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佛教在中國的發展:為何禪宗能成最大分支?1個故事說明一切

佛教在中國的發展:為何禪宗能成最大分支?1個故事說明一切

聽一段傳奇,講一場經典,歡迎來到台台說歷史。

本期我們繼續講講佛教東傳以後在歷史上是怎麼逐漸興盛起來的,在前面幾期我們有講過在兩晉南北朝的時候,有一個和尚「愍度道人」為了迎合東晉百姓的喜好,自己創造了一套假學說「心無義」,也就是教人不執著,此後在東晉果然是得到廣大信眾的認可,佛教也有部分原因也因為此逐漸在東晉興盛起來。

到後來佛教逐漸發展更是佛教盛行,然後更是大量的佛寺就此興起,到後來發展到3萬多所,和尚和尼姑加起來有200多萬,然後才有一句詩「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可想而知當時的佛教幾乎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宗教之一。

甚至當時的梁武帝蕭衍作為皇帝帶頭求神拜佛,也鼓勵在全國大建佛寺,他曾經還三次捨身同泰思寺,甚至不惜耗費人力物力從古印度聘請僧人波羅末到中國講經。波羅末也算是一代高僧,他翻譯了許多印度的佛經,並且還培養了很多中國的佛家弟子,而有了這些翻譯過來的經書,講經自然也開始盛行。

但那個時候的講經多是以誇大宣傳為主,甚至還弄了許多神奇的故事來襯托佛教的偉大,比如有一段就曾講說雲光法師講經的時候,感動了上天,於是天上就降下許多鮮花,這副場景大家一想肯定就覺得不可能嘛,但在當時已經形成風氣,而且從者更是雲集。

但佛教畢竟是東傳的,有些古印度適用的佛義到了民族、文化不太相同的中國必然要有所改變,不然肯定會被淘汰,所以後來佛教在中國形成了很多的分支,大多把自己的教義以講經的形式宣揚,說的花樣也是百出,結果萬萬沒想到的是,到最後竟是不善於講經的禪宗勝出。

而禪宗也成為中國最大的佛教分支,並且這一分支也逐漸吸取中國的哲學,將佛演化成一種類似中華智慧的東西,開始偏向於心心相印,怎麼說呢,禪宗大多是以故事,也就是所謂的公案來啟迪人的佛性和智慧,在宋真宗時,道原和尚就寫了一本《景德傳燈錄》,裡面沒有多少經文,基本上都是禪宗師徒之間的故事,而在這本書里更多是去領會佛意,那些傳奇的講經時的神跡幾乎沒有,也是禪宗所反對的。

後來禪宗就顯得更加玄奧,比如一個大家最熟悉的故事,也就是公案,當時佛祖在靈山大會上,拈了一朵花給眾人看,眾人一看都一臉沉默沒,唯獨家迦葉尊者微笑。就這麼簡單的一個故事,也沒前因,也沒後果,不懂的人一看簡直就是一臉懵逼,迦葉尊者笑啥?有什麼好笑的?至於笑啥,小編也不知道,但迦葉尊者就是悟了。

你看,禪宗的這個禪是通過一個個故事修出來的,它不是學出來的,他講究一個「悟」,你「悟」到的你的,他「悟」到的是他的,而正是這些小故事,讓你一步一步的啟迪智慧,達到所謂的「涅槃妙心」的境界,別問我這是啥境界,小編也一臉懵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台台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努爾哈赤有多厲害?其女真軍與日軍實力大對比,與想像大不同
日本是學徒還是獨立的文明,它如同加水的中國文化,意味著什麼

TAG:台台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