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師專欄I 我對「素仁格」盆景的悟習體會

大師專欄I 我對「素仁格」盆景的悟習體會

更期待您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記得關注@愛木盆景,更多盆景圖文視頻分享給你。

歡迎轉發,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國內有一個盆景風格,其形高、稀、簡、瘦,孤傲嶺南半個多世紀。出自今次研討會舉辦地廣州海幢寺,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由海幢寺素仁和尚所創立,極具個性,被後人以其法名冠予「素仁格」。

嶺南盆藝模仿自然,近(以)樹造型,以樹木的獨特生長形態為藍本,總結出多種造型稱謂,如木棉格、榕格、柳格、梅枝格、風吹格等,這「格」是樹形格的簡稱,但「素仁格」所意則是風格。

素仁和尚空、簡、孤、疏的構圖造藝,不是模仿某種樹態,而是特立獨幟,盆友便以其法名冠以「素仁格」稱謂。這是對他獨特首創技法的認可,立一代盆藝之風,成為嶺南盆藝中一個獨特符號。時至今天,國內外盆景藝術已得到極大發展,大師名家眾多,藝術風格各佳,卻再沒出現得到行內敬慕、能以創作者名字冠稱的個人風格,「素仁格」至今仍是唯一。

感知

我第一次見「素仁格」作品圖照是約1977年。翻看單位一個玩盆景工友的盆景書,一盆感覺枝條稀疏零亂的圖,我問工友:這都是盆景?這樹仔山都大把啦(很多的意思)。單位就在山腳下,這亂七八糟的樹仔覺得山上很容易挖到。那時我未玩樹,什麼都不懂,但卻印記仍深,應是素仁和尚那盆蜜梨《初春》。工友解說這是和尚樹,叫「素仁格」,其時我全不理解,更沒追問。

第一次聽盆友稱我的樹為「素仁格」,是約1983年。我初學種樹,現今那盆《嶺南秀色》兩干滿天星,當時是父逝後留下我接著養的小樁,兩位玩盆景多年的樹友到我家,見之脫口說似「素仁格」。兩條細干,也可能是不成熟的稀疏,給盆友一個相似「素仁格」的表象。第一次見「素仁格」作品,是陸志偉老師那盆落羽杉《欲仙》。1986年廣東省政府為歡迎英國女皇訪問,於廣州「西苑」舉辦盆景展。整個盆展樹眾多,我仍留得印象的就只有黃磊昌先生那盆掛壁懸崖雀梅和這盆《欲仙》。

嶺南盆景創立至今數十年,得到很大發展,但「素仁格」因其特立的養護要求與市場價值,沉寂近半個世紀,其間作品稀見,這應該是嶺南盆藝傳承中的一個遺憾事。

興趣

「素仁格」獨特的稀、疏、簡樹形,在我玩盆景過程中不知不覺間慢慢喜愛上。說實話,素仁樹有特色,有歷史,卻少人玩,是促成我愛玩「素仁格」的主因。我玩樹喜多形,不愛隨流,喜弄少人涉玩的東西,「素仁格」「瀟淡四五葉,賞心兩三枝」的簡樸無華,與我的生活習慣接近,因而成全了我玩弄「素仁格」的興趣。

感知

「素仁格」以前也有一個很直接的叫法:「和尚樹」,素仁和尚以出家人的脫俗觀,結合自己的愛好,運用掌握的技法,創出個性鮮明的盆藝形體,極具禪意。我卻是一個欠文化無信仰但自認守分的玩樹人,因此雖習玩多年,確實無能玩出素仁和尚那高深禪韻。

我的「素仁格」習作,近年雜誌微信有介紹,盆友評論也不少,有說是文人樹,也有認為老韓的樹不少不能算「素仁格」,非文非素。我接受此意見,因這可以說明,盆友知道盆景中有「素仁格」與文人樹,也認知「素仁格」應有標準,有別於文人樹。確實,我雖玩「素仁格」多年,仍是悟習。

