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李涵書畫展於6月15日下午3時在北京榮寶齋圓滿開幕

李涵書畫展於6月15日下午3時在北京榮寶齋圓滿開幕

展覽介紹:為慶祝建黨98周年,展示李涵先生書畫藝術成就,由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中央民族大學、銀谷藝術館、中央美術學院六七八校友會等單位共同舉辦的「李涵書畫展」,將於2019年6月15日(星期六)下午3時,在北京榮寶齋隆重開幕。此次畫展將是李涵教授在國畫創作上的一次交流和展示。在展覽開幕式上,還將舉行「李涵教授向中華慈善總會明天會更好慈善愛心書畫藝術交流基金捐贈作品儀式」,以表示對祖國慈善事業的支持。

主辦單位: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中央民族大學銀谷藝術館、中央美術學院六七八校友會

策展人:楊京島

主持人:張金衛

支持單位:中國收藏家協會國際中國書畫家交流促進會

承辦單位:天津金福鼎木業有限公司磁州窯藝術博物館

開幕時間:2019.6.15(星期六)下午3時

展覽時間:2019.6.15—20日

展覽地點:榮寶齋大廈北京市西城區和平門外琉璃廠西街19號

李涵,中央民族大學美術系教授。1940年生,祖籍河北。自幼酷愛繪畫,16歲成為國畫大師李苦禪的入室弟子。60年代初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深造,師從郭味蕖、田世光、肖淑芳、李斛等名家。70年代又受教於藝術大師吳作人先生。

李涵長期從事藝術教育工作。先後在天津工藝美術學院、廣州民族民間藝術學院、中央民族大學美術系任教,培養出很多繪畫人才,為弘揚民族文化做出了貢獻。他也是著名的旅瓊藝術家,任旅居海南文藝家聯誼會顧問。

李涵畫風醇樸,取法自然,60年的硯邊耕耘、執著追求,終於悟出民族繪畫的神髓。他以深厚的筆墨功底去探求物我相融的境界,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洒脫中透出豪放,蒼勁間含著渾厚」,尤以潑墨大寫意引人矚目。作品取材廣泛,花鳥、動物、人物、山水無不涉及。尤以畫猴見長,素有「猴王」之美譽。他筆下神態逼真、妙趣橫生的珍稀動物,堪稱一絕。用筆蒼勁、渾厚,生意盎然、饒有情趣。1989年,李涵先生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展覽,同年,由班禪大師題籤的畫選在香港出版。他的作品在畫界反響強烈,13米長的《小熊貓》、36米的長卷《百猱圖》、巨幅的《雄踞圖》等,成為畫苑難得的珍品。曾為人民大會堂、中南海和許多外國大使館作畫,曾在美國、加拿大、德國、日本等國和港台舉辦展覽。出版發行個人畫集論著多部,作品被國內外許多收藏機構收藏。

《李涵書畫集》序

文/傅以新

我問畫家李涵: 你怎麼定位自己?李涵答:"傳統筆墨的守護者"。細細品嚼後,甚覺貼切。

筆墨一詞最早的出處已無可考,清初石濤曾有名言"筆墨當隨時代「,近年則有"筆墨等於零"引發的舌戰。畫家對筆墨爭論不息,普通人更認為深不可探。

筆墨,是中國畫技法的統稱,只不過在後來偏用於寫意畫法。當畫家不再滿足於最早的勾線敷色,便開始拓展柔性毛筆的各種變化,正側、快慢、順逆、枯潤、輕重、虛實、滑澀、勾潑、斷連丶暈接和過渡,從而觸動人們的感官,派生出剛強與柔弱、激越與平和、蒼茫與秀潤、生澀與熟滑、俗媚與質樸、厚重與淺薄、富態與荒寒,收斂與縱放、緊張與鬆弛種種心理反應。這種筆墨變化,引發了沒骨寫意風格的產生,最早始於唐之山水畫,如王洽潑墨、吳道子一日嘉陵,惜已無實證。宋寫意畫大興,稱為"墨戲「,人物有梁楷、石恪,山水有二米、馬夏,以及元倪雲林的"逸筆草草「。花鳥雖晚,但明之徐渭、八大,把寫意性發揮到極至,筆墨更被喻為大寫意的生命。

