學製劑有損人體健康,用它泡水還可能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另外,陳皮性溫、辛、苦,有發熱、口乾、便秘、尿黃等癥狀者,不宜飲用陳皮水。

04、新會陳皮的歷史來源?

我國用柑橘外皮作中藥之用已有約 2000 多年之久,一直以來都有柑橘並用的習慣。唐代陸羽《茶詩》也有提到以橘皮煮茶,不過真正提到「陳皮」一詞的是宋代嚴用和在其撰寫的《濟生方》一書中,其歷史可追溯到 700 多年前。

05、新會陳皮的製作流程?

采果——選果——洗果——開皮(正三刀法、對稱二刀法)——晾曬——翻皮——曬制——陳化——翻曬——存儲。

06、為什麼陳皮隨著年份的增長會越來越輕?

一是,隨著年份的增長,陳皮的內囊開始有浮鬆脫落情況,呈立體感。

二是,隨著時光的流淌,氧化作用之下,陳皮也開始變輕。

三是,隨著陳化的過程,陳皮的水分隨時間而蒸發。

07、新會陳皮分有幾種等級?其作用和區別是?

新會陳皮按採收加工時間和質量可分為:柑青皮(青皮)、微紅皮(黃皮)和大紅皮(紅皮)三種。

柑青皮(青皮):未成熟時(通常指農曆立秋至寒露)採收果實所加工的皮。外表色澤青褐色至青黑色,質硬、皮薄,味辛苦、氣芳香。

功效:具有疏肝利膽,解結化涌,清熱解毒功效,適宜入葯褒涼茶,入口苦澀。

微紅皮(黃皮):指果皮開始轉黃,(通常指農曆寒露至小雪)採收果實所加工的皮,皮身比較薄外表色澤褐黃色至棕黃褐質較硬,皮微厚,味辛帶苦略甜。

功效:皮身薄,易收藏,糖份少入口甘香清甜。可作一般煲葯或普通藥材與普通肉類調味料使用。

大紅皮(紅皮):指果皮已基本著色(通常指農曆小雪至小寒)採收,外表色澤棕紅色至紅黑紅,有無數大而凹入的油室,皺縮十分明顯質軟、皮厚,味辛帶甜香。

功效:化痰止咳,健脾和胃,特別對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好,入口甘香醇厚。適用範圍廣,配用於名貴藥材,而且是膳食烹飪的極好配料。

08、陳皮顏色是否越深,就代表年份越高,質量越好?

並不一定。陳皮按當年的採收加工時間和質量可分為:柑青皮(青皮)、微紅皮(黃皮)和大紅皮(紅皮)三種。一般來說,顏色越深,質量越好。但是相近年份的陳皮對比時,相對低年份的大紅皮可能看上去比相對高年份的柑青皮顏色深。因此,顏色越深,不一定代表年份越高。

09、新會陳皮含有添加劑嗎?

正宗的新會陳皮以自然生曬天然陳化而成,純干倉存儲,無任何工藝,不添加任何防腐劑為上品。

但陳皮市場火熱後,部分廠家和商人為了使年份短的陳皮能及早達到陳化多年的表現特徵,從而立即銷售獲利而採用一種縮短陳皮陳化期的存儲方法。這種方法是靠改變陳皮的存儲環境來實現的,對陳皮的品質有很大影響,這點需要謹慎。

來源:網路

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桑戈號 的精彩文章:

若有人問小青柑有什麼功效,你就將這篇文章發給他
居家美食-蒜子陳皮雞

TAG:桑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