歷史條件所限,現所留存下素仁和尚作品只有5個圖照,應不可能代表素仁和尚全部所作。當時拍照也不是容易的事,難以在最好狀態拍得圖照,所以不應只用留存的幾個圖固定素仁和尚作品的形格。常講盆景創作要考慮內涵意境,那「素仁格」從稱謂中就確立了涵意……禪。素仁作品以空靈枯寂的簡潔構圖,表達出他的修禪境界。我無信仰,只能參考素仁樹外在具象,感悟「多一枝嫌其多,少一枝嫌其少」的創作理念與高、孤、簡、瘦的造藝特徵,這兩點是我悟習素仁樹的信條。對枝條的取捨,能以最大限度的「少」構作出清簡秀潔美的作品,我認為是素仁樹的精髓。

素仁和尚的九里香《姻緣》、蜜梨《初春》,是兩個留下圖照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從素仁和尚自述《我對盆栽藝術獨創風格的嘗試》中分析理解,他的自述如同他的樹,言簡藝豐,技藝實踐並重,遠不只是5個存圖作品的總結,且沒一定的作品數量也不會被圈中同好引發共識,認同個性風格。

藝術有個成熟發展期,素仁和尚的九里香《姻緣》,不管是以現在還是當時的評定,都應是一個還沒成熟的作品,表現在它的攀扎金屬線仍沒拆去,這以嶺南要求是沒成熟的表露。再一個是以嶺南樹木的生長速度,枝條到一定比例需蓄短,並以此抑制其生長,但這作品還沒顯出蓄剪過的跡象,顯自然原生態,由此推斷,它仍是培育中的作品。從他玩樹的同好莫珉府、蘇樵、黃錦等人的數個作品看,樹的構圖已有變化,多樣了、靈動了、發展了,這是多了人的參與,各人的文養審美互相交流促進、吸納匯融的結果,也是技藝進步的必然。

「素仁格」創成於六七十年前,生活的變化也催生了人的審美變化,嶺南盆藝已得到很大發展,不可能也不應停留於當時的審美造藝標準上,也不要用留下的圖照固化了現今的創作思維。齊白石大師教導學生「學我者生,似我者死」的警句,學習中必須求變,既承傳統也需求新。但作為嶺南盆景一大內容的「素仁格」,多個因由,確實停頓了一段相當長的時間。

我學弄「素仁格」初時,有點形單影隻的感覺,少了同好互動,但我仍自娛自樂。「多一枝嫌其多,少一枝嫌其少」也歷好幾年的感悟過程,且枝條多與少只是個概念,「少到不能再少」更似虛渺,因而我的素仁樹習作也經歷了一個相對由「繁」至簡、求形似到求韻近的過程。初時的作品似視作文人樹更合適,特別是我愛弄的山松,因它不能剪得過分稀簡。

「素仁格」可參照作品不多,我弄樹性格也不想只是模仿,悟不盲循習圖新。在數年的習作中也力求作品有點變,少帶別人的影子,因而造型時有出格,甚至覺得自已好像走火入魔,個別試作修剪簡至極端,所以有盆友難認同為「素仁格」。更有「盆景界中極左現象」的意見,劉仲明老師生前到我「品松丘」聊樹,曾笑言我的個別作品比素仁還素仁。

如果說素仁樹充滿禪理,我的玩作無法表達出禪意,但我卻是以「素仁格」疏、稀、簡、潔、瘦的形體理念為摹本,不求形同力求韻近。不合形是我胡弄亂作,不達禪那應是我的文養修為欠缺。

「素仁格」盆景最具中國民族特色,有歷史、有人物、有代表作、有傳承,是嶺南盆景中一個極具個性的藝術瑰寶。海幢寺方丈光秀大和尚有志願把「素仁格」盆景發掘弘揚。素仁、莫珉府、蘇樵、黃錦等都是廣州盆藝前輩,是嶺南盆藝的先驅,廣州盆景協會、廣東省盆景協會有能力有責任做好傳承。更有現今一群「素仁格」熱心盆友參與,有今次活動的影響,有望共同把「素仁格」盆景藝術發揚光大。

原載:《中國花卉盆景》,授權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

認可愛木盆景最好的方式——轉發,

頂愛木盆景最好的方式——關注,

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

關注公眾號,

送《小型盆景製作與賞析》電子書

愛木期待與您面對面的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木盆景 的精彩文章:

愛木盆景I 瓶蘭花開 魅力金彈——全面論述金彈子(4)
愛木盆景I 小文人樹盆景修剪示範,平常素材也能玩出特色

TAG:愛木盆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