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族喜歡四,滿洲喜歡八

漢族喜歡四,滿洲喜歡八

現在中原人喜歡的數字是6、8,而忌諱4,認為4與漢語的死諧音。在古代,還真沒這忌諱,不僅沒有,還非常喜歡4,可以說是中原漢族人最喜歡的數字,有關四的文化概念很多。

我想,最早是來源於中原漢人世界觀,他們認為世界是天圓地方,有了四個方向概念。為了表示自豪,自己是中心,那四周都是四夷。擔心四夷來打,有了四方之獸(左青龍右白虎,上朱雀下玄武),演變迷信的八卦,也是四方。一年分四季,細分就是節氣,分二十四節氣,每年漢族傳統四大節日: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

現在一周7天則完全是西方概念,中原古代是沒有的。

漢族傳統住宅四邊形,建立的城市一般也是四方形,開四個門。

文字遊戲上有四言詩、四行詩、四字成語等。

現在我們評選等各方面是用西方喜歡概念十,如評選某十大先進個人、十大新聞等等,基本都是十。漢族歷史歸納或者說是評選都是四,古代「四大家」(道、儒、墨、法)、四大美女、四大美男、楷書四大家也稱四大楷書。分別是:唐朝歐陽詢(歐體)、唐朝顏真卿(顏體)、唐朝柳公權(柳體)、元朝趙孟頫(fǔ)(趙體)。小說上是四大名著,為了說明古代科學,四大發明。

漢族喜歡四,北方民族進來,也要求給個四,蒙古族就給了漢族四大世侯。滿洲人進關給的四藩。即吳三桂、尚可喜、耿仲明和孔有德,因孔有德去世早,只有一女無子,所以後來就剩下三藩。

為了造謠攻擊元清,編造的元朝四等人,也是用四。歷史上,北方民族進入中原多次,可有的人卻要用四,說什麼四大危機、四大恥辱等,都是用四來製造。

滿洲老旗人喜歡的八,歸其根源可能就是滿洲的根本八旗制度上。

八旗最初源於滿洲(女真)人的狩獵組織,是清代旗人的社會生活軍事組織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

1601年,太祖爺整頓編製,分別以牛錄額真、甲喇額真、固山額真為首領。初置黃、白、紅、藍4色旗,編成四旗。1615年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4旗,八旗之制確立。滿洲(女真)社會實行八旗制度,丁壯戰時皆兵,平時皆民,使其軍隊具有極強的戰鬥力。

努爾哈赤遂於天命年間始設蒙古旗,至皇太極天聰九年(1635年)編成蒙古八旗。皇太極於天聰五年(1631年)先編一漢軍旗,至崇德七年(1642年)完成漢軍八旗的編製。合稱八旗,統率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至此八旗的制度臻於完善。

滿洲八大姓,這只是純民間說法,官方從為評選。滿洲八大姓不同地區有不同是說法,並無統一標準,也沒有官方下的定義。按一般說法是佟或仝(佟佳氏),關(瓜爾佳氏),馬(馬佳氏),索(索綽羅氏),赫(赫舍里氏),富(富察氏),那(那拉氏),郎(鈕祜祿氏)八姓,俗呼"滿洲八大姓"。

八大鐵帽子王是指在大清的開國史上,有八位赫赫有名的王爺,他們不僅是皇帝的嫡系子孫,而且都曾對清朝開基創業或統一全國立有大功,所以並非像其他封為王爵的皇子皇孫那樣,後代每繼承一次,爵位就要降一個等級,而是無論承襲多少代,爵位永遠不降,當時稱為「世襲罔替」。

這八大王是:

禮親王代善(太祖子)

睿親王多爾袞(太祖子)

豫親王多鐸(太祖子)

鄭親王濟爾哈朗(太祖侄)

肅親王豪格(太宗長子)

庄親王碩塞(太宗子)

克勤郡王岳托(代善長子)

順承郡王勒克德渾(代善孫)

實際上,後來還封了四個鐵帽子王,上邊八大王是因功,後邊四個雖也有功,但算因親封。怡親王允祥、恭親王奕?、醇親王奕譞、慶親王奕劻。

傳說的滿漢全席就分為「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民間則有八大碗之說,各地的滿族聚集地均有八大碗之說,跟八大姓一樣,並無統一標準,各地有所不同。有地區是由雪菜炒小豆腐、鹵蝦豆腐蛋、扒豬手、灼田雞 、小雞珍蘑粉、年豬燴菜 、御府椿魚 、阿瑪尊肉等八種菜組成。

北京是清朝滿洲人的大本營,所以這裡的八也非常多,如八大樓、八大居、八大堂、八大春、八大坊、八大祥、八大胡同、八大處、八大怪,甚至吃食都有八,比如咱們點心的京八件,宴席里的八大碗。其中可能就是八大胡同的名聲不太好,但據我了解,一些滿族聚集的滿族城,也有八大胡同說法,比如烏拉街就有八大胡同,那都是滿族聚集區,沒有不好的意思,就北京,八大胡同在外城,落了個不好的名聲。

作者富察春兵

滿族文化網原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察春兵 的精彩文章:

淺談清代滿漢女子服飾特徵
北京城裡的蒙古語地名

TAG:富察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