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最後一位明君,一舉收復邊關十一州,唐朝因此再現輝煌

唐朝最後一位明君,一舉收復邊關十一州,唐朝因此再現輝煌

說起古代王朝,莫過於漢唐了。前者將匈奴殺的片甲不留首次結束了春秋一來長期的邊患,後者開創貞觀之治讓全世界都看到了華夏的雄偉更因此讓周邊國家至今仍然抹不去我們唐朝給他們留下的烙印。唐朝無論是在文化還是政治上都在中國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唐朝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明君怕只有李世民和武則天了。其實唐朝那麼皇帝當中還真有一位後起之秀,不過名字卻鮮為人知。此人便是加上武則天和李重茂後第十八位皇帝李怡,他一生勤政愛民,勵精圖治,被人們稱為「小太宗」。

李怡自幼便異於常人,經常都是一副不冷不熱的高冷模樣。在群臣與王公貴族之間常常沉默寡言。他的輩分卻非同一般,唐朝敬、文、武三位皇帝的叔叔,而且年齡還比唐文宗小一歲。因為他常年寡言少語,文宗李昂和武宗李炎時常逗他激他說話並以此為樂,時常喊他「光叔」以此譏諷,但李怡雖然年少卻冷靜穩重幾乎不為所動,如此平安度過伴君如伴虎的朝政歲月。

到了唐武宗晚期病種的時候,群臣擔憂,但當時的宦官把持朝政。在繼承人選上看到李怡平時很少說話就以為其木納易於掌控隨後立為繼承人行監國之事。隨後不久武宗病逝,李怡登基。稱帝後不久便改革除弊,首先便重新重視人才,下詔任我們大名鼎鼎的白居易為宰相。然而白居易生不逢時,此時已經去世數月了。李怡悲憤之下作詩紀念,隨後限制宗室和宦官,並把那些在甘露之變枉死的臣子們悉數昭雪。可謂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唐朝版。

隨後又派節度使張仲武北部大破蠻夷,使得長期侵擾唐朝北方的回鶻及其他部落得到徹底平定。而後更是充分利用河西人民與吐蕃的長期矛盾而一舉收復原州、樂州、秦州,使得沙州首領張議潮眼看唐朝有望於是起義率眾大敗吐蕃,後派其兄張議潭押敵將二十九人進京報捷,如此一來,除涼州外,長期被吐蕃侵佔長達百年的河西再度回歸唐朝。隨後張議潮獻瓜、沙等十一州圖於李怡。事後李怡大喜過望,並大行犒賞,並聲稱「朕竟憲宗遺志,足以告慰父皇在天之靈!」 而後再派王式出兵安南,南疆得以平定。再往後派文臣安撫党項使其歸附,在這之前歷代皇帝都是派武將攻伐而連年無功,足見李怡的文治武功。

至此李怡先後大敗吐蕃、收復河湟、平定塞北、安定安南。其中收回河湟成為安史之亂後唐朝對戰吐蕃的少有的重大勝利之一。他在位的時候頗有太宗遺風,明察秋毫,廣開言路,勤政愛民。一掃唐朝在安史之亂後頹勢,使國家有了難得的繁榮復甦的景象。知道唐朝滅亡,人們任然對這位大中之君念念不忘,更是將其與開國明君李世民相比稱為「小太宗」以示肯定。

唐宣宗李怡的非凡成就延緩了唐朝的滅亡,讓唐朝末年的百姓過了段好日子,這離不開他年少的勤奮用功與超乎常人的堅韌。試想如果年少時鋒芒畢露,恐怕早已淪為宮斗的犧牲品,看來古人所言韜光養晦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這是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上談賓 的精彩文章:

從古人俗語談「孫小果案」,一句「人惡人怕天不怕」,道盡辛酸
三國第一奇才,司馬懿獨服他,死後被贊千年,結局讓人惋惜

TAG:史上談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