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別只知道M1A2,美蘇爭霸時期,這些坦克堪稱「驚艷」

別只知道M1A2,美蘇爭霸時期,這些坦克堪稱「驚艷」

坦克,一種家喻戶曉的陸戰武器,集火力、防護和機動性三項絕技於一身,號稱陸戰之王,由英國人發明,誕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在著名的索姆河戰役中第一次出現,至今已有百年歷史。

作為近代人類最為成功的武器發明之一,從坦克誕生起,世界上幾乎所有大大小小的地區衝突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百年歷史中,它在戰火中見證了世界各地的興衰榮辱,它的存在已成為戰場官兵的一種信仰,也註定了它在人類戰爭史上的崇高地位及特殊的存在意義。

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認識一下,美蘇爭霸時期,那些坦克家族中曾出現過的逆天黑科技。

1、 沒有主炮的王牌坦克-"龍"式殲擊坦克

"龍"式殲擊坦克,前蘇聯冷戰時期研製,代號"140工程"(後期改為"150工程"),1956年首次提出,1957年正式定型並研製。

該坦克最大的設計特色是....沒有主炮?

沒錯,就是沒有主炮,取而代之的是在炮塔部位安裝一部導彈或火箭發射器,這也是坦克設計師們所夢寐以求的。

該坦克設計新穎,在那個年代可謂誠意滿滿的"黑科技",它不但具備行進間發射的能力,而且其自身攜帶的"龍"式反坦克導彈具有自動頻率轉換功能,可以同時攻擊多個目標,在那個年代堪稱夢幻。

除此之外,"龍"式殲擊坦克還具有超遠距離,動對動精確打擊能力,3000米外,移動目標命中率為15%,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這種遠程打擊能力堪稱作弊般的存在。

2、 高大上的冷戰明星-1K17激光坦克

,代號1K17,由在冷戰時期為對抗由美國主導的北約而研製,是一種路基車載。

該坦克顛覆了傳統坦克的物理彈藥認知,首次採用激光毀傷技術,科技感十足。

上面採用了天體物理聯合體與烏拉爾運輸車輛設計局研製的先進1K17"扁率",該炮具有自動尋的和瞄準功能,主要採用固體三氧化二鋁為激光源,並引導多路激光束投射到光滑目標表面,能產生強烈的燒灼效應,摧毀敵方觀瞄器材。除此之外,這種激光炮的頂部還安裝了12.7毫米,用於自衛。

但英雄生不逢時,隨著蘇聯的解體,俄羅斯經濟慘淡,大批國防裝備被削減,1K71也未幸免於難,高昂的造價使這顆冉冉升起的裝備新星最終悲慘墜落。

3、 超級大塊頭-279重型核坦克

279核戰坦克是由前蘇聯設計師托洛亞諾夫在1957年所研發的原型坦克,主要負責攻堅以及反碉堡作戰,並在核戰爭條件下能夠抵禦核爆衝擊波以及中子彈輻射。

該型坦克外形設計怪異,成扁平狀,形似外形飛碟,戰鬥全重超過60噸,主武器是一門M—65型130毫米炮,備彈24發,輔助武器是1挺ΚΠΒΤ14.5毫米並列機槍,備彈300發。

279核坦克配備有四條履帶,每條履帶採用平整非舟狀設計,使它在抵禦衝擊波時能夠牢牢抓住地面,不被掀翻。

儘管279項目坦克於1957年製成了樣車,並順利的通過了審查,但最終未能定型生產,過於複雜的動力裝置以及極其昂貴的造價最終宣判了它的死刑。

前面介紹了三款蘇聯的黑科技武器,接下來再為大家介紹一款美國的超級大殺器。

4、 永動巨獸-TV-8核動力坦克

TV-8核動力坦克誕生於上世紀50年代,由美國克萊斯勒公司提出方案並研製。

不同於傳統坦克輕炮塔、重底盤的設計原則,該型坦克創造性的反其道而行,把成員組、武器、動力系統全部安置在一個外表平滑的偌大炮塔內,形似一個豌豆莢,而炮塔下面卻是一個輕型底盤,給人一種頭重腳輕的感覺,卻又不得不為其腦洞設計而拍案驚奇。

TV-8戰鬥全重約25噸,放到現在只屬於輕坦級別,它的武器系統包括一門90毫米T208滑膛炮,後面裝著一套液壓撞錘,通過一個隔板與成員隔開。

當然,TV-8最大的特色並不是其外形設計,而是採用核動力,類似於航母,可獲得"永久"動力,不過後來發現其與常規動力坦克相比並沒有多少優勢,再加上高昂的造價,所以最後也就停止了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谷火平 的精彩文章:

向錢看!別跟我說什麼電磁彈射快,特朗普:9億美元太貴了
美伊開始在敘利亞伊德利卜較勁,說好的海峽封鎖戰呢?

TAG:谷火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