寫意畫遺形取神,捨棄物象的細部刻畫,刪繁就簡,取其生趣。小寫意尚留意結構之理,大寫意則充滿主觀情緒的發泄,用簡略、誇張的手法創造"似與不似之間"(齊白石語)的形象。

李涵屬於大寫意風格的早慧者,雖然被現代美術教育體系所吸納,卻頑固地保守著這份"先天基因"。

中國現代美術教育遵循的是西方教育模式,與國粹式的師徒制有根本性差別,以培養造型能力為宗旨,學生於傳統筆墨接觸甚晚。李涵少年時即拜於寫意花鳥畫大師李苦禪門下,成為其入室弟子,筆耕不輟。苦老見其悟性頗高,曾一次授予大寫意畫稿8幅。1961年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分科招生,李涵與我同時考入,他取在花鳥畫科,開始了學院式科班教育,對素描、解剖、寫生、臨摹、書法、人物、山水、工筆和寫意花鳥進行了廣泛接觸。然而,寫實造型能力始終是他的弱項。也許,正是這個弱項解放了他的心、手,他完全靠觀察,靠記憶,靠體會,靠摸擬,對花鳥動物的姿態、神情進行解析和歸納、發揮,而這正是大寫意的精髓所在。除不斷去花圃、動物園之外,他還養魚、養貓、養猴,心神所注,得益匪淺。

李涵以畫猴有名,這是繼憨態小熊貓系列之後筆墨成熟的標誌。古今之畫猴者屈指可數,所用皆為撕毛法,且僅為彌猴及長臂猿。李涵畫猴則旁及金絲猴、葉猴、蜘蛛猴、黑猩猩等族類,用洇暈之法,畫短而密的猴毛,極富質感,再與無毛的面部、指爪形成強烈對比,趣味濃厚。至於造型,或坐或行,或躺或立,或獨或眾,皆能擬其鼻息,有時僅一團塊式背影,亦能引人遐思。

老師李苦禪先生拿手的鷹、鷺、竹雞、魚鷹,李涵甚少重複,他認為那是老師創造的典型形象,其他人再去發揮,空間極小,只能流於仿製。他努力開發新天地,小龍蝦成為下一個成功的範例。

李涵早年曾用心學畫齊白石的蝦,後有南方朋友送來一隻小龍蝦,為那時北方稀有之物,他便養來觀察。久之,終於動了想畫的念頭,淡墨中混入紅色,卧筆入紙,畫出了小龍蝦堅如甲胄的外殼質感。小龍蝦喜密聚,黑、紅斑駁的畫面,似傳出悉悉而動的聲響。小龍蝦是李涵獨創的繪畫形象,老師蕭淑芳以"不一樣「稱讚他對蝦族寫意手法的突破。

李涵少年喪母,長於農村,生活艱苦,故為人樸實,不慕虛華,喜靜處而不喜熱鬧,喜素淡而不喜艷麗。彩裝華服的錦雞,在他筆下毫無艷炫,反倒常有落魄之態,引得同窗們笑喻似其本人寫照。兒時的美好回憶反映在他畫的雛雞、青蛙這些小動物身上,尤其那水汪汪的蛙眼,重墨一點,生態畢現。

近年來,李涵又把精力投向貓、虎這些趾型動物,形象依然以靜伏為主,筆簡意濃,求其憨態而捨去靈動和霸悍。

遵從老師李苦禪的教誨,李涵把書法作為大寫意畫的筆墨基石,以隸書、魏碑為主,於《夏承》《西狹》著力尤多。此並非為俗稱的"以書入畫「,而是為求得筆力的充實,氣度的熏陶,審美的領悟。他筆下的蘭、梅,率意而有骨梗之氣,凝聚著書法修養對寫意畫風的影響。

今夏,李涵畫展將在榮寶齋畫館舉辦,新畫集同時出版,邀我作序。半個世紀前,這裡及故宮繪畫館曾是我們常訪之地,回憶及感慨良多,而耄耋之年還能在鍾愛的事業中繼續開拓,實乃人生之幸事也。(傅以新:博士生導師、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校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林業美術家協會顧問。)

布展現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墨匠心 的精彩文章:

經典碑帖:米芾《韓馬帖》
經典碑帖:王羲之《山川諸奇帖》

TAG:水墨匠心 |