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曜變建盞 天下第一茶碗

曜變建盞 天下第一茶碗

一直以來,「曜變」就是中外陶瓷研究領域一門炙手可熱的「顯學」。不僅僅是源於其無法破解的千年技術之謎,也因為自燒成以來,存世量驚人之少。使它已經遠不止是一件瓷器那麼簡單,而成為某種符號,內涵了擁有者,所賦予它的象徵意義。

國寶曜變盞,藤田美術館藏

曜變天目盞是產於我國宋代福建建陽地區、屬於建窯的特殊品種,現在的名稱來源於日本,在我國宋代也被稱為「異毫盞」或「毫變盞」。

在宋代,有關建盞記載最重要的著述是《方輿勝覽》,作者祝穆寫到:「兔毫盞,出鷗寧之水吉。……然毫色異者,土人謂之「毫變盞」,其價甚高,且艱得之。」宋代滅亡後,「曜變天目」也隨之失傳。目前,三件「曜變天目」盞珍藏在日本,並被定為「國寶」。

關於「曜變」的最早記錄,出自於《君台觀左右帳記》,這是一本對幕府將軍足利義滿珍藏寶物的造錄冊,對來自於中國的曜變建盞記錄如下:

曜變,建盞之無上神品,乃世上罕見之物,值萬匹絹。

曜變 | 無形之形

曜變斑其實是圓環周圍的薄膜,它像光暈,以圓環為中心向外散射,構成斑紋的物質最分散,最自由,能衝破形的束縛。

曜變斑的主要特徵其實是「影像」,而不是「形狀」。

這些「影像」是結晶物質在釉面劇烈動蕩留下的蹤跡,實質是「形狀」劇變的結果,所以它沒有具體的形狀。可以說是無形之形,無狀之狀。

這些「影像」隱隱綽綽,清晰不一,飄忽不定,玄之又玄。與老子所描述的深層靈物的行蹤相似。

曜變盞燒制的關鍵有哪些?

1、一次上釉,一次燒成。

這是至關重要的一點,同時也是判定建窯建盞的根本。

鐵繫結晶釉形成的自然窯變斑紋,是建盞作為黑釉瓷之翹楚,力壓群雄。兔毫、油滴都是鐵繫結晶釉的傑作,曜變自然也是這樣。

而科學也證明,國寶曜變是一次上釉,一次燒成,且不含任何有害重金屬,其多變的輝彩,是安全無毒,且自然形成的!

吳周福 曜變束口盞

[ 編號:73091 ]

2、鐵胎、高溫燒制。

有段時間,因建窯遺址未出土類似標本,有人曾懷疑曜變是否是建窯燒制。其實根據胎骨特徵就能判斷,曜變出自他窯的可能性極低。

不管是曜變盞、還是兔毫盞又或者是油滴盞,都是「窯神」的精心製作,都值得我們珍藏與品鑒。

今天優秀的建盞,斑紋形狀千變萬化,斑紋有立體感,層次感,並有明顯的金屬感,色彩隨光線的強弱而突變。

細細品味,其釉色如同宇宙星辰深邃神秘,冥冥間如有神在,讓您感受那靜謐低調的美。它的品質勝幽蘭,高貴而素雅,飽含中國文化精神,也與茶的品性相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盞堂 的精彩文章:

歷經150個小時,耗了8噸柴,精品率只有0.6% 的神器是?
品茶沒長進?也許你該換個杯

TAG:古盞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