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因為電視辯論,所以美國總統必須是個好演員,但他們也有致命失誤

因為電視辯論,所以美國總統必須是個好演員,但他們也有致命失誤

美國人的總統辯論往往是非常嚴謹、小心的,因為一旦失誤,哪怕只是口誤,都會被對手抓住把柄「追殺」得體無完膚。所以,他們的辯論中,被動是非常致命的。

不過美國人民倒是習以為常,他們經常會談論那些政客在電視上的「致命」失誤。

談到第一次總統競選的電視辯論會,毫無疑問是在1960年的芝加哥電視台。當時的兩位選手,一位是八年副總統經驗的尼克松,另一位則是年輕的肯尼迪。年輕的肯尼迪銳不可當,他率先向尼克松發齣電視辯論的挑戰。

汗水

顯然,在最終走入屏幕之前,肯尼迪比尼克松的準備更加充分。他對演播室的溫度、燈光甚至背景等細節都做了考慮,對可能因燈光照射而流汗、服裝色彩與周圍環境搭配等問題都做了研究。而尼克松則沒有,他忙著在室外完成他習慣的演講。

事實上,電視導演為了讓尼克松更上鏡,而為他擦了點粉,但最終卻導致汗水和粉攪在一起,尼克松再用手帕一擦……實在有些狼狽,包括身上的灰西裝有些肥大,一切讓都他都顯得很被動。反而是年輕的肯尼迪一直神采奕奕,甚至翹著二郎腿也讓人覺得遊刃有餘。第一次電視辯論後的民調顯示,電視觀眾中肯尼迪領先,廣播聽眾中尼克松佔優。

東歐

冷戰中的1976年,吉米.卡特和傑拉爾德.福特的第二場電視辯論。當被問及美國的東歐政策時,福特語出驚人,他說「東歐可沒有被蘇聯統治,可那裡也沒有福特政府的事兒」。福特頗為「策略」地回答卻傷害了電視觀眾的「感情」,原本的大幅領先優勢很快就損失殆盡了。

幽默

因為有了電視辯論,所以要當美國總統必須是個好演員。里根本來就是位好演員。

1984年大選,羅納德里根的年齡成為當時對手的主要攻擊目標。當被問到他73歲的年齡是否太大了,讓他無法勝任總統時,他說:我的年齡肯定不是問題。而且公平起見,我不打算利用年齡優勢去攻擊對手因為年輕而缺乏經驗。

他的話讓觀眾哄堂大笑,就連對手也沒忍住。他最終以壓倒性優勢贏得了選舉。

冷血

1988年的美國大選,民主黨候選人杜卡基斯一直領先於老布希。他堅決反對死刑。但當時記者問了個難辦的問題,如果他的妻子被姦殺,他是否會支持死刑。杜卡基斯仍沒有一絲猶豫地反對死刑。這讓他在選民中成為了一個冷血的政客。使得他最後輸掉了大選。

不耐煩

1992年,老布希對柯林頓。老布希本應勝券在握,但他的肢體語言出了點問題。也許是他覺得柯林頓太「嫩」了,所以在柯林頓講話時他不停地看錶,撥弄皮帶。甚至在辯論中漫不經心地說出:「你沒得過癌症,不代表你不知道癌症的痛苦」。這讓人覺得他就是一名冷漠的政客。而柯林頓的談吐和風度則贏得了更多選民的心。

嘆氣

在2000年的總統辯論中,原副總統戈爾和小布希勢均力敵。但在電視辯論中,他太過隨意,在小布希發言時,他一會兒搖頭一會兒嘆氣,表現出十分不屑的樣子。甚至一次在小布希發言時,他直接走到布希身邊干擾他,這給選民留下了極其不好的印象,最終大選落敗。

鬼臉

2008年,時年72歲的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為了向電視觀眾展現他依舊年輕富有活力,在奧巴馬的身後邊吐舌頭邊做鬼臉。但這個滑稽場面沒能為他帶來勝利,當時的民調顯示,有58%的觀眾覺得奧巴馬贏了那場辯論,而支持麥凱恩的只有3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先生講故事 的精彩文章:

一戰中,關於武器的九個小知識,有冷有熱有意思
她們和居里夫人一樣,都是卓越的女科學家,曾被埋沒,只是因性別

TAG:吳先生講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